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机床声里探真章,手握砂轮学匠方。
铁屑纷飞凝汗水,图纸细研悟玄黄。
生疏渐褪生熟练,理论终须践履彰。
一周学工增技艺,知行合一少年强。
立夏刚过,县农具厂的机器声就早早划破了晨雾。金川中学的师生们站在厂门口,看着青砖墙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标语,眼里满是好奇——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工厂,车床的轰鸣声、金属碰撞的脆响,从厂区里传出来,像一首充满力量的歌。离翁站在队伍最前头,手里攥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封面上已经工工整整写好了“学工实践记录”,他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同学们,欢迎来到县农具厂!”厂长王师傅穿着深蓝色的工装,袖口挽得老高,露出结实的胳膊,“接下来一周,大家要跟着车间师傅学习农具加工,从零件打磨到整机组装,都得亲自动手。安全第一,没师傅允许,绝对不能碰机器,都记清楚了吗?”
“记清楚了!”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兴奋。
离翁跟着队伍走进第一车间,眼前的景象让他眼前一亮:一排排车床整齐排列,师傅们坐在机床前,双手灵活地操控着手柄,金属零件在车床上旋转,铁屑像银色的雪花一样飞溅出来,落在地上堆积成小山;墙角的货架上,摆满了打磨好的犁铧、锄头,锃亮的金属表面映着灯光,格外耀眼。
“小离,你跟我来。”负责指导的张师傅拿起一个粗糙的犁铧零件,递到离翁手里,“今天先学打磨,把这零件的边缘磨光滑,不能有毛刺,不然装到犁上会划伤手。”他指着旁边的砂轮机,“记住,双手要握紧零件,靠近砂轮时慢一点,顺着砂轮的转动方向磨,别反着来。”
离翁接过零件,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他走到砂轮机前,深吸一口气,按照张师傅说的,双手紧紧攥住零件,慢慢靠近高速旋转的砂轮。“嗡——”砂轮转动的声音震得他手心发麻,刚一接触,就听见“刺啦”一声,零件边缘的毛刺被磨掉,铁屑溅到他的工装裤上,留下一个个小黑点。可他没控制好力度,零件稍微歪了一下,边缘被磨得有些变形。
“别急,慢慢来。”张师傅走过来,从他手里接过零件,重新演示,“你看,手腕要稳,眼睛盯着打磨的地方,感觉不对就赶紧撤回来。”他一边说,一边灵活地调整零件角度,原本变形的边缘渐渐变得平整,“你来试试,这次轻一点。”
离翁再次拿起零件,心里默念着张师傅的话,手腕绷得紧紧的,眼睛死死盯着零件边缘。这次他放慢了速度,一点点靠近砂轮,感觉到零件被砂轮“咬”住时,就轻轻调整角度,铁屑不再乱溅,而是顺着固定的方向落下。打磨了约莫十分钟,他把零件拿下来,递给张师傅检查,虽然边缘还有些不够平整,但已经没有毛刺了。
“不错,有进步!”张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打磨看着简单,其实最练手劲和眼力,多练几次就熟了。”
离翁点点头,又拿起一个新零件,走到砂轮机前继续练习。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滴在零件上,很快被蒸发掉;手心被零件硌得发疼,他却没停下,只是偶尔甩甩手腕,又接着磨。旁边的赵二柱刚开始打磨时,不小心让砂轮蹭到了手指,疼得他直咧嘴,离翁看到了,赶紧走过去,把自己总结的技巧告诉他:“你把零件往手心收一点,手指别伸太靠前,像这样……”
休息时,离翁没闲着,他拿着笔记本,走到正在画图纸的李师傅身边,轻声问道:“李师傅,您画的这是锄头的设计图吧?为什么锄头的柄要做成弧形的,而不是直的呢?”
李师傅抬起头,笑着指了指图纸上的锄头:“问得好!弧形的柄握着舒服,耕地时能省力气,而且发力时不容易打滑。你看这锄头的刃,得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铲土时才能铲得深,还不容易断。”他拿起一把做好的锄头,递给离翁,“你试试握握,感受一下。”
离翁接过锄头,双手握住木柄,果然觉得弧形的设计很贴合手掌,他轻轻往下压了压,能明显感觉到发力更顺畅。他赶紧把李师傅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还画了个简单的锄头草图,标注出“弧形柄省力”“刃口弧度适中”等要点。回到同学中间,他把笔记本摊开,给大家讲解刚才学到的知识,林小梅看得格外认真,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补充了细节:“原来农具设计有这么多门道,之前在学校学的物理知识,在这里都用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离翁和同学们渐渐熟悉了车间的工作。第二天学车床操作,他坐在机床前,跟着张师傅学习操控手柄,看着金属零件在自己的操作下,从粗糙的毛坯变成光滑的螺栓,心里满是成就感;第三天学组装,他和赵二柱搭档,把打磨好的犁铧、犁架、木柄组装在一起,一开始两人总对不上螺丝孔,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把犁铧固定好,看着自己组装的犁,两人笑得合不拢嘴。
有天下午,车间里的一台铣床出了点小故障,师傅们都在忙,离翁看到后,想起前一天李师傅讲过铣床的基本构造,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张师傅身边:“张师傅,我能看看吗?昨天李师傅说过,铣床的传动齿轮要是卡住,可能是里面进了铁屑。”
张师傅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那你小心点,别碰里面的齿轮。”
离翁蹲在铣床旁,打开侧面的小盖子,果然看到齿轮之间卡着几片细小的铁屑,他用师傅递来的小钩子,小心翼翼地把铁屑勾出来,再合上盖子。张师傅启动铣床,机器顺利运转起来,他笑着拍了拍离翁的肩膀:“不错啊,还真让你找出问题了!这就是实践的好处,光看书不行,得亲自摸、亲自看,才能真正学会。”
一周的学工生活很快就结束了。离厂那天,离翁和同学们都穿上了自己打磨、组装的农具,手里拿着锃亮的锄头、镰刀,站在农具厂门口合影。王厂长看着他们,欣慰地说:“你们这些娃娃,学得快、肯吃苦,比我们当年还强!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得记住‘知行合一’,光有理论不行,得有动手能力。”
离翁看着手里的锄头,又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机器操作技巧、农具设计原理,还有自己画的草图。这一周里,他不仅学会了打磨、车床操作、农具组装,更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只有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技能。
坐在回学校的车上,离翁看着窗外掠过的田野,心里默默想着:以后不管是学农还是学工,都要多动手、多思考,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处,这样才能真正成长,才能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尾声·临江仙
机床声里学工技,铁屑飞溅如星。
打磨组装渐熟精。
纸间理论浅,实践见真明。
一周朝夕随师学,技能初长成。
知行合一记心程。
少年多壮志,实干踏新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