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川帝国在经历了“科技兴邦的代价”所带来的阵痛与深刻反思后,经过数年的调整与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一个成果丰硕、全面开花的季节。林牧之主导的“陆海并重”战略与兼顾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新政,逐渐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帝国的肌体,在承受了高速成长带来的不适后,开始变得更加健壮与协调。这收获,并非一蹴而就的狂喜,而是如同秋日原野上沉甸甸的稻穗,浸润着汗水,饱含着希望,也预示着新的责任与挑战。
这收获的季节,首先体现在农业与基础建设的稳固根基上。
帝国历永安十年的秋分,皇帝林牧之在户部尚书王玄策和工部官员的陪同下,轻车简从,来到了京畿地区最大的农业示范区——“永丰圩”。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改良后的新式稻种在精心维护的水利系统灌溉下,穗大粒饱,长势喜人。田间,农民们正使用着工造司推广的轻便铁制镰刀和脚踏式脱粒机进行收割,效率远胜往年。欢声笑语在田野间回荡,一派丰收的喜悦。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农田老爹,正带着儿孙们忙碌着。见到皇帝仪仗,他非但不惧,反而激动地放下镰刀,捧着一把金灿灿的稻谷,颤巍巍地走上前,就要跪拜。林牧之连忙上前扶住,和蔼地问道:“老丈,今年收成可好?”
田老爹满脸皱纹都笑开了花,激动地说:“托陛下洪福!好!好得很呐!用了官府发的良种,还有这新式水车和农具,俺家这百亩田,估摸着能比往年多收三成!交了皇粮,还能剩下好多,足够全家吃饱,还能卖钱盖新屋哩!”他指着不远处缓缓转动的新式龙骨水车,“往年这时候,得全家老小日夜不停地踩水车,累个半死。现在好了,这铁家伙自己会转,省了多少力气!”
王玄策在一旁补充道:“陛下,去岁全国推行新农具与水利整治,加之风调雨顺,预计今秋全国粮赋可增两成有余。仓廪实,则天下安。此乃帝国之根基也。”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年来为平衡各方用度而紧锁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
林牧之抓起一把稻谷,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实在,对左右感慨道:“民以食为天。科技兴邦,若不能惠及稼穑,让百姓碗里有粮,便是空中楼阁。今日见此丰收景象,朕心方安。” 这农业的丰收,为帝国的一切宏图伟业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收获的季节,更体现在工业与科技领域的井喷式成就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东海之滨的“镇海”超级船坞,举行了盛大的“洪荒级”首舰 “定海号” 的下水仪式。这艘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巨舰,舰体覆盖着闪亮的新型装甲,流线型的船身彰显着力量与速度的完美结合。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高耸的烟囱不再像旧式明轮舰那样笨拙,而是与舰体融为一体,预示着其强大的“龙心”蒸汽轮机动力系统。
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和总工程师林烁,作为“定海号”的缔造者,站在舰艏,接受着水师将士和工匠们的欢呼。郑知远大将军抚摸着冰冷的舰炮,激动得虎目含光,对林牧之奏道:“陛下!‘定海号’航速远超现有任何战舰,火力、防护均属空前!有此神兵利器,我寒川海疆,固若金汤!假以时日,待舰队成军,驰骋大洋,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格致学院内,自然哲学研究院也捷报频传。林烁团队在“龙心”技术基础上,对材料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连续发表了数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更令人惊喜的是,医药科在磺胺成功的基础上,结合深入的微生物研究,成功提取并改良了一种对肺部感染有奇效的新化合物,被命名为“清肺散”,开始在军中试用,效果显着。一名曾因重伤感染而濒死的年轻士兵,在使用新药后奇迹般康复,他所在的军营甚至自发为药石司和格致学院立了长生牌位。
陈烁在给皇帝的奏报中,难掩自豪地写道:“陛下,昔日播种,今已开花结果。‘龙心’不仅催生巨舰,其衍生技术更惠及民生百业。此乃科技之树,根深叶茂之象!”
收获的季节,还体现在文化自信与人才辈出的蓬勃气象上。
在京城新建的“万卷阁”图书馆内,一场由格致学院年轻学者主导的、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正在进行。主讲人正是已成长为学院中坚力量的林烁。他没有穿着官袍,而是一身简洁的学者服饰,用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实验,向满堂的学子、市民甚至孩童讲解着蒸汽机的原理和星空的知识。台下听众眼神专注,提问踊跃,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一种崇尚实证、尊重知识、勇于探索的社会新风尚,已然形成。
更让林牧之欣慰的是,在最近一次的科举与格致特科并行的官员选拔中,一批既通晓经史子集,又精通格物算学的新生代士子脱颖而出。他们被充实到各部各地,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活力。帝国的人才梯队,呈现出老中青结合、文武兼备、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健康结构。
然而,在这片丰收的喜悦之中,林牧之和他的重臣们,却保持着异常的清醒。收获的喜悦,并未冲淡他们对潜在危机的警觉。
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总结会议上,林牧之对环绕身边的股肱之臣说道:“诸卿,今日之收获,实乃我辈多年呕心沥血所致,值得庆贺。然,丰收之后,当思储粮越冬,更当防风雨之骤至。”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立刻接口,声音依旧阴冷:“陛下圣明。据报,奥伦特对我‘定海号’下水反应强烈,其海军演习频率增加,且与我国周边几个小邦接触频繁,似有新的动作。此收获之季,亦是我最为显眼、最易招风之时。”
大将军郑知远也收敛了兴奋,肃然道:“陛下,水师新舰成军,尚需时日磨合训练,形成战力非一朝一夕。且树大招风,需防对手狗急跳墙。”
陈烁则从技术角度提醒:“陛下,我科技虽成果斐然,然奥伦特底蕴犹在,其绝不会坐视我超越。下一阶段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我需在基础研究上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
王玄策也点头:“国库虽因丰收而充盈,然‘陆海并重’花费巨大,且民生改善、边疆维稳仍需持续投入,开支压力依然不小。”
林牧之聆听着臣子们的进言,目光深邃。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帝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缓缓道:
“诸卿所言,皆切中要害。收获,固然可喜,但收获之后,如何分配果实,如何守护果实,如何播种下一季的希望,乃是更大的考验。”
他转过身,决然道:
“故此,朕意:
一、 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水师加速训练,形成战力;边防不可松懈;情报网需更加严密。
二、 厚植根基,持续创新。 格致院之投入,只可增,不可减。需瞄准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技术制高点。
三、 普惠于民,巩固人心。 丰收之利,当用于进一步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推广医馆学堂,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强国之惠。
四、 稳健外交,破局谋远。 对奥伦特,既要展示实力,使其不敢轻侮;也要寻求机会,分化其联盟,拓展我空间。
“这收获的季节,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林牧之最后总结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凝重。
“收获的季节”,标志着寒川帝国的“科技兴邦”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帝国的航船也由此驶入了更加广阔、也必然更加风高浪急的深水区。丰收的喜悦与未来的挑战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下一卷更加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