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史诗终章”的龙首原聚会,以其充满象征意义的薪火相传仪式,为《寒川铁血》“科技兴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寒川的科技之火,已从微弱的星芒燃成燎原之势,锻造了强健的筋骨,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温暖了万千民心。林牧之将象征未来的火炬传递给陈烁、云苓等新一代翘楚的举动,宣告了寒川正式迈入以“科技为基、生态为源、民生为本”的“铁血争霸”新纪元。
然而,新纪元的开启,并非意味着前路坦荡。就在寒川上下踌躇满志,准备在更广阔天地施展抱负之际,一个在科技兴邦高速发展时期被暂时掩盖、但随着规模扩大而日益尖锐的矛盾,如同隐藏在华丽锦袍下的荆棘,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寒川进一步发展的刚性约束——关键战略资源的日益匮乏。
寒川本土疆域,虽经多年勘探开发,但其蕴藏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并非无限。此前专注于内部建设和北境防御,资源消耗尚在可控范围。但如今,随着“龙吟”级战舰的批量建造、新式火炮的升级换代、全国性基础设施(如官道、水利)的大规模兴建,以及民用工坊的遍地开花,对几种特定资源的需求呈井喷之势:
? 优质铁矿与特殊合金元素:用于制造高性能舰炮、装甲和精密机械的特定高品位铁矿以及如锰、铬等改善钢材性能的伴生矿,已探明储量丰富的矿脉开采渐深,品位下降,成本激增。
? 高效燃料:虽然煤炭储量尚可,但适合炼焦的优质主焦煤出现短缺迹象,影响了钢铁质量。
? 特殊木材与战略物资:建造大型战舰龙骨所需的巨型坚韧木材(如寒川特产的“铁杉”)、制造高级帆布和绳索的特种麻类、乃至硫磺、硝石等军工基础原料,都开始面临供应压力。
? 稀有材料:如华棠团队在研发更精密医疗仪器和某些特殊药物时所需的一些稀有矿物和动植物提取物,在寒川境内极为罕见。
户部尚书王玄策和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的案头,堆积着越来越多来自各工坊和矿场的告急文书。王玄策忧心忡忡地向林牧之禀报:“陛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如今我寒川工匠技艺精进,设计层出不穷,然若关键材料供应不稳,甚至断绝,则一切宏图,恐成空中楼阁!长此以往,非但争霸大业受阻,恐连现有成果亦难维持!”
资源瓶颈,如同一把冰冷的枷锁,拷问着寒川的雄心。传统的解决办法无非两种:一是加大本土勘探开采力度,但这面临技术极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遵循《资源永续令》);二是通过武力扩张掠夺资源,但这违背“以实力求和平”的新战略初衷,且树敌众多,风险巨大。
就在朝堂之上为资源困境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之际,一个来自外部的契机,为破解此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这年深秋,云梦泽邦国(一个位于大河流域下游、水网密布、以富庶的农业和发达的内河航运闻名的势力)派出了一个规格极高的使团访问寒川。使团名义上是回应寒川之前的建交善意,并进行商贸考察,但其真正目的,寒川情报司很快探明:云梦泽邦主年迈体衰,罹患一种疑难重症,其国内医师束手无策。他们听闻寒川药石司有“起死回生”的磺胺神药和华棠这样的神医,此次前来,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求得良方或邀请名医。
使团受到寒川高规格接待。在参观格致学院、工造总局,尤其是亲眼见证了磺胺药在治疗严重创伤感染上的神奇疗效后,云梦泽使者震惊不已,态度愈发谦恭。在一次秘密会谈中,云梦泽首席使臣向林牧之和华棠坦诚了邦主的病情,并暗示:若能治愈邦主,云梦泽愿以重金酬谢,并进一步开放贸易。
华棠仔细研究了使者带来的病历,认为此病虽棘手,但利用寒川已掌握的磺胺提纯技术和她正在研究的辅助疗法,有相当把握可以控制甚至治愈。然而,当王玄策等人提议借此机会索要巨额黄金或粮食时,林牧之却陷入了沉思。
深夜,林牧之召见了禽滑略、华棠、王玄策、陈烁等核心重臣。他没有讨论具体要价,而是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诸公,云梦泽之请,于我而言,或许非仅是一次治病救人的善举,更可能是一个破解我资源困局的战略机遇。”
他走到巨大的寰宇图前,指向云梦泽及其周边区域:“据皇甫嵩的情报,云梦泽虽缺良药精工,但其境内水道纵横,航运便利,更关键的是,其西部山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高品质锡矿和一种可用于炼制特殊润滑剂的植物油脂,此二者,正是我工造司急需却苦寻不得的战略物资!”
