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的李莲花,日子过得像一潭死水:买菜、做饭、看病、挣钱,循环往复,看似悠闲,却透着一股 “活一天算一天” 的死感。
用文雅的话来说,就是 “超脱”,可实际上,就是对生活没了盼头而已。
可现在的李莲花,完全变了样。
每天清晨,他会早早起床去镇上买菜,挑拣最新鲜的蔬菜、最肥美的海鲜,还会特意给蓝雅买她爱吃的软糕,给小开心买易消化的小米粥。
买菜时,他会仔细询问摊主 “哪种菜适合女子吃”“孩子吃的鱼要怎么煮才嫩”,以前从不关注这些的人,如今却把妻儿的口味记得清清楚楚。
做饭时,李莲花更是费尽心思:蓝雅眼睛不好,他就把菜切得大小刚好,方便夹取。
小开心牙没长齐,他就把鱼炖成鱼汤,挑去鱼刺。自己则随便吃点剩下的饭菜,却也吃得津津有味。
若是蓝雅夸一句 “今天的汤真好喝”,或是小开心说 “爹爹做的鱼最好吃”,他能高兴一整天,下次做饭时,定会把这道菜做得更好。
吃完饭,李莲花会搀扶着蓝雅出门遛弯。
他牵着她的手,沿着海边的小路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给她讲四周的景色:“雅儿,你看左边,那片礁石上站着几只海鸥,白色的羽毛,翅膀张开特别大……
右边的沙滩上有小朋友在捡贝壳,五颜六色的,等下次带开心来捡好不好?”
以前习惯独处沉默的他,如今变得格外话唠。他会把江湖上的趣事、镇上的新鲜事,都讲给蓝雅听,怕她因为看不见而觉得无聊,更怕她心情郁结。
有时候实在没话说,他就会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经历,讲他第一次练剑、第一次闯荡江湖的故事,蓝雅安安静静地听着。
白天,李莲花忙着修缮莲花楼,蓝庆帮他打下手,两人配合默契;晚上和清晨,他会抽空教小开心习武。
小开心年纪小,力气不足,连最基本的扎马步都站不稳,李莲花就故意逗他:“想当年你爹我三岁就能扎马步,五岁就能舞剑,你这都快五岁了,怎么还站不稳?”
小开心被他说得眼圈发红,却倔强地不肯放弃,咬着牙坚持扎马步。
李莲花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里又疼又笑,等小开心坚持不下去时,就会拿出桂花糕哄他:“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吃块糕,明天继续练。”
小开心一边吃糕,一边气鼓鼓地瞪他:“爹爹坏!总是嘲笑我!”
李莲花却笑得更开心了。 这种逗儿子玩的乐趣,是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莲花楼渐渐修缮完毕,变得温馨又舒适。李莲花的厨艺越来越精湛,饭菜越来越可口。
小开心的马步也站得越来越稳,偶尔还能挥舞几下小木剑。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莲花楼上,将木质的楼身染成暖黄色。蓝雅坐在二楼的窗边,听着楼下李莲花和小开心的笑声,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
李莲花在陪着小开心练剑,偶尔抬头看向窗边的蓝雅,眼神里满是贪恋。蓝庆则在一旁劈柴,听着父子俩的互动,也忍不住露出笑容。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莲花楼的木质楼身上,泛着温润的光泽。四人终于开始上路了 。
李莲花赶着莲花楼的马车走在最前,蓝庆牵着备用的马匹跟在侧方,蓝雅坐在二楼的露台上,小开心则在楼内跑来跑去,时不时凑到蓝雅身边撒娇。
蓝雅大多时间都在二楼 “看书”。她所谓的 “书”,并非实体书籍,而是之前穿越多个世界时累积下的知识储备,此刻正用神识在系统空间里翻阅。成为系统绑定者后,有一点格外便利。
她能将自己的大脑 “格式化”, 并非那种恢复出厂设置的格式化,而是将繁杂的信息化繁为简、归类区分行程规模的格式化。且过目不忘。
此刻她正浏览着一本古籍,指尖虽搭在盲文书上,神识却已沉浸在系统空间里,连马车轻微的颠簸都未曾察觉。
莲花楼体积庞大,每次出行的路线都需提前规划。
李莲花前一晚就趴在桌案上,借着油灯的光查看地图。哪些路段宽敞适合大车通行,哪些地方有村落可补充物资,甚至连沿途的水源位置都一一标记。
古代不比现代,若把路走窄了,莲花楼会卡在山道间动弹不得。或是遇上无人烟的荒野,断了粮食和水源,再遭遇蛇虫鼠蚁、大型猛兽,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怕马惊了,不仅可能伤了莲花楼,还会危及妻儿安全。
好在无论是曾经的李相夷,还是如今的李莲花,都是常年四处游走的主,江湖大半路线都烂熟于心。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过,轻声对蓝庆说:“明日我们走西边的官道,那里路面平整,傍晚能到清风镇,正好补充些干粮。”
蓝庆点头应下,将地图收好。
李莲花在二楼给蓝雅修了一座宽敞的遮阳露台。
露台边缘摆着一张青石茶几,上面放着蓝雅常用的茶具。中间放着一把藤编摇椅,坐上去轻轻摇晃,格外舒适。
怕蓝雅不慎跌落,他还特意架起半米高的围栏,且围栏并非普通木料,而是用一个个青花瓷盆拼凑而成,盆里种着月季、茉莉等盛放的花朵将露台环绕。
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既唯美雅致,又不失古意。
而这空间,则是他悄悄克扣了小开心房间的空间,给挪出来了的。所以小开心的房间才会那么的袖珍。
蓝雅第一次踏上露台时,指尖拂过花瓣的触感,鼻尖萦绕的花香,让她忍不住露出笑容。
她实在是喜欢的紧,甚至开始盘算着等日后离开这个世界,能不能把莲花楼也带走了?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 她在心里嘀咕,“到时候我比李莲花多熬几年,等他走了,就说给他烧过去,趁机把莲花楼收进系统空间,也不是不行。”
李莲花可不知道自家娘子已在盘算他死后的 “遗产”,此刻正喜滋滋地在一楼厨房研究菜谱。
他从镇上买了本《药膳大全》,手指在书页上划过,嘴里念念有词:“这道当归乌鸡汤适合雅儿,补气血。莲子百合粥适合开心,安神养胃……”
他边看边记,还时不时对着食材比划,誓要多学几道滋补药膳,给妻儿好好补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