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试验场那场惊心动魄的测试,如同一场淬火。惨烈的“失败”表象之下,隐藏的惊人数据被成功解读,非但没有浇灭寒川科技界的热情,反而如同揭开了宝藏的一角,让所有人看到了前所未见的辉煌光芒。林牧之“非为败,实为大成之前兆”的定论和再予一年之期的决断,如同一剂强心针,将挫败感转化为更加强大的动力。天工城内,“神工计划”的研发进入了最后的、目标明确的冲刺阶段。所有人都意识到,他们正在打磨的,绝非一件普通的新式机器,而是一项足以重塑国运、决定帝国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兴衰的“决定命运的技术”。
接下来的数月,天工城的气氛与之前的漫长等待和焦虑摸索截然不同。一种目标清晰、高效协同的节奏主导着一切。失败的教训被迅速转化为攻关的指南。
材料组在苏青的带领下,将全部精力聚焦于解决“青钢”大规模冶炼的稳定性问题。他们不再盲目试错,而是根据测试失败时记录下的应力数据,反向推导材料在极端工况下的微观结构变化需求。通过引入更精密的温度控制系统和新的熔炼添加剂,他们终于成功实现了高性能“青钢”的批次稳定生产。当第一炉成分均匀、性能达标的大批量“青钢”出炉时,苏青抚摸着温热的钢锭,对助手激动地说:“看,这就是未来战舰的筋骨!我们做到了!”
精密制造工段,在老匠师李铁手和年轻巧匠云娘的通力合作下,那台简易的“仿形铣床”被不断改进。云娘凭借其惊人的空间想象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设计了一套复杂的齿轮和杠杆组合,极大地提升了加工复杂曲面叶片的精度和一致性。李铁手看着由新机床加工出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叶片,赞叹道:“丫头,你这双手,比尺子还准!有了这东西,咱们的转子,一定能转得又稳又快!”
最棘手的密封系统,成为了集中攻坚的重点。林烁亲自挂帅,组建了跨学科的“密封突击组”。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填料密封思路,而是从流体力学和材料摩擦学的基础原理出发,提出了数种全新的密封结构方案,并利用新建的高压试验台进行残酷的筛选性测试。失败依旧常见,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方向更加清晰。
寒来暑往,在皇帝特许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最高优先级环境下,所有的努力开始汇聚。一台集成了新型稳定材料、高精度部件和新结构密封系统的、全新的、代号“龙心一号”的蒸汽轮机原型机,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再次于“潜龙”试验场完成了总装。
这一次,测试前的氛围更加庄重,甚至带着一丝神圣感。林牧之再次亲临,陪同的重臣们脸上少了些许疑虑,多了几分期待。陈烁和林烁虽然依旧紧张,但眼神中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决绝和基于扎实工作的信心。
“启动!”林烁的声音沉稳有力。
蒸汽阀门缓缓开启。熟悉的轰鸣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声音更加浑厚、平稳。转子开始加速,仪表盘上的数据平稳上升。
“转速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九十!”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密封部位和振动监测仪。没有刺耳的泄漏声!振动指针稳稳地停留在绿色安全区内!
“转速百分之一百!达到设计值!”
观测台上响起一阵压抑的低呼,王玄策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郑知远眼中精光爆射。
“功率输出稳定!热效率达到预期!”
“持续运行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
机器运行得异常平稳,只有强大的动力输出声回荡在试验场内。以往令人提心吊胆的环节,如今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当林烁最终下令“测试圆满结束,正常停机”时,整个试验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工匠们、工程师们、学者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李铁手老泪纵横,苏青激动得跳了起来,云娘则捂着脸,肩膀不住地耸动。长达数年的压力、艰辛、质疑和等待,在这一刻化为了无与伦比的喜悦和自豪!
陈烁快步走到林牧之面前,深深一躬,声音哽咽却无比洪亮:“陛下!‘龙心一号’蒸汽轮机,全功率长时程测试,圆满成功!”
林牧之亲自走下观测台,来到那台尚有余温、散发着机油和金属气息的庞然大物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精工打造的壳体,感受着那蕴含的、足以改变时代的磅礴力量。他转过身,面向所有参与人员,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声音传遍整个试验场:
“诸卿辛苦了!今日之功,非比寻常!此‘龙心’,不仅是一台机器,更是我寒川国运所系,未来之基石! 朕为你们感到骄傲!寒川为你们感到骄傲!”
成功的消息被严格保密,但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已然洞悉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紧随其后的御前战略会议上,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
大将军郑知远第一个激动地发言,他指着海图,目光灼灼:“陛下!有此‘龙心’,我水师战舰之心脏将发生革命性蜕变!航速、续航力、稳定性将全面提升!以往不敢想的远洋决战、快速机动、全球存在,将成为可能!我寒川海军,将真正成为深蓝霸主! 臣建议,立即启动基于‘龙心’轮机的新一代主力战舰设计,代号可定为‘洪荒级’!”
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则从更广阔的工业前景阐述:“陛下,此技术之意义,远不止于军舰。若应用于民船,则海运效率将倍增,连通四海、贸易全球指日可待;若用于发电(基于林牧之之前了解的电学原理设想),则可驱动更大规模的工厂,开启工业新纪元;甚至可用于陆地重型机械……其潜力,无可估量!此乃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钥匙!”
户部尚书王玄策此刻已是信心满满,他抚掌笑道:“陛下,以往投入,今日方见其利!若真能如陈大人所言,则未来财源广进,国力倍增指日可待!这‘神工’之投,实乃一本万利!”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阴冷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但随即提醒道:“陛下,此技术乃我核心绝密,必须严防死守!奥伦特若知悉,必不惜一切代价窃取或反制。臣建议,立即启动最高级别保密预案,并考虑利用此技术优势,开展战略性外交或威慑。”
林牧之听着重臣们的激昂陈词,心潮澎湃。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众人,决然道:
“诸卿所言,皆朕心中所想。‘龙心’问世,意味着我寒川已掌握决定未来数十年战略主动权的国之重器!”
“旨意如下:
一、 成立‘洪荒级’战舰研制总署,由郑知远、陈烁共同负责,集全国之力,尽快造出搭载‘龙心’轮机的原型舰!
二、 制定‘龙心’技术衍生应用远景规划,由陈烁牵头,工部、户部协同,探索其在民用、工业等各领域的巨大潜力。
三、 启动‘深蓝战略’修订案,皇甫嵩、王玄策参与,基于新的技术优势,重新评估并制定我寒川未来二十年的海洋战略与外交方略。
四、 实施‘绝壁’保密计划,皇甫嵩全权负责,确保核心技术万无一失!”
他最后环视众人,语气深沉而充满力量:“从今日起,我寒川与西方列强之争,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往是追赶与防御,今后……将是竞争与引领! 诸卿,一个由我寒川科技开创的新时代,已然拉开序幕!”
“龙心一号”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将扩散至寒川帝国的方方面面,从军事到经济,从地缘战略到文明形态。这项决定命运的技术,不仅打破了寒川科技发展的“天花板”,更将整个帝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地,为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铁血争霸,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第二卷“科技兴邦”的宏大叙事,在这项划时代的技术诞生的光芒中,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也为下一卷的史诗,铺就了通往广阔深蓝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