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四人一同继续前行。没走几步,便来到山上。
举目望去,只见这山当真好山,细细观瞧,色彩斑斓。山顶上,云雾悠悠飘荡,仿若轻纱缭绕;悬崖前,树影透着丝丝寒意,恰似水墨晕染。
飞禽的啼鸣声淅淅沥沥,宛如珠落玉盘;走兽的模样凶猛野蛮,尽显野性之态。
林子里,松树千枝竞秀,犹如翠盖亭亭;山峦间,翠竹几竿挺立,好似碧玉簪簪。
时而传来苍狼为夺食而发出的吼叫,声震四野;时而响起饿虎因争餐而发出的咆哮,响彻山林。
野猿长声呼啸,寻觅着鲜美的果实,灵动敏捷;麋鹿攀缘花丛,登上翠绿的山岚,悠然自得。
风声飒飒,如诉如泣;流水潺潺,似琴似瑟。时不时还能听见幽鸟婉转的啼叫,宛如仙乐飘飘。几处藤萝相互牵扯,缠绵缱绻;满溪瑶草夹杂着幽兰的芳香,馥郁芬芳。
嶙峋的怪石错落有致,宛如天然画卷;陡峭的峰岩如刀削一般,险峻奇绝。狐狢成群结队地行走,秩序井然;猴猿呼朋引伴地嬉戏玩耍,热闹非凡。
行客正为山路的险峻而发愁,奈何那古老的道路又曲折蜿蜒!
师徒们心怀怯意,战战兢兢地前行。正走着,只听得呼呼一阵狂风刮起。
唐三藏惊恐道:“风起了!”
孙悟空道:“春有和煦的和风,夏有温热的熏风,秋有凉爽的金风,冬有凛冽的朔风,四季本就有风,起风又有何可怕?”
唐三藏道:“这风来得如此迅猛,决然不会是寻常的天风。”
孙悟空道:“自古以来,风从地而起,云自山而生,哪来的天风?”
话未说完,又见一阵浓雾弥漫开来。那雾当真浓厚:
漠漠雾气,仿佛连天遮蔽,恰似天幕低垂;蒙蒙一片,匝地昏暗无光,犹如黑夜降临。日光全然不见踪影,恰似被墨汁吞噬;鸟声也无处可闻,仿佛被寂静掩埋。宛如混沌初开的景象,鸿蒙未判;又好似飞扬的尘土,昏黄迷茫。看不见山头的树木,隐于雾霭之中;哪能遇见采药的人,迷失在这迷雾。
唐三藏愈发心惊,说道:“悟空,风还未停,怎么又起了这般浓雾?”
孙悟空道:“莫要慌张,请师父下马,二位师弟在此守护,待我去查看一番,看看究竟是何吉凶。”
好大圣,猛地把腰一躬,瞬间就到了半空。他伸手搭在眉上,圆睁火眼金睛,向下仔细观瞧,果然瞧见那悬岩边端坐着一个妖精。
你瞧他模样甚是奇特:身上斑纹炳炳,色彩绚烂夺目,宛如天边云霞;身姿昂昂,尽显雄健之势,恰似临风玉树,抖擞非凡。坚硬的牙齿露出口外,犹如钢钻一般锐利,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利爪藏于蹄下,恰似玉钩那般锋利,散发着凛冽的气息。一双金眼圆睁,令禽兽望而生畏,仿佛能洞察一切;银须倒竖,连鬼神见了也发愁,恰似钢针直立。张狂地哮吼着,尽显威猛之态,声震山谷;吞吐着雾气,施展着智谋,神秘莫测。
又见他左右手下,有三四十个小妖整齐摆列,他正威风凛凛地喷风吐雾。
孙悟空暗自笑道:“我师父还真有些先见之明。他说不是天风,果然不假,原来是个妖精在此兴风作浪哩。若老孙直接使铁棒往下打去,这就如同捣蒜一般,虽说能打死他,可却坏了老孙的名头。”
孙悟空一生豪杰,向来不屑于暗中算计他人。他寻思道:“我且回去,鼓动鼓动猪八戒,叫他先来与这妖精会会。若是猪八戒有本事,打倒这妖,也算他立了一功;倘若他没手段,被这妖拿去,等我再去救他,也好借此出名。”
他又想到,猪八戒这人有些偷懒,不肯主动出头,却嘴紧得很,还贪吃。等我哄他一哄,看他作何反应。
当即落下云头,回到唐三藏面前。
唐三藏赶忙问道:“悟空,那风雾之处吉凶如何?”
孙悟空答道:“这会儿已经云开雾散,明净得很,没什么风雾了。”
唐三藏道:“正是,我也觉得雾气退下去了些。”
孙悟空佯装笑道:“师父,我平日里眼力向来不错,这次却看走眼了。我本以为风雾之中恐有妖怪,原来并非如此。”
唐三藏好奇问道:“那是什么?”
孙悟空道:“前面不远处,乃是一个村庄。村上的人家皆是善良之辈,正在蒸白米干饭、白面馍馍斋僧呢。这些雾,想来便是那些人家蒸笼里冒出的热气,也是他们积善的感应。”
猪八戒一听,信以为真,赶忙扯过孙悟空,悄声问道:“哥哥,你是不是先去吃了他们的斋饭才回来的?”
