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何世清、苏苗苗和陈阳三人早早地来到了工作室,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包好每一份文件、每一件办公用品,将墙上的照片和绿植小心地取下。
苏苗苗一边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一边笑着说:“宝宝,我们终于要搬到更大的地方啦,以后可以接更多的项目,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何世清走过去,轻轻抱住苏苗苗,温柔地说:“是啊,这都离不开你的支持和帮助。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搬家那天,天公作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园区里的香樟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何世清、苏苗苗和陈阳三人早早地就来到了旧工作室,开始打包整理。陈阳负责搬运沉重的测绘设备和电脑,他特意找来了几个同学帮忙,小心翼翼地把设备装进防震箱里,生怕有一点损坏。苏苗苗则细心地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和资料,她把每一本书都用牛皮纸包好,在上面写上分类标签,特别是那些从云岭村和溪口镇带回来的老照片和调研笔记,她更是小心翼翼地放进特制的档案盒里,生怕受潮损坏。
何世清则在一旁指挥着打包的进度,时不时停下来和两人一起整理那些充满回忆的物品:第一次项目中标时客户送的锦旗、工作室成立时李教授送的钢笔、三人一起去云南时买的民族风挂毯……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工作室的成长故事。
“你看这个挂毯,还是我们在云南云岭村买的呢,当时你说挂在工作室里能带来灵感,没想到一挂就是这么久。”苏苗苗拿着挂毯,笑着回忆道。
何世清也笑了:“是啊,当时你还跟老板娘砍了半天价,最后老板娘说看我们是为村里做设计的,还多送了我们两个小挂件。”
陈阳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回忆,也忍不住加入进来:“何姐,苏姐,等新工作室装修好了,我们把这些有意义的物品都摆出来,做一个‘工作室成长墙’,这样以后新来的伙伴也能了解我们的故事。”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两人的赞同。
中午的时候,搬家公司的车到了,三人指挥着工人把物品一一搬上车。看着空荡荡的旧工作室,何世清心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苏苗苗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不舍啦,旧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们去新工作室创造更多的回忆吧!”
三人齐心协力,将物品一一搬到新办公室。在布置新办公室时,何世清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精心规划每一个区域。她设置了宽敞明亮的设计区,配备了先进的绘图设备和舒适的办公桌椅,让设计师们能够尽情发挥创意。
会议区摆放着一张大型会议桌和舒适的椅子,墙上还安装了智能投影仪,方便进行项目讨论和汇报。休息区则布置得温馨惬意,摆放着柔软的沙发、茶几和绿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到达新工作室后,三人立刻投入到布置工作中。
何世清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根据办公室的格局制定了详细的布置方案:中间的开阔区域作为设计区,摆放四张并排的办公桌,每张桌子都配备了专业的绘图板和电脑,桌子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交流;南面的小房间改造成会议室,摆放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和六把椅子,墙上安装智能投影仪和白板,方便进行项目讨论和客户汇报;北面的小房间则作为休息区,摆放一张柔软的沙发、一个小茶几和一个书架,书架上不仅有专业书籍,还有苏苗苗收藏的文学名着和三人出差时买的纪念品。
陈阳则利用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人一起安装办公家具,他还特意在设计区的天花板上安装了轨道灯,这样在绘制图纸时,光线会更加均匀。苏苗苗则负责工作室的软装布置,她把从旧工作室带来的绿萝和常春藤摆放在窗台上,又新买了几盆多肉植物放在办公桌上,为工作室增添了一抹生机。
她还把三人一起拍摄的项目现场照片打印出来,用麻绳和夹子挂在走廊的墙上,形成了一面充满回忆的照片墙。最用心的是休息区的布置,苏苗苗在沙发上放了几个印有工作室logo的靠垫,茶几上摆放着一个复古的茶具套装,书架上还放了一个小小的鱼缸,里面养着几条金鱼,整个休息区显得温馨而惬意。
何世清还特意在办公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图书角,摆放了大量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供大家在闲暇时光阅读学习。她将从云南云岭村带回来的照片放大,装裱好后挂在墙上,这些照片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也时刻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苏苗苗则带来了自己精心挑选的多肉植物,摆放在窗台上,为办公室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何世清特意在会议室的墙上挂了一块大大的白板,上面贴着工作室下半年的项目规划,包括城市老街区活化改造、乡村古建保护公益项目和生态农场二期扩建等。
她还在设计区的墙上安装了一块磁性黑板,平时可以用来绘制草图和记录灵感。图书角是三人共同打造的,何世清贡献了自己珍藏的城乡规划专业书籍,苏苗苗带来了大量的文学和民俗研究书籍,陈阳则捐赠了几本关于建筑技术和软件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