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科技大典,如同一场璀璨的烟火,在寒川的夜空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成就。万民欢腾,宾朋震撼,寒川以自信而开放的姿态,向天下展示了其“科技兴邦”战略结出的硕果。大典的余韵未消,主城街道上依旧张灯结彩,酒肆茶楼中,人们仍在津津乐道于那威武的“破军铳”阵列、精巧的蒸汽模型、神奇的磺胺药剂,以及格致学院学子们展现出的渊博学识。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弥漫在寒川的空气中。
然而,就在这普天同庆、似乎可以稍作喘息的时刻,寒川的权力核心——观星阁内,气氛却迥然不同。林牧之并未沉醉于成功的喜悦,而是与他的心腹重臣们,进行着一场异常冷静甚至略带凝重的复盘与展望。
阁内烛火通明,禽滑略、王玄策、华棠、皇甫嵩、郑知远等核心人物悉数在座。案几上,摆放的不是庆功的美酒,而是厚厚的奏报文书——有关大典的总结、各方势力的反应、边境的最新动态、以及国内各领域的详实数据。
林牧之首先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大典之盛,朕与诸公共见。万民欢欣,外邦震慑,此乃我辈十余年心血之功,可喜可贺。”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然,盛极之下,朕心深处,却有一问:此等繁华,根基可稳?此等利器,可能永保寒川无忧?”
这一问,如同冰水浇头,让沉浸在成功氛围中的重臣们瞬间清醒。禽滑略深吸一口气,率先回应:“主公明鉴。大典所展,乃我寒川科技之‘形’,已然夺目。然,科技之‘魂’,在于持续创新之力,在于体系运转之效。如今我工造体系虽成,然前沿探索如高压蒸汽机、精密光学等,仍步履维艰;基础研究如材料学、算学原理,更需长期积淀。一旦停滞,今日之优势,恐为他日之劣势。”
王玄策紧接着从内政角度补充:“主公所虑极是。大典耗费甚巨,虽显国威,然亦需警惕民力之疲。科技兴邦,终需落脚于民生。如今新农具、新医药虽惠及部分百姓,然偏远之乡,仍有饥馑之苦;工坊之兴,亦带来流民聚集、市井管理新难题。若科技之利不能普惠于众,则繁华之下,隐患暗生。”
华棠则从更深的伦理层面表达忧虑:“磺胺活人无数,然药性之秘犹未穷尽,滥用之险犹存;军工之利守护疆土,然杀伐之力愈强,慎战之心愈不可失。科技愈是强大,驾驭科技之智慧与仁心,便愈显重要。 此非技术本身所能解决,关乎人心教化,国策导向。”
皇甫嵩和郑知远则带来了外部的警讯。皇甫嵩沉声道:“据报,萧铁心部使者归去后,其内部震动异常,非但未因震慑而收敛,反而加紧了与更遥远西域势力的勾结,探听我科技虚实之意甚浓。北狄狼子野心,恐不会坐视我坐大。”郑知远亦禀报:“边境虽暂稳,然敌军游骑活动越发诡秘,似在试探我新防务体系之弱点。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战之阴云,实则更浓。”
臣子们的直言,正是林牧之内心所虑。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寒川疆域图前,手指缓缓划过北境漫长的边界线,沉声道:“诸公之言,皆切中要害。科技大典,非是终点,而是一面镜子,既照见我寒川之强,亦照出我寒川之危,更照出前路之艰!”
“朕今日召集群臣,非为庆功,实为明志!”他转过身,目光灼灼,“第二卷‘科技兴邦’,至今日,可谓铸就了寒川屹立于世的‘基石’! 此基石,乃是以标准为规,以质量为准,以人才为基,以伦理为尺,以体系为纲所筑成!它使我寒川,从一隅边陲之地,拥有了参与天下争锋的资格!”
“然,基石之上,方能筑起万丈高楼。 下一步,我寒川将步入的,乃是第三卷——‘铁血争霸’!”
他停顿片刻,让“铁血争霸”这四个沉重的字眼,在每个人心中激起回响。
“争霸之路,绝非仅凭科技利器便可一帆风顺。它将考验的,是我寒川运用科技之智慧,整合国力之能力,凝聚民心之意志,以及面对残酷牺牲之决心!”
“科技,将成为我手中最锋利的剑,但如何挥剑,为何而战,将决定我寒川是成为涂炭生灵的暴君,还是开创秩序的雄主。”林牧之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征程,将是科技与战略的深度融合,是国力与意志的极限比拼,是理想与现实的残酷碰撞。”
为此,林牧之做出了关乎未来的战略部署:
1. 科技战略转向:敕令禽滑略,工造司研发重点,需从“全面提升”转向“重点突破与军事应用优先”。集中资源,攻关对战争有决定性影响的技术(如更强大的火炮、更快的舰船、更高效的通讯、更精良的防护)。
2. 深化军民融合:要求王玄策主导,将“军民融合”推向新高度。不仅限于技术转化,更要建立战时经济动员体系,确保一旦有事,整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能迅速转向为战争服务。
3. 人才备战:格致学院、技术学堂需加强军事科技和战略后勤相关专业的培养。同时,建立“预备技术军官团”,储备战时急需的技术指挥人才。
4. 外交与情报先行:命令皇甫嵩,加强对周边所有势力,尤其是潜在对手和可争取对象的渗透与研判。外交策略需更加灵活,合纵连横,为未来的争霸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5. 凝聚民心士气:由华棠等人参与,加强舆论引导,弘扬忠勇爱国、不畏牺牲的精神,同时务必让百姓切实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福祉,筑牢战争的民意基础。
“诸公!”林牧之最后肃然道,“第二卷,我等呕心沥血,为寒川铸就了不拔之基。第三卷,我等将持此基业,投身于铁与血的洪流,为寒川,也为这片天下的未来,杀出一条路来!”
“前路必是荆棘遍布,白骨累累。然,我寒川既已踏上此路,便唯有前行,再无退路! 望诸公,与朕同心,共赴此旷世之局!”
会议直至深夜方散。众臣离去时,脸上已无庆典的欢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跃跃欲试的斗志。他们知道,一个阶段结束了,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残酷的新篇章,即将开启。
林牧之独自留在观星阁,推开窗户,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远处,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那是他一手缔造的科技文明的辉煌。而更遥远的北方黑暗中,则隐藏着未知的挑战与杀机。
他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如铁的光芒。
“科技兴邦之卷,终章已至。铁血争霸之幕,此刻拉开!”
“寒川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这通往星辰大海之路,必将由铁与血来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