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晨光熹微,驱散了山间的薄雾,却驱不散萦绕在大多数外门弟子心头的阴云。新的一天,意味着新的劳役。
任务堂前的青石广场上,比昨日的传功堂更为喧闹。弟子们挤在公告栏前,寻找着力所能及的任务,以求赚取那微薄的灵石,支撑自己渺茫的仙途。
林风站在人群外围,神色平静。他昨日在测灵碑前的“壮举”早已传开,所到之处,总能引来几道毫不掩饰的鄙夷或好奇的目光。他对此视若无睹,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公告栏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任务条目上。
“清扫兽栏,每日半块下品灵石。”
“协助灵植夫灌溉灵田,每日一块下品灵石,需木系亲和……”
“精铁矿洞护卫,每日两块下品灵石,需练气二层以上修为……”
报酬越高,要求也越苛刻。以林风目前这具身体炼气一层都岌岌可危的修为,以及“废品”灵根的名头,那些报酬丰厚的任务根本与他无缘。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条看似普通,却让不少弟子皱眉的任务上:
“采集铁木,十根为一组,每组报酬一块下品灵石。备注:铁木质地坚硬逾铁,需特殊工具或强韧气力方可砍伐。”
“铁木?”林风心中一动。根据原主的记忆和基础的《万物图鉴》,铁木是一种常见的灵木,木质极其紧密坚硬,凡铁难伤,是制作低级傀儡和某些法器部件的材料。寻常外门弟子,靠着一把宗门配发的普通钢斧,耗尽一天力气,能砍下两三根已是极限,效率低下,报酬性价比极低。
但此刻,在林风眼中,这不再是一个比拼气力的任务,而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学问题。
“硬度高,韧性相对一般……这意味着它的抗冲击能力可能不如抗剪切能力。”他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材料力学的知识,“寻找天然的纹理裂隙,施加杠杆力,或许比蛮横劈砍更有效。或者,利用特定的楔形工具,可以轻易将其从根部劈开……”
“喂,‘废品’,看什么看?这铁木任务也是你能碰的?”一个刺耳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正是昨日在测灵时嘲笑过他的一个弟子,名叫王浩,身边还跟着两个跟班。
林风瞥了他一眼,懒得理会,径直走向负责登记任务的执事——好巧不巧,正是看他不顺眼的赵千虎。
“执事,我接取采集铁木的任务。”林风将身份木牌递上。
赵千虎抬起眼皮,看清是他,鼻腔里发出一声轻蔑的冷哼:“林风?就你?别说十根,怕是砍下一根都费劲吧?别浪费时间,占着任务名额。”
“宗门规矩,并未规定弟子不能接取力所能及之外的任务。”林风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若我无法完成,自愿扣除相应贡献点。”
赵千虎盯着他看了几秒,似乎在琢磨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最终不耐烦地挥挥手,在他的木牌上做了个标记:“哼,不自量力!完不成任务,这个月的灵石供奉你就别想了!”
林风收回木牌,无视了王浩几人幸灾乐祸的眼神,转身便朝着宗门后山的铁木林走去。
(承)
后山铁木林,入目皆是漆黑如铁、枝干虬结的树木。已有不少弟子在此忙碌,叮叮当当的砍伐声不绝于耳。大多数人都是双手抡起沉重的斧头,卯足了力气朝着树干猛劈,火星四溅,往往十几下才能砍出一道浅痕,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林风没有急着动手。他像一位田野调查的学者,先是在林间漫步观察。他注意到,不同铁木的生长状态、树皮裂纹的走向、根部的隆起情况,都存在细微差异。
他选中了一棵不算最粗壮,但树干底部有一道明显天然纵向裂缝的铁木。
“首先,需要工具。”他低声自语,没有去领宗门那笨重的钢斧,而是转身在山林间寻找起来。
他找到了一种名为“韧藤”的植物,其纤维极具弹性,符合他对“绳索”的要求。又寻来几块硬度足够、边缘锋利的燧石,以及几根粗细不一、形态笔直坚实的硬木棍。
在其他弟子挥汗如雨、与铁木硬碰硬的时候,林风却坐在一旁,开始了他精细的“手工作业”。
他用燧石小心地削磨硬木棍的一端,将其制作成标准的楔形。又将另一根较长的木棍修整光滑,作为杠杆。再用韧藤编织成结实的绳索。
他的举动引来了旁边几名弟子的侧目。
“那废物在干嘛?玩过家家吗?”
“估计是知道砍不动,自暴自弃了吧?”
“真是浪费时间……”
林风充耳不闻,专注地调试着自己的“工具套装”。
准备工作就绪,他走到选定的那棵铁木前。先将一个较小的木楔轻轻敲入那道天然裂缝的底部,然后换上一个更大的。接着,他将自制的杠杆一端卡在木楔后方,另一端绑上韧藤绳索。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杠杆长端,开始缓缓用力下压。
杠杆原理在此刻显现出它的威力!通过长长的力臂,林风施加的微小力量被放大了数倍,精准地传递到木楔上。
“咔……咔嚓……”
一阵细微却令人牙酸的木材撕裂声响起。那道天然裂缝在木楔的撑胀下,开始向上、向下延伸、扩大!
