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云琛压根没理会他的抱怨,毫不客气地伸手将他推到一边,神态自若地占据了书房里最舒适的那张黄花梨木扶手椅,姿态闲适得仿佛他才是这间书房真正的主人。
他拧着俊朗的眉头,半晌都没有开口说话,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扶手,眼神放空,仿佛正在思考什么人生大事。
李景明与他相识多年,敏锐地察觉到了今夜这位好友的不对劲。
比如,墨云琛线条分明的下颌处,隐约可见一道细微的的红痕,像是被什么尖锐之物划过。
再比如,他墨色的发梢似乎还带着些许未完全干透的湿意,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刚沐浴过后的清冽气息,但这气息之中,又混杂着一丝极淡、却绝不该出现在他身上的……安息香的暖甜气味?
这安息香乃是宫中御用之物,因其配方独特,静心安神效果极佳,向来只供给东宫,连后宫妃嫔都难得赏赐,在宫外其他地方更是绝难闻到。
李景明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
“是太子那边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他想来想去,能让墨云琛如此反常,还沾染上东宫特有香气的,也只有那位麻烦不断的太子殿下了。
墨云琛依旧沉默着,没有回答。
他上身自然而然地往后一靠,寻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然后竟直接将穿着锦靴的双腿交叠起来,大大咧咧地架在了李景明那张价值不菲,摆放着重要文书的白玉书桌上,整个人摆出一副十足的大爷模样人。
李景明看得嘴角直抽搐,额角青筋隐隐跳动。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世代忠良、家风严谨到近乎刻板的墨家,那一板一眼的老太爷,究竟是怎么教出墨云琛这么一个离经叛道又放荡不羁的怪胎来的。
见他还是不肯开口,李景明也懒得再猜,直接将碗底剩余的醒酒汤一饮而尽,把空碗往桌上一放,摆摆手道。
“得,你不说就算了,本王忙了一天,又被王妃赶出来,乏得很,没空陪你在这儿打哑谜,我先去找个地方歇会儿……”
他作势就要往外走。
墨云琛这才终于有了反应,连忙出声叫住他,问出的问题却让李景明脚步一顿。
“陛下当初,为何力排众议,直接定了李疏年为太子?”
李景明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带着些许诧异。
虽然不明白墨云琛为何今夜突然又问起这个陈年旧事,但他还是好脾气地耐心解释道。
“这事你我不是早就清楚么?陛下和已故的敬颐皇后伉俪情深,举国皆知。”
“太子乃是皇后娘娘嫡出,一出生便被陛下亲自抱在怀中,当场就金口玉言,定下了储君之位,以此告慰皇后生产之苦,也彰显对嫡子的爱重。”
敬颐皇后出身并非世家大族,按理说,储君之位关乎国本,不该如此草率定下。
但问题就在于,当时朝野内外,正是一片混乱之际。
先帝,也就是陛下的同胞兄长,当年正值壮年,却突然于行宫驾崩,死因至今成谜。
沈皇后——也就是如今摄政王李栩的生母,其背后的沈家外戚趁机兴风作浪,试图把控朝政,夺权篡位。
那时候,卫国内政可谓是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彼时,当今陛下还是醉心山水书画,并无多少权势欲望的瑞王殿下。
是朝中一批忠心老臣,在危难之际,联合起来,硬是将流连在外的瑞王殿下推上了皇位,这才勉强稳住了卫国摇摇欲坠的江山社稷。
后来,经过一番惨烈斗争,沈家兵败如山倒,树倒猢狲散。
沈皇后眼见大势已去,在深宫之中饮下鸩酒,追随先帝而去,只留下他们尚且年幼的儿子李栩——也就是如今的摄政王,在当时那般险恶的境地下苟延残喘,活了下来。
然而,风波并未完全平息,朝堂之上,依旧暗流涌动。
一部分念及先帝恩情的老臣,心中属意的储君人选,自然是身负先帝嫡血的李栩,希望能由他继承大统。
但另一部分深受沈家外戚之害、对其深恶痛绝的朝臣,则坚决反对,认为沈家血脉不堪为君。
两派争执不下,眼看又要掀起新一轮的党争内耗,损耗国本。
就在这个微妙的关头,敬颐皇后诞下了皇子,也就是李疏年。陛下当机立断,在皇子洗三礼上便昭告天下,立其为太子。
这一举动,如同定海神针,很大程度上平息了因储位空悬而引发的纷争与动荡,让各方势力暂时达成了某种平衡,使得朝廷得以休养生息。
外界大多传闻,说是陛下与皇后情深意重,故愿将这万里江山、无上尊荣都赐予两人的爱情结晶。
自然也少不了那些喜好揣测的阴谋论者,在私下窃窃私语,认为陛下当年继位本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忌惮着先帝留下的正统血脉李栩,害怕其羽翼丰满后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这才急不可待地立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以绝后患。
说到这里,李景明长长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忧色,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如今陛下病危在榻,早已无力掌控朝局。而李栩却已长大成人,隐忍多年,终成气候,独揽朝政大权,党羽遍布朝野。”
“反观太子李疏年,势单力薄,举步维艰,如同身在悬崖边缘,这朝堂局势的演变,不正隐隐应了后者那不甚光明的猜测么?”
是的,在今晚之前,墨云琛的推断与李景明如出一辙。
他也曾笃定地认为,当今陛下是这一切棋局背后那个深谋远虑的执棋之人——利用嫡子的身份,布下牵制先帝血脉的关键一子,既安抚了保皇派,又堵住了正统派之口,可谓一箭双雕。
可李疏年女子的身份让他又开始不禁怀疑,先帝的死、他祖父和父亲的死、当年一切的始作俑者真的是当今陛下,曾经那个只喜欢游山玩水的瑞王殿下吗?
毕竟纸包不住火,李疏年的身份迟早有一天会被揭开,那当今岂不是从一开始就在自封退路?
-
【题外话:一写古言权谋就发了狠忘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