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在杂院很快便找到了负责新弟子报备的“知事堂”。
知事堂内人来人往,几位负责登记的师兄忙得不可开交。
周云安静地排在队伍后面。
“姓名,登天梯成绩。”负责登记的师兄头也不抬,公式化地问道。
“周云,一万零八十一。”周云平静地回答。
“一万……什么?”那师兄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老大。他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周云好几遍,那眼神仿佛在看什么怪物。
昨日那场轰动整个宗门的事件,早已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周云”这个名字,如今在外门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你就是那个登顶的周云?”师兄的声音都变了调,引得周围不少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是。”
他连忙站起身,态度变得恭敬了许多:“原来是周云师弟,失敬失敬。你的身份玉牌和院服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请稍等。”
他手忙脚乱地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一个包裹递给周云,里面是一套崭新的青色道袍和一枚温润的白玉令牌,令牌上刻着他的名字和一串独有的编号。
“周云师弟,按照规定,所有新弟子都需要在杂院的弟子舍居住。你的住处在甲区一号。那边有路引指示。”师兄的态度热情得判若两人。
“多谢师兄。”周云道了声谢,接过包裹,转身离开。
他能感觉到身后无数道目光跟随着自己,充满了探究与议论。
杂院的弟子舍是一片片整齐划一的院落,还不如他在新弟子试炼时居住的独院雅致,更无法与“揽星小筑”相提并论。
这里是四人一间的屋舍,房间内除了四张简单的木床和一张公用的桌子外,再无他物,灵气浓度也只是和大夏驻地相当,属于宗门内基础水平。
周云找到甲区一号时,屋里已经有三个人了,正是李昊、陈峰和苏月。
“周云!你可算来了!”李昊一见他,立刻像头快活的小牛犊一样冲了过来,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熊抱,“我就知道我们肯定会被分在一起!你这家伙,太不够意思了,登顶那么大的事,居然都不提前跟我们说一声!害得我昨天为你担心了好一阵子!”
陈峰依旧是一副酷酷的表情,但看到周云时,眼神中那份孤傲明显收敛了许多,他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苏月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看到周云进来,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她轻声道:“恭喜你,周云。”
周云笑着回应了几人,将自己的包裹放在最后一张空着的床铺上。他能感觉到,虽然住处简陋,但这份久违的集体生活,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与温暖。
“对了,周云,你昨天被掌门带走,我们都担心坏了。没事吧?”李昊凑过来,压低声音问道。
“没事。掌门只是问了些话,对我勉励了几句。”周云简单地解释道,他并不想四处宣扬。
四人很快就熟络地聊了起来。李昊打听到了不少消息,他兴致勃勃地说道:“听说了吗?我们要在杂院的基础学府学习整整三年呢!每天上午都要去传道堂听课,下午则是自由修炼或者去演武场。而且三月一次小考,每年一次大考,要是连续三次大考考核不合格,就会被逐出宗门!”
说到最后,李昊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凝重。
“修行本就不是易事。”陈峰在一旁冷冷地补充道,“若无披荆斩棘之心,趁早回家才是正途。”
“陈峰说得对,”苏月也轻声附和,“我们能走到这里,已经是莫大的机缘,更应该珍惜才是。”
……
翌日清晨,钟声再次响彻云霄。
周云和上千名新晋外门弟子一同,汇聚到了文华峰山腰处一座宏伟的殿堂之前。
这座殿堂名为“传道堂”,乃是杂院弟子每日听课之所。
众人鱼贯而入,殿堂之内更是开阔。地面由平整的青石铺就,足以容纳数千人盘膝而坐。前方是一座三尺高的讲台,讲台之后,是一面巨大的玉璧,光洁如镜。
整个殿堂之内,弥漫着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氛,让原本还有些喧闹的弟子们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周云四人找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坐下。他环顾四周,看到了许多在登天梯时见过的熟悉面孔。
不多时,一位身着灰色布袍,看起来像个落魄书生的中年男子,缓步走上了讲台。
他面容清瘦,眼神平和:“在下莫远,是你们接下来一年的基础道论教习。”
中年男子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让众人瞬间沉静了下来。
“我知道,你们之中,许多人心中所想的,是飞天遁地的仙法,是威力无穷的神通。”莫教习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但在学习那些之前,你们必须先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何为修行?”
他没有给弟子们思考的时间,便自问自答道:“修行,修的是己身,行的是大道。其根本,在于‘根基’二字。今日第一课,我便与你们讲讲,这修行的根基,该如何去打。”
莫教习伸出一指,轻轻点在身后的玉璧之上。玉璧上光芒一闪,浮现出几个古朴的篆字,炼力、炼皮、炼肉、炼血、炼骨、炼气。
“此乃凡境六阶,是所有修行之路的起点。无论你们将来是修法术还是武道,这六个阶段,都将是你们修行生涯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投入心血的阶段。”
“很多人会觉得,炼力、炼皮、炼肉,不过是粗浅的打熬筋骨之法,无甚玄妙。这是大错特错!”
莫教习的语气陡然变得严肃,“我用一个比喻来让你们理解。修行,就像是建造一座房子。炼力,是挖掘地基;炼皮,是浇筑混凝土;炼肉,是砌墙。你们说,地基不深,泥土不固,墙壁不坚,这座房子,能建成通天之塔吗?”
这个比喻浅显易懂,让在场的所有弟子都陷入了沉思。
“而后的炼血与炼骨,则是为这座房子安装内在的管道与框架。血液如河流,骨骼如山脉,气血充盈,骨骼坚韧,才能让这座‘房子’拥有输送能量、抵御外力的能力。只有当这一切都准备妥当,你们才有资格谈论最后一步,炼气!”
莫教习的声音再次响起,他手指在玉璧上一划,那六个字旁边,浮现出了一幅复杂无比的人体经脉图。
“气,是天地间的能量,也是我们体内的生机。炼气,便是学习如何引天地灵气入体,与自身精气相合,在经脉中运转,形成最初的‘内气’……”
一堂课,莫教习没有讲任何具体的功法,却将凡境修行的本质与重要性,讲得深入浅出,淋漓尽致。
许多原本好高骛远的弟子,此刻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而周云的感受,比任何人都要深刻。
当莫教习讲解经脉运行时,周云尝试激发空间天赋,居然清晰地“看”到,哪条经脉是主干,哪条是分支;他能“感觉”到,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穴位之间,存在着某种隐秘的空间联系。
莫教习口中那些晦涩的经脉名称和运行路线,在他这里,变得如同掌上观纹一般清晰明了。
这短短一堂课,对他的启发,甚至不亚于一次顿悟!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玄阳掌门的良苦用心。
万法阁的书籍,是海量的“零部件”。而杂院的课程,则是“总装图”和“说明书”。
只有将二者结合,他才能真正地将那些浩如烟海的知识,化为己用。
走出传道堂,李昊用力地挠了挠头,一脸佩服地说道:“这位莫教习可真厉害!我本来还觉得听这些东西肯定会睡着,没想到听得这么过瘾!我现在恨不得立刻就开始修炼《蛮牛劲》!”
陈峰没有说话,但他紧锁的眉头和闪烁的眼神,表明他同样收获巨大。苏月更是在一个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什么,显然是在整理课堂的要点。
周云走在他们身旁,心中一片澄明。
接下来的三个月,将是他沉淀、积累、为自己打下万丈根基的宝贵时期。他对此,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