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论语·子路》“一言兴邦”诗曰:
王道躬行向远荒,政声载路入边乡。
初心不负群黎望,一策春风暖壤塘。
暮春时节的壤塘,积雪尚未褪尽,高原的风带着料峭寒意,却吹不散干部群众心中的热望。县委大院的海棠花刚刚绽出花苞,办公室里的灯光已亮得早。县委书记握着离翁的手,目光恳切:“离翁同志,上杜柯公社是咱们县最偏远的地方,海拔四千多米,交通闭塞,群众对政策的理解还需要多下功夫。这次中央农村工作1号文件,是关乎牧民脱贫致富的关键,县委研究决定,还是由你带队,把政策原原本本送到村寨寺院,把致富门路交到群众手里。”
离翁望着书记眼中的信任,郑重颔首:“请县委放心,工作组一定不辱使命,让党中央的好政策在高原落地生根。”此次同行的,正是机关团委书记庞勇——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眼里满是闯劲;气象局科长恩波,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熟悉当地气候与民情;劳动人事局干部扎西,能说一口流利的藏汉双语,是沟通的桥梁。临行前,团州委书记特意嘱托庞勇:“跟着离翁同志好好学,基层工作既要懂政策,更要懂人心。”
是委派了最好的丰田派小车送工作组,车沿着蜿蜒的杜柯河而上,简易的林区公路前行,路面坑洼不平,车轮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声响。越往深处走,海拔越高,空气越发稀薄,庞勇渐渐感到头晕气短,恩波递过随身带的红景天,笑着说:“小庞,这是高原给咱们的见面礼,挺过去就好了。”离翁坐在副驾驶座上,一路观察着沿途的地貌:光秃秃的山坡上,牦牛在稀疏的草甸上觅食,偶尔能看到几座散落的藏式碉楼,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上杜柯公社下辖六个大队,二十三个村寨,还有两座重要寺院,”离翁翻着手中的笔记,“咱们得先跟公社党委对接,再分片区推进,既要全覆盖,又不能走过场。”
历经一天跋涉,工作组终于抵达上杜柯公社。公社党委书记洛桑带着干部们在路口迎接,握着离翁的手感慨:“离翁组长,你们可来了!县委来电话说要有工作组来,群众早就盼着党的好政策呢,就是山高路远,好多老人听不懂汉语,宣传起来难度大啊。”当晚,工作组便与公社党委召开座谈会,洛桑详细介绍了公社情况:全社以畜牧业为主,部分村寨种植青稞、芫根,但因气候恶劣、技术落后,产量极低;寺院在群众中威望极高,活佛的话大家都愿意听。
“政策宣传不能照本宣科,”离翁听完汇报,沉吟道,“咱们得分三步走:一是用藏汉双语广播,每天定时播报文件要点;二是分片召开群众大会,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政策;三是深入寺院,争取活佛支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党的关怀。”庞勇有些疑虑:“离翁组长,让活佛宣传政策,会不会不合适?”离翁摆摆手:“党的政策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与宗教劝人向善、造福信众的初衷是相通的。我们要解放思想,只要能让群众受益,多渠道宣传有何不可?”
