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一场激烈的争斗就此展开:
金箍棒,混铁棍,
此刻翻脸,哪还顾得上朋友情分。
牛王怒喝道:“正怪你这猢狲害我孩儿!”
孙悟空回应道:“你家令郎已然得道,莫要再嗔恨!”
牛王又骂:“你这无知之徒,怎敢擅闯我家门?”
孙悟空解释:“我是有缘由,特地前来相问。”
起初,二人争斗尚在山前,
而后,便一同驾起祥云,升入半空。
半空之中,二人尽显神通,
五彩光芒之内,各施绝妙身手。
两条棍棒挥舞,声响震天,
一时之间,难分输赢高下。
孙悟空与牛王你来我往,斗了百十回合,依旧不分胜负。
正在这难解难分的紧要关头,只听得山峰上有人高声叫道:“牛爷爷,我家大王多多拜上,恳请您尽早大驾光临,好安排入座呢。”
牛王听到这话,赶忙用混铁棍架住金箍棒,冲着孙悟空叫道:“猢狲,你且先住了手,我要去一个朋友家赴会!”说完,便按下云头,径直回到洞里。
他对着玉面公主说道:“美人儿,方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便是孙悟空那猢狲,被我一顿棍棒打跑了,料他再不敢前来,你只管安心玩耍便是。我这便去一个朋友处吃酒去啦。”
说罢,他卸下盔甲,换上一件鸦青剪绒袄子,走出洞门,跨上辟水金睛兽,吩咐小的们看好门庭,便半云半雾地朝着西北方向而去。
孙悟空在高峰之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思忖:“这老牛不知又结识了什么朋友,要去何处赴会,老孙不妨跟他走上一遭。”
好个孙悟空,将身子轻轻一晃,化作一阵清风,紧紧跟在牛王身后。不多时,便来到一座山中,可那牛王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孙悟空变回原身,入山四处寻找查看。只见山中出现一面清澈幽深的水潭,潭边立着一座石碣,碣上刻着六个大字——乱石山碧波潭。
孙悟空心中暗道:“老牛定然是下水去了。这水底的精怪,若不是蛟精,那必定是龙精、鱼精,又或是龟鳖鼋鼍之类的精怪。老孙也下去瞧瞧。”
好孙悟空,捻着诀,口中念念有词,摇身一变,变成一只不大不小、足有三十六斤重的螃蟹,“扑”的一声跳入水中,径直朝着潭底沉去。
刚一到潭底,便瞧见一座玲珑剔透的牌楼,牌楼楼下正拴着那辟水金睛兽。孙悟空顺着牌楼往里爬去,却发现里面并无积水。
孙悟空小心翼翼地爬进去,仔细一瞧,只见那一侧传来阵阵音乐之声。
只见那上面端坐着牛魔王,左右有三四个蛟精相陪,前面坐着一位老龙精,两边则是龙子龙孙、龙婆龙女。他们正沉浸在觥筹交错的欢乐氛围之中。
孙孙悟空径直走了上去,却被老龙一眼瞧见,老龙当即下令:“拿下那个野蟹!”龙子龙孙们一拥而上,瞬间将孙悟空拿住。
孙悟空急忙用人言高呼:“饶命!饶命!”
老龙问道:“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野蟹?怎敢擅自闯入厅堂,在尊客面前横行乱走?快快如实招来,或许可免你一死!”
孙悟空脑子一转,假捏虚言,向众人供述道:“小的生长在湖中,平日里傍着山崖做窟暂且居住。只因日子久了,身子也舒展了些,便得了个‘横行介士’的名号。平日里只知踏草拖泥,从未学过什么礼仪规矩。实在是不知此地法度,冒犯了大王威严,还望大王慈悲,饶恕小的罪过!”
座上众精听了,纷纷拱手向老龙作礼说道:“这蟹介士初入龙宫,不懂大王的礼仪,还望尊公饶恕他这一回吧。”
老龙连忙称谢。众精随即吩咐:“放了那厮,且记着这一顿打,到外面候着。”
孙悟空赶忙应了一声,趁机往外逃窜,径直来到牌楼之下。心中暗自思索:“这牛王在此贪杯,不知要等到何时才散席。就算散了席,他也定然不肯借扇与我。倒不如偷了他的金睛兽,变作牛魔王的模样,去哄骗那罗刹女,骗来扇子,好送我师父过山,此计甚妙。”
孙悟空立刻现出本象,解开金睛兽的缰绳,一个箭步跨上雕鞍,径直骑着金睛兽游出了水底。
到了潭外,孙悟空摇身一变,化作牛王模样,轻拍着金睛兽,纵起祥云,不多时,便来到了翠云山芭蕉洞口,大声喊道:“开门!”
那洞门里的两个女童听到声音,赶忙打开门,一看是牛魔王的嘴脸,立刻进去禀报:“奶奶,爷爷回来啦。”
罗刹女听闻,急忙整理云鬟,莲步轻移,出门迎接。孙悟空翻身下了雕鞍,牵着金睛兽走进洞内。此刻的他,胆子颇大,一心要诓骗这女佳人。
罗刹女肉眼凡胎,哪里认得出来,当即笑意盈盈地携手将“牛王”迎入洞中。吩咐丫鬟摆座看茶,一家子见主公归来,无不恭敬谨慎。
片刻之间,二人便叙起了别后的寒温。“牛王”说道:“夫人,许久未见了。”
罗刹女回应:“大王万福。”又接着说道:“大王自从宠幸了新婚娘子,便将奴家抛在脑后。今日不知是哪阵风儿,把您给吹来了?”
