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二人在荒僻之路上行了五七日后,这一日,天色渐晚,远远地便望见了一处村庄。
唐三藏说道:“悟空,你瞧那厢有座山庄临近,咱们前去借宿一晚,明日再赶路如何?”
孙悟空应道:“且容老孙先去查看一番吉凶,再做定夺。”
孙悟空观那村庄茅屋错落有致,人畜鼎沸,便回来说道:“师父请放心前行。这定是个祥和的村落,正适合借宿。”
长老轻催白马,不多时便来到了街市口。
只见一个少年,头裹棉布,身着蓝袄,手持雨伞,背着行囊,束紧裈裤,脚蹬一双三耳草鞋,一脸不耐烦,雄赳赳气昂昂地正匆匆出街。
孙悟空见状,伸手一把扯住,问道:“你要往哪里去?我向你打听个事儿:此处是什么地方?”
那少年使劲挣扎,叫嚷道:“我庄上难道无人?偏要我来应付打听!”
孙悟空赔笑道:“施主莫要动怒。‘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说说地名又何妨?说不定我还能为你排忧解难呢。”
那少年挣不脱手,气得怒发冲冠,喊道:“倒霉!倒霉!家里长辈的气还没受够,又撞上你这个光头,受你的气!”
孙悟空道:“你若有本事挣开我的手,便可离去。”
那少年左扭右扭,却如被铁钳牢牢钳住,分毫不能动弹。他气得扔下包袱,抛开雨伞,双手雨点般朝孙悟空抓来。
孙悟空一手扶住行李,另一手抵住少年,任凭他如何折腾,都无法碰到分毫。
孙悟空非但不松手,反而抓得更紧,这可把少年急得怒发冲冠。
唐三藏赶忙说道:“悟空,不是有人来了吗?你去问其他人便是,何苦扯着他不放?放他走吧。”
孙悟空笑道:“师父有所不知。问别人只怕问不出什么有用的,非得问他,才有收获。”
那少年被孙悟空扯得无法脱身,只得说道:“此处乃是乌斯藏国界之地,叫做高老庄。这庄上大半人家都姓高,故而得名高老庄。你快放我走罢。”
孙悟空又道:“瞧你这般行装,不像是走短途的。你如实告诉我,要去哪里,所为何事,我便放你。”
这少年无奈,只得道出实情:“我是高老太公家的下人,名叫高才。我家高老太公有个小女儿,年方二十,尚未婚配。三年前,被一个妖精霸占。
这妖精做了三年女婿,高老太公心中不悦,说道:‘女儿招了妖精,绝非长久之计:一来败坏家门声誉,二来没个体面亲家往来。’一直想把这妖精打发走。
可那妖精哪里肯走,反而将高老太公女儿关在后宅,至今已有半年,都不让她与家人相见。
高老太公给了我几两银子,让我去寻访能降妖的法师。这些日子我四处奔波,前前后后请了三四个人,可都是些没本事的和尚、脓包道士,根本降不住那妖精。
高老太公刚刚还骂了我一顿,说我办事不力,又给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让我再去请厉害的法师来降妖。
没想到撞见你这个克星,扯着我不放,耽误我赶路,里外受气,实在无奈,才跟你叫嚷。没想到你还有些手段,我挣脱不开,这才说了实话。你放我走吧。”
孙悟空道:“你可算运气好,我正有事儿要做。这可真是巧了。你也不必远行,更不用破费银子。我们可不是那些没用的和尚、道士,确实有些真本事,向来擅长降妖除怪。
这就好比‘一来照顾了郎中生意,二来又能治好眼病’。麻烦你回去转告你家主人,就说我们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御弟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降妖缚怪是拿手好戏。”
高才道:“你可别耽误我事儿。我一肚子气呢,你要是哄我,没什么手段,拿不住那妖精,岂不是又连累我回来受气?”
孙悟空道:“保证不会误你事儿。你带我到你家门口便是。”
那高才实在没办法,只好提起包袱,拿起雨伞,转身领他们师徒来到庄前,说道:“二位长老,你们先在马台稍坐片刻,我进去通报主人知晓。”孙悟空这才松手,放下担子,牵住马,师徒二人在门旁等候。
高才走进大门,径直往中堂走去,恰好碰见高高老太公。
高老太公骂道:“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怎么不去找人,又回来干什么?”
