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光耀带着十斤空心菜回了酒楼。
第二天,只一顿饭的功夫,空心菜就被抢着点光了。
吃过的客人都问 “这是什么菜”,还想买些带回家给家人尝尝;没吃到的客人,要么追着吃过的人问 “味道怎么样”,要么堵着古光耀问 “什么时候还能吃到”。
一整天,古光耀出门就被客人围着问空心菜,没等天黑就躲回了家,连门都不敢出。
不过这 “烦恼” 也伴着好事,酒楼的生意比平时又好了几分,特别是河鲜,有了慕知微给的做法,卖的比肉还好。
天刚蒙蒙亮,古光耀就急匆匆出城赶到孟家,一进门就拉着慕知微说:“荞妹,空心菜太好卖了,你赶紧组织人大面积种!种多少我收多少。”
而孟老大和惠娘前一天就沿着屋后的水流,栽了大片空心菜,慕知微觉得自己真有先见之明。
聊完空心菜,古光耀又说起鱼:“按照你给的方法做的鱼也很好卖,你们村里要是有人捕鱼卖,我干脆一起收了,省得再去别的地方找货源。”
跟村里人买,还能给孟家卖个好,一举两得。
慕知微听了,没直接应下,而是先领着古光耀去了孟大广家,让他们自己谈。
她还跟兄弟俩提了怎么划分捕鱼区域、控制捕捞量,把 “卖鱼” 做成能长久做的生意,而不是靠运气碰、看天气吃饭。
双方很快谈妥,慕知微帮他们拟了契约,古光耀也大方给了定金,孟家兄弟明儿开始给百味楼送鱼。
这下兄弟俩再也不愁鱼卖不出去,往后收入也能稳定下来,激动得差点当场给慕知微跪下。
慕知微跑了,他们没跪成,不过当天傍晚,孟大广一家就拎着鸡蛋、杂粮赶到孟家,进门就对着孟老大夫妇作揖道谢,把感激的话翻来覆去说了好几遍。
自那以后,孟大广兄弟更是记挂着孟家,隔三差五就让家里孩子送些新鲜的鱼、虾、河蚬过来,孟家几乎过上了 “鱼虾随便吃” 的日子。
处理完卖鱼的事,慕知微又带着古光耀去找村长,空心菜的具体的种植、结算全由村长和村民们自己商量。
孟老大和惠娘有种植空心菜的经验,接下来几天,夫妻俩几乎天天泡在地里,帮着村民们移栽,还教他们怎么浇水施肥,忙得脚不沾地。
终于到了六狗子和小狗子拜师的日子。
一大早,孟家五口就换上新做的衣服,坐上古光耀特意派来的马车进城。
考虑到新院子还没建好,他们决定先在百味楼办一场小拜师宴,等后续入宅时,再把两场宴席合并,一起办得热闹些。
吉时一到,孟老大、惠娘、慕知微坐在一旁,看着六狗子和小狗子端着茶,恭恭敬敬地给江高瞻行拜师礼 —— 递茶、磕头、听先生训话,每一步都做得认真。
孟老大和惠娘看着看着,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是激动,也是欣慰;慕知微则笑着点头,她知道,两颗蒙尘的明珠,往后会慢慢拂去尘埃,露出耀眼的光彩。
拜师礼结束后,一行人去百味楼赴宴。
江高瞻把六狗子和小狗子带到县太爷、乡绅们那一桌,古光耀和孟老大也陪着过去。
惠娘和慕知微则留在另一桌,陪着古夫人、县令夫人说话。
有了六狗子小狗子和江高瞻的师徒关系,慕知微跟县令夫人相处起来更亲热了几分。
而县城里的乡绅富户也都知道了,跟百香楼合作的孟家的儿子,拜了县令夫人的表亲为师。
宴席散后,江高瞻直接把小哥俩打包带走,只跟孟老大夫妇交代了一句:“我在县城置了个院子,往后他们就住我那儿读书,每旬我让他们回去住两天。你们下午把他们的行李送来就行。”
江高瞻前两天买了个院子,院子不小,就是人少冷清,正好让徒弟过去增添人气。
孟老大和惠娘站在路边,看着小哥俩蹦蹦跳跳地跟在江先生身后走远,眼眶又一次红了,心里有不舍,可更多的是对孩子未来的期盼。
一家三口回到家时,十一老远就欢快地跑过来,围着他们转圈圈。
可它找了一圈没看到六狗子和小狗子,又好奇地跑到院门外张望,没见着人,又跑回来围着慕知微打转,小脑袋不停往门口探,那模样,就差直接问 “你弟弟们呢”。
慕知微把这个小毛团抱起来,轻轻揉了揉它的脑袋:“六狗子和小狗子去县城读书了,过几天才能回来。”
惠娘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忽然叹了口气:“以前家里吵吵闹闹的,现在突然静下来,倒觉得冷清了。”
孟老大也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失落:“俩孩子天天在跟前晃,突然不在家,还真有点不习惯。”
慕知微知道,孩子长大总要离开父母身边,这种不舍是难免的。
她赶紧找了事转移两人的注意力:“爹娘,咱们先把六狗子和小狗子的行李收拾好吧,下午托加工坊的管事帮忙捎去县城,别让他们到了那边缺东西。”
惠娘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我这就去泡米蒸点米果,小哥俩昨天念叨着吃都没空做。荞妹,你去你大广哥家问问,有没有新鲜的小虾,买点回来炒干,让他们带过去当零嘴。”
说着,她又转头吩咐孟老大:“娃他爹,你去买块豆腐回来,我再炸点油豆腐,凉拌好了一起带过去 —— 先生能下酒,孩子们也能下饭。对了,坛子里的酸豆角和酸菜也装些,用之前买的空罐子装上,孩子们都爱吃。”
那些之前闲置的陶罐,终于派上了用场。
六狗子和小狗子去县城读书的事,村里人是几天后才知道的。
一开始只有大壮三兄妹、谷子知道,后来听到村里人议论:孟家就算赚再多钱,俩儿子没文化,以后还是没出息。
大壮他们当即反驳:“六狗子和小狗子已经拜了先生去县城读书了!”
这话传开后,不少村民跑去跟孟老大、惠娘求证,夫妻俩也坦荡承认,说起江先生时,语气里满是自豪。
而老宅那边,自始至终没动静 —— 既没人来问,也没人来道贺。
慕知微对此很满意,看来上次说的话他们是听进去了,希望他们能永远记住,别来干涉自己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