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中,镇国公府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几个小丫鬟提着竹篮出门采买,立刻被街坊邻居围了个水泄不通。
“听说摄政王送的聘礼堆满了整个院子?”
“那对金鸳鸯是真的吗?据说会自己游水呢!”
“沈大小姐真是好福气啊...”
小丫鬟们掩嘴轻笑,其中一个机灵的回道:“我们小姐的嫁衣才叫稀罕呢,金线绣的凤凰,珍珠缀的裙摆,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这番话说得众人惊叹连连,消息很快传遍了整条街。
***
锦绣阁内,沈清辞正在核对最后的婚宴清单,云袖兴冲冲地从外面跑进来。
“小姐您不知道,现在整个京城都在议论您的婚事呢!”云袖兴奋地脸颊泛红,“茶楼里说书的都把您和摄政王的故事编成了段子,场场爆满!”
沈清辞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唇角泛起若有似无的笑意:“都说些什么?”
“说您二位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云袖掰着手指数道,“还有人说摄政王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些整顿朝纲的举措都是为了给您铺路...”
“越说越离谱了。”沈清辞轻斥,眼底却漾着暖意。
这时,柳氏笑着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捧着锦盒的丫鬟:“辞儿,这是几位世交府上送来的添妆礼,都是冲着你的面子。”
锦盒开启,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熠熠生辉。最特别的是一柄玉如意,通体剔透,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是安国公府送的。”柳氏轻叹,“安国公夫人从不出席婚宴,这次却破例要亲自前来。”
沈清辞抚过玉如意光滑的表面,心中明镜似的。这些突如其来的殷勤,多半是看夜君离如今权势正盛,想来攀附关系。
“母亲替我都登记在册,日后都是要还礼的。”
柳氏欣慰地点头:“你考虑得周到。”
***
醉仙楼今日座无虚席,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满堂寂静。
“话说那摄政王夜君离,为何独独对沈大小姐青眼有加?这就要从三个月前的赏花宴说起了...”
二楼雅间,沈清辞戴着帷帽,静静听着下面的喧闹。她对面的位置空着,茶却已经斟好。
“看来我来晚了。”夜君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清辞回头,见他今日难得穿了件月白常服,少了几分往日的冷峻,多了几分儒雅。
“王爷也来听这些市井传闻?”
夜君离在她对面坐下:“来看看我的新娘有多受欢迎。”
下面说书人正讲到那日地牢审问的桥段,把沈清辞说得智勇双全,连墨痕的戏份都安到了她头上。
沈清辞忍不住轻笑:“这都传成什么样了。”
“百姓需要英雄,而你正好符合他们的想象。”夜君离斟了杯茶,“更何况,这些传言对你有利。”
确实,如今京城上下都将她视作传奇,连带着镇国公府的声望也水涨船高。这几日父亲在朝堂上说话,连皇帝都要多给几分面子。
“靖王府可有动静?”沈清辞压低声音。
夜君离眸光微冷:“昨日他秘密会见了几位藩王使者,不过...”他顿了顿,“都在掌控之中。”
这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激烈争论。
“要我说,沈大小姐最令人敬佩的不是嫁给摄政王,而是她敢于退婚靖王的勇气!”
“没错!女子当如是,不慕权贵,只求真心!”
“听说她还资助女子学堂?这才是真正的闺阁典范!”
沈清辞怔了怔,她确实前几日以母亲的名义捐了笔银子给女子学堂,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开了。
夜君离眼中闪过笑意:“现在知道自己的影响力了?”
***
从醉仙楼出来,沈清辞打算去绣坊取最后一批绣品。谁知刚下马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绣坊门前排起了长队,不少姑娘媳妇都拿着绣样,指名要绣沈清辞嫁衣上的木兰花样式。
“沈小姐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立刻围了上来。
“沈小姐,您真的会武功吗?”
“您是怎么让摄政王倾心的?”
