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帆影探岛与谷物归仓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平静的海面上,折射出细碎的金光。顾牧和程一琳并肩站在岸边,目光落在那艘崭新的单桅小帆船上。船身的橡木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洁白的帆布垂挂在桅杆上,仿佛蓄势待发的翅膀,承载着两人探索未知的憧憬。
“今天风势正好,适合出海。”顾牧抬手感受着海风的方向,指尖拂过带着咸味的气流,“我们先去最近的那座小岛看看,距离不算远,傍晚前应该能赶回来。”
程一琳点点头,背上早已准备好的竹筐,里面装着水壶、干粮和记录用的木炭与兽皮。“都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两人默契地登上小船,顾牧解开系在岸边礁石上的绳索,调整好船帆的角度。海风顺着帆面掠过,帆布瞬间鼓起,带着小船缓缓驶离岸边。程一琳坐在船尾,双手握着木桨,偶尔辅助调整方向。小船在海面上平稳地滑行,船桨划动海水,溅起阵阵细碎的浪花,留下一道淡淡的水痕。
海面平静无波,湛蓝的海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尾彩色的鱼儿在船底游过,好奇地打量着这艘陌生的船只。远处的海岛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像一颗镶嵌在蓝色绸缎上的绿宝石。顾牧站在船头,目光警惕地观察着海面情况,同时向程一琳讲解着航行的技巧:“操控帆船关键在于把握风向,风大时要适当收帆,避免船只失控;风小时就用船桨辅助,保持航向。”
程一琳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她望着远方的海岛,心中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小岛上会有什么发现,会不会有新的植物或者水源?”
“不好说,先去看看再说。”顾牧笑了笑,“就算没有有用的物资,也算是熟悉一下航行路线,为以后探索更远的岛屿做准备。”
小船在海面上行驶了大约两个时辰,终于抵达了第一座小岛。这座岛比他们想象中更小,方圆不过七八百个平方,四周被洁白的沙滩环绕,岛上覆盖着茂密的小树林和齐腰深的野草,看起来生机勃勃。
两人将小船停靠在沙滩上,用礁石固定好绳索,然后登上了小岛。沙滩上的沙子细腻柔软,踩在上面格外舒适。他们沿着沙滩缓缓前行,仔细观察着岛上的环境。小树林里的树木多是些常见的热带灌木,树干纤细,枝叶繁茂,林下生长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草和藤蔓,偶尔能看到几只小虫子在草丛中穿梭。
“岛上的植被很茂密,但看起来都是些普通的植物,没有发现有用的木材或者可食用的野果。”程一琳拨开挡路的野草,语气中带着些许失望。
顾牧则用木炭在兽皮上记录着小岛的地形和植被情况:“先别急,我们再仔细找找。虽然看起来没有明显的资源,但或许能发现一些隐蔽的水源或者药材。”
两人深入树林深处,仔细搜索着每一个角落。树林里光线昏暗,空气潮湿,弥漫着草木腐烂的气息。他们翻找着草丛,查看着树干,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物资。既没有清澈的水源,也没有可食用的果实,更没有适合建造的木材。
“看来这座小岛确实没什么可用的资源。”顾牧停下脚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我们做个标记,然后去下一座岛看看。”
程一琳点点头,和顾牧一起在小岛的礁石上用木炭画了一个简单的标记,代表这座岛已经探索过且无重要资源。随后,两人返回小船,继续向着下一座更近的小岛驶去。
第二座小岛与第一座大小相近,形状略不规则,岛上同样覆盖着茂密的小灌木丛和野草。小船停靠在沙滩上后,两人再次登上小岛展开探索。这座岛的地形比上一座更为崎岖,沙滩边缘布满了礁石,岛上的灌木丛更加密集,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他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灌木丛中,用砍刀拨开挡路的枝条。岛上的植被与第一座岛大同小异,都是些常见的热带植物,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偶尔能看到几只海鸟在岛上栖息,见有人靠近,便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
“这座岛和上一座一样,除了植被和沙滩,什么都没有。”程一琳喘着气说道,长时间的行走让她有些疲惫。
顾牧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开始西斜,天空被染成了淡淡的橘红色。“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不然天黑后航行会很危险。”
两人不再停留,迅速返回小船,调整船帆向着自己的岛屿驶去。返程时海风渐大,小船行驶得比来时更快,海浪也变得有些汹涌,船身在海面上微微颠簸。顾牧紧紧握着船舵,专注地观察着风向和航向,程一琳则在一旁稳住船身,两人默契配合,顺利地穿越了风浪。
当小船再次停靠在自己岛屿的岸边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两人将小船固定好,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洞穴。虽然这次探索没有找到有用的资源,但他们成功熟悉了航行技巧,也对周围的岛屿有了初步的了解,算是收获满满。
休息一晚后,两人便投入到整理丰收作物的工作中。谷仓里堆满了金黄的小麦、稻谷和高粱,散发着浓郁的谷物香气。这些作物经过晾晒后已经完全干燥,需要尽快进行脱壳和磨面处理,以便更好地储存和食用。
脱壳工作主要针对稻谷和高粱。顾牧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脱壳机,由两块坚硬的木板和一根木轴组成,通过转动木轴带动木板挤压谷物,使谷壳与谷粒分离。他将稻谷倒入脱壳机中,双手握住木轴用力转动,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金黄的谷粒从木板间隙中落下,谷壳则被筛子过滤出来。
程一琳则负责将脱壳后的谷粒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碎壳。她坐在谷仓门口,面前摆放着一个细密的竹筛,将谷粒倒入筛中,轻轻摇晃,让杂质通过筛孔落下,留下饱满的谷粒。阳光透过谷仓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她的动作认真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
脱壳工作完成后,便是磨面。顾牧将小麦和一部分稻谷运到洞穴外的磨盘旁,这座磨盘是用两块巨大的圆形石头制成的,下面的石头固定在地面上,上面的石头中间有一个孔,通过木杆带动旋转,将谷物磨成面粉。
顾牧双手握住木杆,双脚用力蹬地,带动上面的磨盘缓缓转动。程一琳则将小麦缓缓倒入磨盘的孔中,随着磨盘的转动,洁白的面粉从两块石头的间隙中溢出,落在下面的布垫上。磨面是一项体力活,顾牧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程一琳时不时停下手中的活,为他递上水壶,让他休息片刻。
“磨这么多面粉,足够我们吃很长时间了。”程一琳看着堆积如山的面粉,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顾牧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道:“是啊,除了日常食用,还可以多做些面包和糕点储存起来,作为外出劳作时的干粮。”
两人分工合作,一边磨面一边将磨好的面粉装入提前准备好的麻袋中,密封好后存入谷仓。谷仓里的粮食越堆越高,从金黄的谷粒到洁白的面粉,每一份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汗水,是他们在荒岛上生存的坚实保障。
在整理作物的间隙,两人也没有忘记日常的劳作。程一琳每天依旧会按时去鸡舍捡鸡蛋、给奶牛挤牛奶,制作奶酪和羊奶糕;顾牧则负责喂养牛羊和野猪,清理牲畜粪便,将其运到堆肥区发酵,为下一季耕种储备肥料。
夕阳西下时,谷仓里的作物终于整理完毕。顾牧和程一琳站在谷仓门口,看着堆满的粮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虽然探索小岛没有收获,但整理好的谷物让他们更加安心,也为未来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夜色渐浓,两人回到洞穴,程一琳用新磨的面粉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烤面包、鸡蛋羹、香气扑鼻。两人围坐在火堆旁,一边享用晚餐,一边聊着白天的劳作和未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