次日清晨,公社广播站便响起了扎西的藏语播报声,“党中央制定农村工作1号文件,就是要让牧民增收、村寨发展,国家会给养殖补贴、提供良种牦牛,还会帮咱们修公路、建学校……”声音透过电线杆上的喇叭,传遍了山谷村寨。上午,离翁带领工作组来到最远的日隆大队,村寨坐落在雪山脚下,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得知工作组要来,村民们早已聚集在大队部的空地上,老人们穿着藏装,手里转着经筒,孩子们好奇地围在周围。
恩波用藏语向大家讲解养殖补贴政策,结合气象局的数据分析,告诉大家如何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放牧时间,提高牦牛存活率。扎西在一旁补充翻译,遇到专业术语,便用当地俗语解释:“就像阿妈照料娃娃一样,咱们得跟着天气走,让牦牛吃得饱、长得壮,年底就能卖个好价钱。”离翁则走到老人中间,递上哈达,拉着他们的手唠家常:“大叔大妈,以前放牧靠天吃饭,现在国家给咱们送技术、送补贴,只要咱们肯干,日子一定能越过越红火。”一位白发老人激动地说:“离翁组长,你们这么远来给我们讲政策,还想着我们的生计,共产党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在西穹大队停留的三天里,工作组与大队党支部一起制定脱贫计划:依托当地草场资源,成立牦牛养殖合作社,申请国家良种补贴;利用气象局提供的气候数据,调整放牧周期,减少冬季牦牛死亡率;联系县劳动人事局,为青壮年提供技能培训,推荐就近务工岗位。离翁还发现,金本达大队里的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孩子们上课条件艰苦,便当场承诺:“回去后我会向县委反映,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让孩子们能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接下来的日子,工作组马不停蹄地走遍了公社的六个大队。每到一处,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政策:在牧民定居点,用画板展示政策要点和致富案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科学种植技术;在夜晚的篝火旁,与青壮年畅谈发展愿景。庞勇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熟练地给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疑问,他感慨道:“离翁组长,以前我总觉得政策宣传是枯燥的事,现在才明白,只要把群众当亲人,把政策讲明白、讲实在,大家自然会拥护。”
宣传工作的关键一环,是走进寺院。上杜柯寺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寺院,活佛尕尔玛桑仁波切德高望重,深受信众爱戴。离翁提前与公社党委沟通,征得寺院同意后,带着工作组前往拜访。走进庄严的寺院,酥油灯的光芒温暖而静谧,嘉措活佛早已在经堂等候。离翁双手合十,恭敬地说:“活佛,我们此次前来,是想请您帮忙向信众传递党的富民政策。党中央始终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希望能让所有群众都过上幸福生活,这与佛法慈悲济世的理念是一致的。”
尕尔玛桑活佛微微一笑,目光温和:“离翁组长,我在寺院里也常听信众说起,这些年国家给咱们修公路、建医院、免学费,大家的日子确实越来越好。党的政策是好政策,我愿意为信众讲讲,让大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几天后,寺院举行法会,尕尔玛桑活佛在法会上向信众宣讲:“共产党的政策就像高原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众生。国家让大家养殖增收、孩子读书、老人看病有保障,这是实实在在的福报。希望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这也是积累善业。”活佛的话语通俗易懂,信众们纷纷点头称是,政策宣传在寺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工作组完成了所有村寨和寺院的宣传任务。在离开上杜柯公社的那天,村民们自发地来到路口送别,手里捧着酥油茶、青稞饼,眼里含着泪水。洛桑书记握着离翁的手说:“离翁组长,你们这一个月的付出,让群众真正懂了政策、有了盼头。现在好多村民都主动来找我们,要加入合作社、要学技术,脱贫致富的劲头足得很啊!”
回到县委,离翁向县委常委会汇报了此次宣传工作的情况。当讲到邀请活佛宣传政策的举措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县委书记赞许道:“离翁同志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我们宣传政策提供了新思路。这种多策并举、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值得全县学习。”不久后,县委下发文件,对离翁带领的工作组予以通报表彰,号召全县干部向他们学习,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庞勇在总结中写道:“此次上杜柯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真心实意对待群众,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离翁组长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群众,脚下有力量,前进有方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恩波和扎西也纷纷表示,要把此次宣传工作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为壤塘县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高原的风依旧吹拂着壤塘大地,但此时的上杜柯公社,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牦牛养殖合作社陆续成立,良种牦牛在草甸上茁壮成长;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始勘测,即将动工修建;村小的新教室已经立项,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即将变为现实。党的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而离翁和工作组的身影,也深深印在了壤塘干部群众的心中。
结尾词·临江仙
雪域高原传策远,春风吹绿荒丘。
驱车踏破万重愁。
佛堂宣善政,村寨起欢讴。
不负初心担使命,敢凭赤胆谋猷。
功成不必在吾留。
壤塘新景展,史册记风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