孙悟空道:“没吃多少,只因那菜蔬太咸,吃着不太爽口,便没多吃。”
猪八戒道:“啐!管他有多咸,我定要敞开肚皮吃个饱!要是口渴得厉害,回来再喝水便是。”
孙悟空道:“你真要去吃?”
猪八戒道:“那是自然,我肚里正饿得慌呢,得先去吃些,不知可否?”
孙悟空道:“兄弟,莫要着急。古书云,父在,子不得自专。师父在此,谁敢擅自前去?”
猪八戒嬉笑道:“你若不吭声,我便去了。”
孙悟空道:“我不言语,倒要看看你怎么去。”
那呆子贪吃的心思一动,主意便来了。他走上前,对着唐僧唱了个大喏,说道:“师父,适才师兄说,前面村里有人家斋僧。您瞧瞧这马,要是去了人家,又要吃草又要加料,多麻烦呀。好在如今风雾已经消散,你们暂且稍坐片刻,待我去寻些嫩草,先喂喂马,然后再去那户人家化斋。”
唐僧一听,欢喜道:“好啊!你今日倒是勤快,快去快回。”
那呆子暗自偷笑,转身便走。孙悟空赶忙赶上,扯住他道:“兄弟,他们那里斋僧,只斋模样俊的,不斋相貌丑的。”
猪八戒道:“如此说来,又得变化一番了。”
孙悟空道:“正是,你变一变再去。”
好呆子,他本就有三十六般变化,走到山凹里,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变成个矮胖和尚。只见他手里敲着木鱼,嘴里哼哼唧唧,却又不会念经,只哼着“上大人”。
却说那怪物收了狂风,敛了浓雾,号令群妖,在大路口摆开一个圈子阵,专等过往行客。
这呆子运气不佳,不多时便撞到阵中,瞬间被群妖团团围住。这个扯他的衣服,那个拽他的丝绦,推推搡搡,一拥而上。
猪八戒喊道:“别扯,等我一家家吃过来。”
群妖疑惑道:“和尚,你要吃什么?”
猪八戒道:“你们这儿斋僧,我便是来吃斋的。”
群妖哄笑道:“你还想着来吃斋,却不知我们这儿专爱吃和尚。我们都是山中修炼得道的妖仙,就喜欢把你们和尚抓回家,放在蒸笼里蒸熟了吃,你倒好,还主动送上门来!”
猪八戒一听,心中害怕起来,不禁埋怨起孙悟空:“这个弼马温,实在太可恶!他哄我说是村里斋僧,哪有什么村庄人家,哪有斋僧这回事,分明就是一群妖精!”
呆子被扯得急了,当即现出原身,从腰间掣出钉钯,一顿乱筑,把那些小妖打得节节败退。
小妖们吓得急忙跑去报告老怪:“大王,不好啦!祸事了!”
老怪问道:“有何事惊慌?”
小妖道:“山前来了一个和尚,模样倒还干净。我们本想拿他回去蒸熟吃了,吃不完还能留着,以防天阴,没想到他会变化。”
老妖好奇问道:“变成什么模样?”
小妖道:“哪里还像个人样!长着长嘴大耳朵,背后还有鬃毛,双手挥舞着一根钉钯,没头没脸地乱筑,吓得我们赶紧跑回来向大王报告。”
老怪道:“莫怕,待我去看看。”
说罢,老怪轮着一条铁杵,走上前一看,只见呆子果然生得丑恶。他这般模样: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
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
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
手中使件蹊跷物,九齿钉钯个个惊。
妖精壮着胆子喝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快快说来,饶你性命!”
猪八戒却笑道:“我的儿,你竟连你猪祖宗都不认得哩!”
那妖精听了,喝道:“你原来是唐僧的徒弟。我早就听说唐僧的肉鲜美可口,正想拿你呢,你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怎会饶你?休走!看杵!”
猪八戒道:“孽畜,你原来是个染布匠出身吧!”
妖精疑惑道:“我怎么成染布匠了?”
猪八戒道:“不是染布匠,怎么会使棒槌?”
那怪哪容他分说,上前便打。
于是,他两个在山凹里展开一场恶斗:
一方是九齿钉钯,一方是一条铁棒。钉钯舞动,解数展开,好似狂风滚滚,气势汹汹;铁棒挥舞,机谋运转,犹如骤雨飞落,密不透风。一个是无名恶怪,妄图阻拦山路,心存恶念;一个是有罪天蓬,一心扶持师父,忠诚不二。秉性端正,又何惧妖魔鬼怪,正气凛然;山高路险,却难挡金生土长,勇往直前。那铁棒挥舞,恰似巨蟒出潭,张牙舞爪;这钉钯刺来,犹如蛟龙离浦,气势磅礴。喊杀声叱咤风云,振聋发聩,惊得山川颤抖,地动山摇;吆喝声威风凛凛,气势汹汹,令地府为之震动,鬼神皆惊。两个英雄各施本领,不惜舍身,竞相施展神通,全力以赴。
猪八戒抖擞精神,威风凛凛地与妖精厮斗,那怪则喝令小妖将猪八戒团团围住,暂且按下不表。
却说孙悟空在唐僧背后,忽然忍不住失声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