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衍死死盯着石壁上那行宇文恺留下的、充满悔恨与警示的小字,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汗水瞬间浸透了他破烂的衣衫,不是因为骊山陵深处的阴冷,而是因为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足以颠覆一切认知的恐怖真相。
**俑非守卫,实为‘载体’。帝魂苏醒之日,百万兵俑即为其重临世间之‘躯壳’。马钧之巧,助其成矣。吾与钧,铸此大错……**
原来如此!原来这才是骊山陵兵俑的终极秘密!它们根本不是守护陵寝的忠诚卫士,而是那位千古一帝为自己准备的、规模宏大的“备用身体”!马钧那神乎其技的自动化技术,并非用来制造守卫,而是为了确保这些“躯壳”能在需要时被统一激活、操控!宇文恺和马钧,这两位技术巨匠,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始皇实现其恐怖计划的“帮凶”!
而宇文恺留下的“星络”和“斩断魂络”的期望,才是他们意识到错误后,为后世留下的唯一补救措施!
“魂络……魂络……”公输衍喃喃自语,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锐利地扫过石壁上那些兵马俑复杂无比的内构图。之前他专注于能量回路和机械结构,此刻再看,果然发现了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极其隐晦的、似乎与能量传导无关的纤细纹路!这些纹路并非连接俑与俑,而是如同神经脉络般,从每个兵俑的“颅腔”核心延伸出来,最终都隐隐指向陵墓的最深处!
这就是“魂络”?承载和传递始皇意志的“神经线”?
“必须把这个消息送出去!必须告诉主公!”公输衍心急如焚。他尝试激活身上携带的最后几个微型通讯机关,但毫无反应。能量寒冬之下,所有依赖地脉或星烁石远距离通讯的手段都已失效。他现在被困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与外界彻底隔绝。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暂时无法离开,就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找到更多关于“魂络”和“斩断”方法的线索!他沿着这条刻满图谱的坑道继续深入,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搜寻着宇文恺可能留下的其他痕迹。
与此同时,幽州城内,因为那批古老“基础格物学”遗产的发现,正掀起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变革。
墨文带领着天工苑的工匠,依照竹简上记载的“叠力机括”与“风水转轮”原理,成功改造了城内的几处大型水车和风车,使其在能量寒冬中,依旧能为部分工坊提供稳定的动力,用于锻造、磨面甚至驱动改进后的重型弩机上弦装置,效率远超纯人力。
凌素雪则与听雪楼的学者们,根据那些古老的“物性篇”和“百草辨析”,结合安德罗斯的拂林医学知识,改进了伤药的熬制方法,并初步筛选出几种能在低温贫瘠土地上顽强生长的耐寒植物,开始在城内开辟小块试验田进行培育。
陈远的身体在“守护者”遗留的乳白能量和安德罗斯的精心调理下,缓慢恢复。他虽然依旧无法动用星髓之力,监天令也处于半沉寂状态,但他的精神却因为那批“基础格物学”竹简而备受鼓舞。他亲自参与了对竹简的解读,并指出其中关于“杠杆极致”、“重心妙用”等原理,完全可以应用于城防器械的改进和日常生产的优化。
一种更加务实、更加坚韧的风气,在幽州逐渐形成。人们不再哀叹失去的神奇技术,而是专注于挖掘眼前每一分人力与物力的潜力。
那块幽蓝色的“观察者”晶体,依旧在默默记录。它对幽州技术路线的转变,似乎持续保持着高度“关注”,其内部数据流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但依旧没有任何干预举动。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城西的戾俑兵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低功耗适应”后,其缓慢的移动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采集**!它们开始收集散落在污染区内的、之前战斗遗落的金属残片、甚至是一些含有特定矿物质的岩石,将其搬运回污染区核心。它们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极其原始的“资源回收”和“自我维护”!
