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晨光透过书房的窗棂,在红木书桌上洒下温暖的光斑。那方古朴的砚台静置在桌案中央,旁边的宣纸上已经写满了他们昨夜共同拟定的条款。
沈清澜将狼毫笔在砚台中轻轻蘸取墨汁,笔尖饱满却不滴漏。她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陆寒霆,唇角含着淡淡的笑意。
“最后确认一次,”她的声音轻柔,“这份契约,永不公证,永不具法律效力。”
陆寒霆郑重颔首:“它的效力,只存在于我们之间。”
沈清澜提笔,在契约的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笔触流畅自如,仿佛这些字早已在心中练习过千万遍。
她将笔递给他。陆寒霆接过笔时,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手指,两人都微微一顿,随即相视而笑。
他俯身签字,姿态庄重得如同在签署一份价值千亿的合同。当最后一笔落下,他轻轻吹干墨迹,然后将契约转向两人中间。
并排的两个签名,一个清隽秀雅,一个刚劲有力,在晨光中相得益彰。
沈清澜从抽屉里取出那方在望北镇用了多年的印章,在名字下方轻轻盖上。朱红的印泥在宣纸上晕开,像一颗跳动的心。
陆寒霆则用了那枚传承自祖父的私章。两方印章并排而立,一个现代简约,一个古朴厚重,恰如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
“现在,”沈清澜轻声说,“这份契约生效了。”
没有掌声,没有见证人,只有晨光在书房里静静流淌。但这一刻,却比任何隆重的仪式都更加庄严。
陆寒霆率先笑了起来,那笑声低沉而温暖。沈清澜看着他,也不自觉地扬起唇角。
这个笑容里,有释然,有期待,更有历经千帆后的通透。他们不再是当年那两个要么爱得炽烈、要么恨得决绝的年轻人,而是学会了在平淡中品味珍贵的成年人。
“知道我现在最想做什么吗?”陆寒霆问。
“什么?”
“履行契约第六条——给你泡杯茶。”
他起身走向茶台,动作熟练地开始泡茶。沈清澜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无比珍贵。
茶香在书房里弥漫开来。陆寒霆将茶杯轻轻放在她面前,茶汤清澈,温度刚好。
“契约第五条,”他微笑,“支持你继续研究事业。”
她端起茶杯:“契约第一条,保持独立的灵魂。”
茶水的温热从指尖传至心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共饮,却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心境对坐。
“说来有趣,”沈清澜轻啜一口茶,“我们曾经有过最正式的婚姻契约,却形同虚设。现在这份不具法律效力的约定,反而让人格外安心。”
陆寒霆注视着她:“因为这一次,我们都在用真心书写。”
管家轻轻敲门,端着一碟点心进来。看到书桌上墨迹未干的契约,他了然地微笑:
“需要我帮忙收起来吗?”
沈清澜摇头:“就放在这里吧,让它多见见阳光。”
管家放下点心,细心地为两人添了茶。临走时,他轻声说:“这份约定,比什么都珍贵。”
门被轻轻带上,书房里重归宁静。窗外的银杏树上,几只鸟儿正在欢快地鸣叫,仿佛在为这个特殊的时刻庆祝。
午后,沈清澜接到研究所的电话。她简单交代几句后挂断,对陆寒霆说:
“契约第二条,尊重彼此的工作。”
他点头:“需要我送你吗?”
“不用,”她微笑,“契约第三条,保持独立的空间。”
送她到门口时,陆寒霆突然想起什么:“晚上想吃什么?我下厨。”
沈清澜有些惊讶:“你学会做饭了?”
“契约补充条款,”他眼中带着笑意,“为彼此学习新技能。”
这个回答让她心头一暖。原来,最好的契约不是约束,而是激励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夜深时分,沈清澜从研究所回来,发现书房的灯还亮着。陆寒霆坐在书桌前,正在那张契约上添加着什么。
“在修改条款?”她走近问道。
“不,”他让出位置,“在记录今天的履行情况。”
她看到在契约的空白处,他用小楷工整地写着:
“首日履行情况:泡茶一次,下厨一次,留灯一盏。履行评价:良好。”
沈清澜忍不住笑出声,接过笔在旁边补充:
“收到茶一杯,晚餐一顿,留灯温暖。评价:优秀。”
月光洒在宣纸上,墨香与夜色交融。这份永不公证的契约,在这个平凡的夜晚,散发着比任何法律文件都更动人的光芒。
当他们在月光下相视而笑,
这份由心而写的契约,
已经超越了所有形式的约定。
它不是锁链,而是翅膀,
不是约束,而是自由。
最好的契约,
是那个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人,
却从不觉得被束缚的
心灵之约。
而这份约定,
将随着每一个日出日落,
不断续写,
直至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