就在大陈王国的使团,在柳如是的暗中主持下,带着复杂的外交使命北上沈阳,与新兴的大清政权就“海兰珠事件”展开一场不见硝烟的博弈之际,西北方向的漠北草原,却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嘹亮的马蹄声,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却又振奋人心的消息。
这一日,太原城沐浴在初夏的暖阳下,市井繁华,秩序井然。
王宫议事殿内,陈远正与秦玉凤、苏婉清以及新任的兵部尚书赵胜等人,商讨着南方李自成大顺军与南明弘光朝廷的最新战况,以及如何应对清军可能南下的威胁。
北方的外交僵局和潜在的军事压力,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众人心头。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卫兵的高声禀报:“报——!八百里加急军报!漠北大捷!”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怔。
漠北?自朔方都督府成立以来,战略重心一直在东南(应对明朝)和正北(防御后金),对于更遥远的漠北蒙古诸部(主要指喀尔喀三部),一直采取的是睦邻、通商的怀柔政策,并未大规模用兵。
何来大捷?
“速呈上来!”陈远精神一振,立刻吩咐道。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上还带着干涸血迹的信使被引入殿内,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插着染血雉羽的军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启禀王上!
漠北镇守使巴特尔将军,联合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于半月前在鄂尔浑河畔,大破准噶尔部酋长巴图尔珲台吉率领的三万联军!
斩首数千,俘获无算,巴图尔珲台吉仅以身免,狼狈西逃!漠北大局已定!”
“什么?巴特尔?准噶尔?”
秦玉凤霍然起身,英气的脸上满是惊讶和兴奋。
巴特尔是她一手带出来的蒙古骁将,勇猛忠诚,被陈远任命为镇守漠北边疆的统兵大将。
而准噶尔部,则是雄踞西域、日益强大的卫拉特蒙古霸主,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野心勃勃,一直试图东侵,吞并喀尔喀蒙古,威胁大陈的西北侧翼。
陈远迅速接过军报,仔细阅读。信是巴特尔亲笔所写,详细叙述了战役经过。
原来,准噶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趁中原大乱、大陈注意力被东南牵制之机,以为有机可乘,联合了一些漠北的小部落,纠集三万铁骑,悍然东侵,意图吞并相对松散的喀尔喀三部(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兵锋直指大陈的西北边境。
驻守漠北的巴特尔,兵力仅有五千朔方精锐和本部三千骑兵,实力悬殊。
但他临危不乱,一方面凭借坚固的堡寨(大陈在漠北修建的前哨)节节抵抗,迟滞敌军;
另一方面,他充分利用了柳如是、苏婉清等人多年来通过贸易和外交在漠北经营的人脉,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紧急联络喀尔喀三部中最有实力的车臣汗和土谢图汗。
巴特尔的使者向两位汗王陈明利害:准噶尔狼子野心,若喀尔喀被吞并,下一个目标就是富庶的河套和山西!
唇亡齿寒!唯有与大陈结盟,共同抗敌,方能保全!
同时,使者带去了大陈王陈远的亲笔信和厚礼,承诺若共同击败准噶尔,大陈将承认并支持其汗位,开放边境贸易,并提供军事保护。
车臣汗和土谢图汗本就对强势的准噶尔心存恐惧,又见大陈使者言辞恳切,条件优厚,且巴特尔军虽少,却装备精良,战力强悍,足以倚为屏障。
权衡利弊后,两位汗王终于下定决心,各自出兵一万五千,与巴特尔的八千军队合兵一处,组成四万联军,迎战准噶尔。
决战在广阔的鄂尔浑河草原上展开。
巴特尔充分发挥了朔方军纪律严明、火器犀利的优势,以车阵和堡寨为依托,用强弓硬弩和火铳大量杀伤敌军冲锋的骑兵。
同时,他命令喀尔喀骑兵在两翼游弋,伺机包抄。
战役的关键时刻,巴特尔亲率一千朔方铁骑,如同尖刀般直插准噶尔军的中军帅旗所在!
巴特尔本人骁勇无比,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直取巴图尔珲台吉。
虽然未能阵斩敌酋,但极大地动摇了敌军指挥中枢。
准噶尔军见中军大乱,又遭到联军三面夹击,终于支撑不住,全线崩溃。联军乘胜追击,斩获极丰。
巴图尔珲台吉在亲兵拼死护卫下,狼狈逃回西域。
经此一役,准噶尔部元气大伤,短期内再无力东顾。
捷报中还提到,战后,车臣汗、土谢图汗对巴特尔和大陈感激不尽,已在鄂尔浑河畔与巴特尔杀白马青牛,祭告天地,正式缔结盟约,尊大陈为宗主,永为藩属,共抗准噶尔。
而原本摇摆的札萨克图汗部,见大势已去,也连忙派人前来请罪归附。
至此,广袤的漠北草原(喀尔喀蒙古),实际上已纳入大陈的势力范围和控制之下!
“好!好一个巴特尔!干得漂亮!”
陈远看完军报,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畅快笑容。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在北方外交陷入僵局、南方局势不明朗的当口,西北方向传来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意义极其重大!
秦玉凤兴奋道:“巴特尔这小子,没给咱们朔方军丢脸!以少胜多,扬威漠北,大涨我大陈国威!”
苏婉清也喜形于色:“此战一举平定漠北,不仅消除了西北边患,更获得了一大片牧场和数万骁勇的蒙古骑兵作为盟友!我军战马来源将更加充裕,侧翼安全大大巩固!”
陈远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从山西划过河套,直指漠北草原,豪情顿生:“此乃天助我也!漠北一定,我大陈后方高枕无忧!从此可全力应对东方和南方之敌!而且,与喀尔喀三部结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外援骑兵力量,在未来的大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当即下令:
“传旨!重赏漠北有功将士!擢升巴特尔为漠北都护府大都护,总揽漠北军政,赐爵忠勇伯!”
“厚赏车臣汗、土谢图汗等盟军首领,赐予金印、冠带,正式册封其汗位!”
“将此次大捷,昭告天下!命《朔方新报》刊发特刊,详述战功,以鼓舞军民士气,震慑四方不臣之敌!”
漠北传捷报,边患一朝除。
巴特尔在漠北的意外大胜,如同给正处于战略焦虑期的大陈王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它不仅解除了西北方向的长期威胁,极大地拓展了战略纵深,更获得了一个稳定而强大的盟友,使大陈的整体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
这个消息,也必将很快传到沈阳和北京,对正在进行的谈判和未来的战略格局,产生微妙而深远的影响。
大陈这条潜龙,其爪牙,已然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