孙悟空笑着说道:“夫人莫要误会,并非我有意抛撇。只是自从玉面公主招我入赘之后,家中事务繁杂,朋友往来也多,因此耽搁在外。不过,倒也又置办了一份家业。”
“牛王”又道:“近日听闻悟空那厮保护唐僧,已快到火焰山地界,只怕他会来向你借扇子。我对那厮害子之仇耿耿于怀,只要他一来,你可立刻派人来报我,待我前去拿住他,将他碎尸万段,以解我夫妻心头之恨。”
罗刹女听了,眼泪汪汪地哭诉道:“大王啊,常言说得好,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我的这条性命,险些就被那猢狲给害了!”
孙悟空故意做出发怒的样子,骂道:“那泼猴何时来的?”
罗刹女道:“还没走呢。昨日他来到我这儿借扇子,我因他害了孩儿,便披挂整齐,手持宝剑出门,上去就砍那猢狲。他忍着疼,叫我嫂嫂,还说大王曾与他结义。”
孙悟空道:“确实,五百年前我与他曾结拜为七兄弟。”
罗刹女道:“我骂他,他也不敢回嘴;我砍他,他也不敢还手。后来被我一扇子扇走了。也不知他从哪里寻得了个定风的法子,今早又在洞外叫唤。我又拿扇子扇他,却怎么也扇不动。我急忙轮剑砍他,他便不再相让。
我怕他金箍棒太重,只好跑回洞里,紧紧关上洞门。谁知道他又不知从何处,钻进了我的肚腹之内,险些要了我的性命!我只好叫了他几声叔叔,把扇子给了他,他才离去。”
孙悟空假装捶胸顿足,说道:“可惜啊可惜!夫人这可就错了,怎么能把这宝贝轻易给那猢狲呢?真是气死我了!”
罗刹女却笑道:“大王莫要动怒。我给他的是假扇,不过是哄他离开罢了。”
孙悟空赶忙问道:“那真扇又在何处?”
罗刹女道:“放心放心!真扇我收着呢。”说着,便吩咐丫鬟摆酒,为“牛王”接风贺喜。
她举起酒杯,递向“牛王”,说道:“大王,您新婚燕尔,可千万别忘了结发之情。来,先喝一杯家乡的水酒。”
孙悟空不敢不接,只得笑吟吟地举起酒杯,说道:“夫人先请,我因忙于打理外面的产业,久别夫人,这些日子多亏夫人守护家门,这杯酒就算是我略表酬谢之意。”
罗刹女又接过酒杯,斟满酒,再次递给“牛王”,说道:“自古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说什么谢不谢的。”
两人你谦我让,这才坐下开始巡酒。孙悟空不敢破荤,只吃了几个果子,与罗刹女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酒过数巡,罗刹女已有了半分醉意,酒意上头,神色微微有些迷离,不知不觉就和孙孙悟空挨挨擦擦,又是搭搭拈拈,一会儿携手,一会儿俏语温存,一会儿并肩,一会儿又低声软语。
她端起一杯酒,自己喝一口,又递给“牛王”喝一口,还不时喂上一个果子。
孙悟空只得假意虚情,相陪相笑,实在没办法,也只能与她相倚相偎。
孙悟空见她已然醉意醺醺,暗自留了个心眼,故意挑逗道:“夫人,这真扇子你究竟收在哪里了?可要早晚小心些。孙孙悟空那厮变化多端,万一又来把扇子骗了去,可就糟了。”
罗刹女笑嘻嘻的,张开嘴,口中吐出一把扇子,只有杏叶儿那般大小,递给孙悟空,说道:“这个不就是宝贝嘛!”
孙悟空接过扇子,心中却有些不信,暗自琢磨:“就这么丁点儿大,怎么可能扇得灭八百里火焰?只怕又是假的。”
罗刹女见他盯着宝贝若有所思,忍不住凑上前去,将粉面贴在孙悟空脸上,娇嗔道:“亲亲,你收了宝贝,赶紧吃酒呀,只管出神想什么呢?”
孙悟空顺势跷起脚,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这般小小的物件,怎么能扇灭八百里火焰呢?”
罗刹女被酒意冲昏了头脑,毫无顾忌,便说出了扇子的使用方法:“大王,咱们都分别两年了,你莫不是日夜贪欢,被那玉面公主弄伤了神思,怎么连自家宝贝的事儿都忘了?
只需用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扇柄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哃嘘呵吸嘻吹呼’,扇子便会变长,有一丈二尺长短。这宝贝变化无穷,莫说八百里火焰,哪怕是八万里火焰,也能一扇就灭!”
孙悟空闻言,暗暗将这些话记在心中,却把扇子也含在口里,伸手在脸上一抹,现出本象,厉声高叫道:“罗刹女!你睁大眼睛瞧瞧,我可是你亲老公!你竟然和我做了这许多丑态百出的勾当!也不觉得害臊!”
那女子定睛一看,竟是孙孙悟空,顿时吓得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推倒桌席,一屁股跌坐在尘埃之中,羞愧得无地自容,嘴里只叫着:“气杀我也!气杀我也!”
这孙悟空可不管她如何,挣脱她的拉扯,甩开大步,径直出了芭蕉洞。此刻的他,无心贪恋美色,满心得意,笑颜逐开。
他将身子一纵,踏上祥云,跳上高山,把扇子从口中吐出来,按照罗刹女所说的方法演练起来。
只见他用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扇柄上第七缕红丝,念了一声“哃嘘呵吸嘻吹呼”,扇子果然变长了,足有一丈二尺长短。
孙悟空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这扇子与之前的假扇相比,果然大不相同,只见上面祥光闪耀,瑞气氤氲,还有三十六缕红丝,纵横交错,经纬分明,表里相连。
原来孙悟空只讨到了把扇子变长的方法,却不曾问得变小的口诀,所以扇子左右就只是那等长短。无奈之下,他只好将扇子扛在肩上,沿着旧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