“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对付负心汉?”
七嘴八舌的问题让沈清辞哭笑不得。还是绣坊掌柜机灵,赶紧将她请进内室。
“这些都是冲着您来的。”掌柜指着架子上新到的布料,“现在最时兴的就是这种木兰花纹的料子,说是沾沾您的福气。”
沈清辞随手抚过一匹月白软缎,上面的木兰花暗纹清雅别致:“这花样倒是新颖。”
“是照着您嫁衣上的样式改的。”掌柜笑道,“不瞒您说,现在京城未出阁的姑娘,十个里有八个的嫁衣都要绣木兰花。”
取完绣品从后门离开时,沈清辞还能听到前堂热烈的讨论声。
“...所以我娘说,女子就该像沈小姐这样,既温婉又刚强!”
“我要是能见到沈小姐一面就好了...”
云袖掩嘴偷笑:“小姐现在可是京城所有姑娘的榜样呢。”
沈清辞望着车窗外熙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前世她至死都是别人眼中的笑柄,这一世却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命运当真奇妙。
***
回到府中,沈毅正在花厅待客。见女儿回来,客人连忙起身行礼,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
送走客人后,沈毅意味深长地看着女儿:“现在为父出门,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要打听你的婚事。”
“给父亲添麻烦了。”
“麻烦?”沈毅大笑,“这是为父的荣耀!你可知道,今日兵部尚书亲自登门,说是给你添妆,实则是想通过为父向摄政王示好。”
父女二人正说着话,门房来报,说有几个百姓在府门外磕头,要感谢沈清辞。
“感谢我?”沈清辞诧异。
来到府门前,果然见几个布衣百姓跪在石阶下,见她出来,激动地连连叩首。
“多谢沈小姐为民除害!”
“那些贪官都被处置了,我们的冤屈终于得雪!”
原来这些人的亲人都在之前的漕运贪腐案中受害,如今冤案得平,他们听说这一切都与沈清辞有关,特来致谢。
沈清辞连忙让人扶起他们,心中百感交集。她本是为复仇而来,阴差阳错竟真做了些好事。
***
夜幕降临,沈清辞在灯下整理收到的添妆礼。除了达官贵人的重礼,还有几件特别的礼物:一柄农家自制的桃木梳,一对手工绣的鸳鸯枕套,甚至还有一篮子新鲜的鸡蛋。
“这些都是百姓送来的。”云袖轻声道,“门房本来要拦,但看他们实在诚心...”
沈清辞拿起那柄粗糙的桃木梳,心中涌起暖流。重活一世,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做的这些事真的有意义。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一道黑影轻盈地落在院中。
“王爷来了。”沈清辞头也不抬。
夜君离推门而入,看到满屋的礼物,眉梢微挑:“看来我的新娘比我想象的还要受欢迎。”
“王爷是来看笑话的?”
“是来送这个。”他递过一卷画轴。
展开一看,竟是京城全景图,上面细心地标注了明日迎亲的路线。更让她惊讶的是,图中还画满了沿途的百姓,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这是...”
“画师根据市井传闻画的。”夜君离指向图中一个角落,“你看这里。”
沈清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画中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分发木兰花,口中喊着“女子当如沈清辞”。
她忍不住笑了:“这也太夸张了。”
“但很真实。”夜君离凝视着她,“清辞,你改变了很多人。”
四目相对,烛火在两人眼中跳跃。这一刻,沈清辞忽然明白,重生一世的意义不止于复仇,更在于活出真正的自己。
远处传来打更声,夜君离起身告辞:“明日,我来娶你。”
他走后,沈清辞推开窗,望着满天星斗。京城在她脚下静静沉睡,而明日,将是她全新人生的开始。
更远处,靖王府的方向隐约有灯火闪烁,像暗中窥伺的野兽。但沈清辞已不再畏惧,因为她知道,这一世,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夜风拂过,带来木兰花的清香。一切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