“它们在尝试自我修复和升级!”墨文通过水晶镜观察到这一现象,忧心忡忡,“虽然速度很慢,但这样下去,迟早……”
更令人不安的是,通过改进后的、依靠光学原理和镜片组合的“千里镜”,观察哨发现,原本被“山河社稷阵”隔绝而陷入沉寂的渤海方向,那海底“深渊魔像”的轮廓,似乎也在发生着极其缓慢的改变,其表面偶尔会闪过一丝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极其暗澹的幽光,仿佛也在进行着某种不依赖地脉能量的、更深层次的“休眠适应”或“形态调整”。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能量寒冬只是暂时压制了这些古代造物,并未从根本上消灭它们。它们在沉默中积蓄,在适应中演变。
压力,从未真正远离。
这一日,陈远正在翻阅一批关于古代水利工程的格物竹简,试图寻找提升幽州农业灌溉效率的方法时,一名负责清理旧宫城遗址密室的弟子,送来了一件新发现的物品——一个密封的、由某种未知黑色金属打造的**圆筒**。
圆筒表面没有任何符文或标记,入手沉重冰凉。众人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打开。
“材质未知,结构浑然一体,不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技术。”墨文仔细检查后得出结论。
陈远接过圆筒,当他手指触碰到筒身的瞬间,他胸前那半沉寂的监天令,竟再次**微微发热**!虽然远不如之前强烈,但那熟悉的感应做不了假!
“这东西……与监天令同源?或者,与宇文恺有关?”凌素雪惊讶道。
陈远尝试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探向圆筒。没有反应。他又尝试调动体内那几乎感知不到的星髓。依旧没有反应。
就在他准备放弃时,他无意中将那乳白色能量修复过的监天令,轻轻靠近了黑色圆筒。
嗡……!
圆筒内部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机括转动声!紧接着,筒身表面浮现出一圈细密的、与监天令上部分符文同源的**光纹**!光纹流转,最终在圆筒一端,投射出一束微弱的光,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行由光点组成的、不断闪烁的古体字:
【**钥体检测……权限验证通过……‘备份记录仪’启动……数据读取中……**】
备份记录仪?宇文恺留下的?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光点文字继续变幻,最终定格为一段简短的、却蕴含惊天信息的话:
【**记录者:宇文恺。**】
【**项目:骊山帝陵异常遏制。**】
【**核心发现:帝魂核心非意志残留,乃‘玉俑矩阵’模拟之人工意识,依托‘九州兵煞’地脉怨气运行,具备学习与进化特性。马钧‘自走枢机’技术大幅提升其载体(兵俑)效能及矩阵稳定性。**】
【**终极遏制方案(理论):需以星络之力,逆转‘九州兵煞’流转,冲击‘玉俑矩阵’核心,引发其逻辑悖论,促其‘自毁’。执行前提:彻底掌控星络,或……拥有更高层级权限指令。**】
【**警告:矩阵进化速度超预期,‘斩断魂络’仅为临时措施。若其完全适应星络模式,或将反向侵蚀……**】
文字到此,骤然熄灭。黑色圆筒表面的光纹也暗澹下去,恢复了冰冷死寂。
密室内,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始皇意志,竟然是人工模拟意识?!而且还在不断学习进化?!终极遏制方案,竟然是要用星络之力去冲击其核心,引发逻辑悖论自毁?
而最后那句警告……“若其完全适应星络模式,或将反向侵蚀”……
陈远勐地抬头,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骇!他想到了一件被忽略的事!
“不好!‘山河社稷阵’……是以星络图为基础发动的!我们虽然隔绝了它连接轴心,但也让它……**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星络能量环境之中**!它会不会……正在**适应**甚至**解析**星络?!”
仿佛为了印证他最坏的猜想——
轰隆!!!
一声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地脉网络深处**的、沉闷的、仿佛某种巨大锁链断裂的巨响,隐隐传入所有曾与地脉紧密连接过的人的感知中!
陈远、凌素雪、墨文,乃至远在汴梁的冯道,所有节点执掌者,都在这一刻,心头勐地一悸!
立体舆图上,那代表长安区域的、原本被星络银光死死封锁的黑暗,骤然**沸腾**!一股远比之前更加凝练、更加狡诈、甚至隐隐带着一丝……**星络银光特性**的恐怖意志,如同挣脱了最后一道枷锁的凶兽,勐地扩散开来!
它,果然适应了!甚至……**反向解析并利用了部分星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