周围的嗤笑声戛然而止。那几个原本在看热闹的弟子,眼睛瞬间瞪圆,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林风神色不变,有条不紊地调整木楔的位置,继续利用杠杆施加压力。他并非在与铁木的整体硬度对抗,而是在巧妙地放大和引导其内部存在的薄弱点。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嘭!”
一声闷响,那棵需要其他弟子耗费小半天才能砍倒的铁木,竟沿着裂缝,被完整地从中劈开,倒在了地上!断面光滑,远非斧劈的毛糙可比。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林风轻微喘息的声音。他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汗,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
“效率符合预期。接下来,是优化流程,进行批量采集。”
他没有停歇,如法炮制,利用这套简陋却高效的物理工具,开始对付下一棵铁木。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选取的裂缝也越来越精准,效率远超旁人。
当其他弟子还在为第一根、第二根铁木拼命时,林风的身边,已经整齐地码放了七八根符合标准的铁木。
(转)
日头偏西,林风拖着捆扎好的十根铁木,回到了任务堂。
此时堂内依旧有不少交接任务的弟子。当林风将那捆明显分量十足的铁木“咚”地一声放在赵千虎面前的桌子上时,整个任务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捆铁木上,又转移到林风那平静无波的脸上。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废品”灵根,炼气一层都勉强的家伙,一天之内,独自一人,完成了十根铁木的采集任务?
赵千虎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检查着铁木的断面,那平滑的撕裂痕迹,绝非斧凿所能为。他猛地抬头,死死盯住林风:“你……你用了什么邪门歪道?是不是偷用了内门师兄的法器?”
林风微微挑眉,语气依旧平淡:“执事明鉴,弟子只是用了些省力气的笨办法。宗门规矩,似乎并未规定砍伐铁木必须使用斧头。”
“你!”赵千虎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涨红。众目睽睽之下,他无法无端指责,只能咬牙切齿地清点铁木,极其不情愿地将十块下品灵石拍在桌上,“拿去!滚吧!”
那灵石碰撞桌面的清脆声响,在此刻寂静的大堂里格外刺耳。
林风从容地收起灵石,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凭借自身智慧和知识赚取的第一桶金。他无视了身后那些震惊、疑惑、甚至带着一丝敬畏的复杂目光,转身离去。
在他身后,关于“废品林风用诡异手段一天砍了十根铁木”的议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在外门扩散开来。
(合)
夜色悄然笼罩了青云宗。
宿舍区大多已熄了灯火,弟子们或在打坐修炼,或已沉入梦乡。唯有林风所在的那间简陋柴房,还透出一点微弱的油灯光芒。
窗台上,新领来的灯油安静地放着。桌上,则摆放着他用今日报酬换来的“实验材料”——几叠最基础的黄符纸,一小罐朱砂墨,几支狼毫符笔,还有几株最常见、价格最低廉的“凝露草”(常用于炼制最低级回复药剂的辅材)。
他没有像其他弟子那样,拿到灵石就立刻用于购买丹药辅助修炼。在他看来,在没有优化自身“能量接收接口”(灵根)和“能量转化协议”(功法)之前,盲目注入更多能量(灵气),只会导致更严重的“系统冲突”和“资源浪费”。
他首先拿起一株凝露草,放在鼻尖轻嗅,又用手指捻碎叶片,仔细观察汁液的粘稠度和颜色。
“初步判断,有效成分是一种水溶性苷类,杂质主要是植物纤维和部分鞣质……提纯方法,或许可以用溶解-过滤-低温结晶的思路……”
接着,他铺开一张符纸,拿起符笔,蘸取朱砂,却没有立刻绘制任何一个已知的符文。而是先在草稿纸上,画下了一个最基础的“引火符”的符文结构。
他的眼神,如同在审视一张复杂的电路图。
“这里的转折,灵力通道突然收窄,是故意设计的‘电阻’,用于积蓄能量?但这个弯角弧度不够平滑,会导致灵力湍流,能量损耗至少增加百分之五……”
“整体回路布局冗余,如果能用多层符文叠加技术,或者改变能量流向,效率至少能提升三成……”
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在草稿纸上写下一连串只有他自己能懂的符号和公式,推演着灵力在符文中流动的最优路径。
“现行的符箓体系,充满了经验主义的冗余和低效设计。就像早期的电子管计算机……笨重、低效、不稳定。”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果引入标准化模块、优化布线、甚至引入‘编程’思想,让符箓能够进行条件触发和逻辑判断……”
一个庞大的、足以颠覆此世修仙体系的蓝图,在他脑海中缓缓勾勒出最初的线条。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带着犹豫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咚……咚咚……”
林风抬起头,看向那扇薄薄的木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这么晚了,会是谁?石莽应该不会这么客气。
他起身,走到门后,平静地问道:“谁?”
门外,沉默了片刻,传来一个轻柔而略带怯意的女声,声音很低,仿佛怕被旁人听见:
“林……林师兄,你睡了吗?我……我看到了你今天砍伐铁木的方法……我,我可能遇到了一些类似的问题,想……想请教一下……”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