“朕在想,”林牧之目光深邃,“若我此番相助,不要金银,不要粮帛,而是提出与云梦泽进行一项长期、稳定的‘技术交换资源’的合作:我方派出医官为其邦主诊治,并有限度地传授部分医药卫生知识,甚至协助其建立基础的惠民药局;同时,向其输出一些改善农业灌溉、提高手工业效率的非核心、但对其极为实用的中等技术。而作为交换,云梦泽需以优惠价格,长期向我寒川稳定供应锡矿、特种油脂等资源,并开放部分内河航道,便于我物资运输。”
此议一出,举座皆惊。
大将军郑知远首先表示疑虑:“陛下,技术乃立国之本,岂可轻授于人?若云梦泽借此壮大,岂非养虎为患?”
华棠也从专业角度担忧:“医药之术,关乎人命,若所传非人,或滥用成害,有违医道。”
但王玄策和陈烁在深思后,却看到了巨大的潜力。王玄策道:“陛下此策,实为高明的外交与经济手段!若操作得当,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我之长,补我之短。关键在于度的把握——输出何种技术、如何确保核心技术不泄、如何建立对我有利的长期合作框架。”
陈烁补充:“我可输出一些已趋于成熟、或对方短期内难以完全消化、且其发展离不开我后续支持的技术。比如改良农具的铸造技术,而非核心的军工炼钢术;基础药物配方和公共卫生管理经验,而非磺胺的完整合成工艺。如此,既可解其燃眉之急,显示我诚意,又可使其在相关领域形成对我之依赖。”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细致的推演,林牧之最终拍板:“技术如水,堵则溃,疏则通。关键在于掌控流向与阀门。 我寒川之科技,非静止之物,乃不断前进之流。今日之中等技术,明日或成普通技术。以我之‘将溢之水’,换取生存发展之‘必需之泉’,且能结交盟友、改善地缘环境,此乃互利共赢之上策!比之武力抢夺,代价更小,根基更稳!”
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技术外交”拉开了帷幕。华棠亲自挑选得力弟子组成医疗组,携带精心准备的药物,前往云梦泽,成功救治了邦主。与此同时,寒川的谈判代表与云梦泽展开了艰苦的磋商,最终达成了一份名为 《寒川与云梦泽友好通商与技术互助协定》 的历史性文件。
根据协定,寒川方面:1. 派遣医疗顾问团长期驻留,帮助建立医疗体系;2. 输出改良水车、织机等农业和手工业技术;3. 提供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咨询。云梦泽方面:1. 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长期向寒川供应指定数量的锡矿和特种油脂;2. 向寒川商船开放主要内河航道,并提供泊位;3. 在涉及区域事务时,与寒川保持磋商。
协定的成功,产生了连锁反应。其他周边势力,如某些需要寒川帮助改善采矿安全或武器性能的部落,甚至与寒川关系微妙的琉渊城邦中一些务实派,也开始试探性地提出类似合作的可能。寒川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技术输出为杠杆、换取关键资源与战略通道的对外合作新模式。
林牧之在科发委总结此事时,意味深长地说:“今日之以技术换资源,非是削弱自我,乃是‘以我之有余,补我之不足’,更是将我寒川之科技影响力,化为润物无声之水,渗透四方。此乃‘铁血争霸’之新形态——科技影响力之争!”
“以技术换资源”策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寒川在“铁血争霸”的新纪元,找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军事扩张的强大武器。它不仅缓解了迫在眉睫的资源危机,更开创了寒川参与区域事务、构建有利外部环境的新途径。这第一步的迈出,为寒川的未来,打开了一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战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