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黄昏。
天启城迎来了一年中最鼎盛辉煌的时刻。皇宫中轴线上的朱雀大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禁军仪仗自宫门一路铺陈至“琼林苑”。
这是大夏王朝的恩荣与体面。天子将在此处,宴请今科所有新晋的进士。这是他们鱼跃龙门、踏入帝国权力中枢的第一步,是无数寒门学子梦寐以求的巅峰。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琼林苑内早已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苑内正中的“承恩殿”更是丝竹悦耳,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温暖的空气混杂着御赐佳酿的醇香、顶级“龙涎香”的甜腻气息,以及权贵们身上昂贵的熏香,飘散出半里之外。
而在承恩殿正上方,那纵横交错、雕梁画栋的横梁之上,两道黑色的身影如同蝙蝠般悄无声息地潜伏着。
苏凌月,代号“影十二”。
苏战,代号“影十一”。
他们穿着影阁最精锐的夜行衣,黑色的布料能吸收一切光线。他们从两个时辰前就潜伏在了这里,一动不动,仿佛与这大殿的阴影融为了一体。
这是赵辰给他们的新身份。两只……被放归于黑暗,只待主人一声令下便可出笼噬人的恶犬。
苏凌月的肩胛骨依旧在隐隐作痛,那被绣春刀贯穿的伤口在缓慢愈合,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丝冰冷的牵扯感。这疼痛让她无比清醒。
她从横梁的缝隙中,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殿内的一切。
这本该是她以“苏凌月”的身份,作为镇国将军府嫡女,受邀观礼的地方。可如今,她却只能像一只见不得光的老鼠,藏身于此。
她的目光越过那些觥筹交错的权贵,精准地落在了今夜的主角席位上。
新科状元林玉风。
他穿着一身簇新的、刺眼的大红色状元袍,金线绣着繁复的云纹。他满面红光,意气风发,正被一群同科进士和前来攀交情的低阶官员众星捧月般围在中央。他高举酒杯,谈笑风生,那副春风得意的模样,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平步青云、权倾朝野的模样。
「喝吧。」苏凌月心中冷笑,「尽情地喝吧。这杯酒,就是你的断头酒。」
她的目光移动,落在了主考官、礼部侍郎周严的席位上。周严正捻着自己那一部打理得极好的胡须,满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林玉风,不时与身旁的同僚点头致意,接受着旁人对他“慧眼识珠”的恭维。
而在另一侧,皇子席位上。
三皇子赵弈一身四爪蟒袍,金冠束发,正与几位武将勋贵高声谈笑。朱雀大街的“惨案”非但没有让他受到半分牵连,反而因为“痛失”了苏家这门姻亲,又“清理”了龙鳞卫指挥使李斯这个“内鬼”,让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愈发显得“干净”和“受害”。
他似乎是察觉到了什么,不经意地抬起头,朝着苏凌月和苏战藏身的横梁方向扫了一眼。
那目光一扫而过,带着几分上位者的漠然。
他什么也没看到。
苏战的身体却在那一瞬间猛地绷紧了。他那戴着人皮面具的假手死死地握住了腰间的刀柄,手背上青筋暴起。那股属于战神的铁血煞气,即便隔着重重伪装,也几乎要压抑不住地爆发出来!
一只冰冷的手,按在了他的手背上。
苏凌月。
她没有看他,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苏战的胸口剧烈地起伏了几下,最终还是缓缓地松开了刀柄。
「忍。」
这个字,是他们兄妹二人如今唯一能做,也唯一必须做到的事。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悠长的通传。
“太子殿下驾到——”
殿内瞬间安静了几分。
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
只见太子赵辰,依旧是那副病入膏肓的模样。他穿着一身杏黄色的太子常服,更衬得他那张脸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他由两名太监搀扶着,走得极其缓慢,仿佛每一步都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咳……咳咳……”他用丝帕捂着嘴,剧烈地咳嗽着,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让殿内的丝竹之声都显得有些刺耳。
赵弈看着他这副模样,眼底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和厌恶。
「一个快死的人,还偏要来这里占着位置。」
赵辰被“艰难”地安置在了储君的席位上,他一坐下便闭上了眼,似乎连多看一眼这满堂的繁华都觉得疲惫。
没有人知道,就在他闭上眼的那一刻,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朝着苏凌月藏身的横梁方向,停留了一瞬。
苏凌月的心猛地一缩。
「他在看我。」
「他在提醒我,他这个“主人”,已经入场了。」
“陛下驾到——!”
又一声高亢的通传,如同一道惊雷,压过了所有的声音。
殿内所有的丝竹、笑语瞬间消失。
文武百官、皇子勋贵、新科进士……所有人齐刷刷地离席,跪伏在地,山呼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身着九龙金袍的皇帝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龙行虎步地走上了大殿正中的御座。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沉稳而威严。
“谢陛下!”
众人起身落座,大殿内鸦雀无声。
皇帝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那群身着崭新官袍的新科进士身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今日琼林宴,是为我大夏贺,为众卿贺!”皇帝举起酒杯,“我大夏能得诸位栋梁之才,何愁江山不固,社稷不兴!”
“臣等惶恐!愿为陛下效死!”以林玉风为首的进士们再次跪下,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好!好!”皇帝龙颜大悦。
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林玉风的身上,充满了赞许:“林爱卿。”
林玉风激动得浑身一颤,连忙出列跪下:“臣在!”
“朕,看过了你的策论。”皇帝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文笔斐然,见解独到。尤其是那句‘以农为本,兼以通商,方可强国’,深得朕心。”
“今日,朕要你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你那篇惊世之作,一字不差地,为众卿……诵读一遍!”
来了。
横梁之上,苏凌月缓缓地睁开了那双早已闭上的眼睛。
她从怀中,慢慢地,一寸寸地,抽出了那本早已被鲜血和屈辱浸透的……
《柳七诗集》。
她等的东风,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