高才放下包袱和雨伞,说道:“禀告高老太公,小人才走到街口,就撞见两个和尚:一个骑马,一个挑担。他们扯着我不放,问我要去哪里。我起初不肯说,可被缠得没办法,才把高老太公您的事儿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们。他们听后十分高兴,愿意帮咱们拿那妖怪呢。”
高老太公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高才道:“他们说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的御弟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
高老太公道:“既是远道而来的和尚,想必真有些本事。他们现在何处?”
高才道:“正在门外等候。”
高老太公赶忙换了身衣服,与高才出来迎接,口中唤道:“长老。”
唐三藏听到叫声,急忙转身,已到跟前。
只见那老者头戴一顶乌绫巾,身着一领葱白蜀锦衣,脚蹬一双糙米皮的犊子靴,腰系一条黑绿绦子,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刚要作揖,目光落在孙悟空相貌凶恶丑陋的脸上,伸出的手僵在半空,竟不敢与他作揖。
孙悟空道:“怎么不向老孙行礼?”
那老儿心中有些害怕,对高才说道:“你这小子可别害我!家里已经有个丑女婿纠缠不清,怎么又引来这个雷公脸的家伙害我?”
孙悟空道:“老高,你空活了这么大年纪,却不懂事理!若只凭相貌取人,可就大错特错了。我老孙虽丑,却有些真本事。替你家擒住妖精,捉了鬼魅,救回你女儿,这才是好事,何必执着于相貌呢!”
高老太公听他这么说,战战兢兢地,勉强打起精神,说道:“请进。”
孙悟空见他相请,这才牵了白马,让高才挑着行李,与唐三藏一同进去。
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马拴在敞厅柱子上,拉过一张退光漆交椅,让唐三藏坐下。
自己又拉过一张椅子,在旁边坐下。
高老太公道:“这位小长老,倒还不见外。”
孙悟空道:“你若肯留我住上半年,我还更不见外呢。”
众人坐定,高老太公问道:“方才听高才说,二位长老是东土来的?”
唐三藏道:“正是。贫僧奉朝廷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庄,特来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行。”
高老太公道:“二位原是借宿的,怎么又说会捉怪?”
孙悟空道:“既然借宿,顺便捉几个妖怪玩玩。请问府上有多少妖怪?”
高老太公道:“天哪!哪还吃得下多少妖怪!就这一个妖怪女婿,已经把我折磨得够呛了!”
孙悟空道:“你把那妖怪的来龙去脉,有多大本事,从头到尾详细说说,我好帮你降伏他。”
高老太公道:“我们这庄上,从古至今,也没听说过什么鬼祟魍魉、邪魔作祟。只是我命不好,没有儿子,只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叫香兰,二女儿叫玉兰,三女儿叫翠兰。
前两个女儿自幼便许配给了本庄人家,只有小女儿,本想招个女婿,指望他能与我一同生活,做个养老女婿,支撑门户,干活当差。
没想到三年前,来了一个汉子,模样倒还周正。他说自己是福陵山上的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意给人做上门女婿。
我见他无牵无挂,就招了他。刚进门时,倒也勤快: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庄稼,不用刀杖。早出晚归,着实不错。
只是有一点,他会变嘴脸。”
孙悟空道:“怎么个变法?”
高老太公道:“刚来的时候,是个黑胖汉子,后来就变成了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还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吓人,头脸活像个猪的模样。
而且食量惊人: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上吃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幸好他还吃斋吃素;要是再吃荤酒,就我这点家业田产,不出半年,就得被他吃光!”
唐三藏道:“只因他干活多,所以才吃得多。”
高老太公道:“吃还不算什么,他如今还会兴风作浪,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吓得我一家老小以及左邻右舍都不得安生。又把翠兰女儿关在后宅子里,都半年没见着面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因此知道他是个妖怪,这才想请个法师来把他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