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春风刚吹绿御花园的柳枝,柴荣便下了一道震动江南的圣旨:选派百名农技师、五十名工匠,携带新式农具与粮种,分赴吴越、福建、岭南各地,推广农桑技术;同时征调民夫,修复江南运河支线,打通南北物资通道。这道新政,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刚平定的江南大地。
苏州城外的田埂上,农技师李老栓正手把手教百姓使用改良犁具。这犁具曲辕设计,一牛便可牵引,比旧式犁具省力三成,深耕效果却更佳。百姓们围着犁具,眼神里满是好奇。一名老农试着扶犁耕地,只一拉便惊呼:“这物件真神!往日两牛才能耕的地,如今一头牛便绰绰有余!”
李老栓笑着解释:“这是陛下特意让人改良的,还有这高产稻种,亩产可比你们本地稻种多收三成。等秋收时,保管你们粮仓都堆不下!”他边说边示范耧车的使用,这耧车能一次完成播种、覆土,效率翻倍,看得百姓们连连称赞。
不仅是苏州,吴越各地的田埂上、农庄里,都活跃着农技师的身影。钱俶亲自督办技术推广,下令各县设立“农桑学堂”,让百姓免费学习新技术。原本对后周新政心存疑虑的吴越百姓,见新式农具真能省力增产,纷纷主动效仿,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与此同时,江南运河支线的修复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柴荣借鉴现代水利工程思路,制定了“分段施工、先通后优”的方案,让工匠们先疏通河道,再加固河堤、修建船闸。石守信从福建调派的民夫与江南本地民夫并肩劳作,工地上鼓声阵阵,号子声此起彼伏。
负责运河工程的官员王朴,每日巡查工地,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验收工程。他手里拿着柴荣亲绘的“工程验收手册”,上面详细标注了河堤厚度、河道宽度、船闸承重等具体数值,一丝一毫都不肯含糊。有工匠偷工减料,被王朴当场发现,当即重罚,吓得其他人再也不敢懈怠。
“王大人,这运河修好后,真能让北方的粮食、南方的丝绸互通有无?”一名民夫擦着汗问道。
王朴点点头:“那是自然!运河贯通后,汴梁的粮食能顺流而下,江南的丝绸、茶叶也能逆流而上,不仅买卖方便,运价还能省一半。日后你们种的粮食、织的布,都能卖个好价钱!”
民夫们听了,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他们知道,这条运河修通后,受益的终究是自己。
岭南的农庄里,农技师们正遭遇一点小麻烦。当地百姓习惯了种植热带作物,对北方传来的高产稻种和农具心存抵触。农技师们没有强迫推广,而是在官府划拨的土地上开辟试验田,亲自耕种。几个月后,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颗粒饱满,亩产远超本地作物,百姓们这才主动上门求教。
“之前是我们糊涂,没想到这北方的稻种这么能产!”一名岭南百姓羞愧地说道,“还请技师大人多教教我们,我们也想多种粮食,过上好日子!”
农技师们欣然应允,不仅教他们种植技术,还指导他们修建简易水利设施,应对岭南的多雨天气。潘崇彻也全力支持,下令减免试验田的赋税,鼓励百姓大胆尝试。
汴梁皇宫内,柴荣收到各地传来的奏报,得知农桑技术推广顺利,运河工程进展迅速,龙颜大悦。他对范质说道:“江南百姓淳朴,只要让他们看到实惠,新政推行自然水到渠成。农桑是根本,运河是命脉,这两项工程做好了,江南的繁荣指日可待。”
范质躬身道:“陛下英明。如今江南各地粮食增产,商户们也纷纷筹备货物,只待运河贯通,便可北上贸易。不过,岭南的黑衣武装仍在作乱,可能会影响新政推行,还需尽快平定。”
柴荣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韩令坤和石守信的援军已经汇合,想必很快便能传来捷报。黑衣武装跳梁小丑,掀不起大浪,绝不能让他们破坏江南的太平。”
话音刚落,内侍匆匆走入:“陛下,岭南急报!韩令坤将军与石守信将军合力,已重创黑衣武装,生擒其首领,但在搜查黑衣武装老巢时,发现了一批契丹的文书和武器图纸,似乎与辽穆宗有关!”
柴荣心中一震,连忙接过奏报。文书上记载着黑衣武装与契丹余部的联络事宜,而武器图纸上画的,竟是改良后的弩炮和轰天雷设计图,与后周的新式武器极为相似。
“辽穆宗好大的胆子!”柴荣猛地拍案而起,“竟敢暗中支持黑衣武装,觊觎我江南,还妄图仿制我军武器!”
范质也脸色一变:“陛下,看来契丹从未放弃南下的野心,此次黑衣武装作乱,恐怕只是个开始。我们需加强北疆防御,防止契丹趁机入侵。”
柴荣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传旨韩令坤和石守信,彻底肃清黑衣武装残余势力,严加审讯被俘首领,查明契丹的具体图谋。同时,传旨北疆守军,加强戒备,密切关注契丹动向。”
“臣遵旨!”
夜色渐浓,柴荣站在窗前,望着江南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江南新政初见成效,百姓安居乐业,本是可喜可贺之事,可契丹的暗中作祟,却让这份太平蒙上了阴影。他知道,黑衣武装背后的契丹势力,才是真正的威胁。
这些武器图纸是如何流出的?契丹是否还在暗中策划更大的阴谋?北疆的防御能否抵挡契丹的入侵?一连串的疑问在柴荣脑海中盘旋。
他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旨,命人快马送往岭南,让韩令坤和石守信务必查清真相。同时,他也开始盘算,是否需要提前启动“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征服契丹,以绝后患。
江南的春风依旧和煦,运河上的船只往来不绝,田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但一场潜藏在太平之下的风暴,已悄然酝酿。契丹的野心,黑衣武装的余孽,都将成为后周统一大业路上的新挑战。而柴荣知道,他必须迎难而上,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