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见状,暗自好笑,心想:“这厮模样,恰似烧窑之工,又仿若筑煤之人。想必是在此处靠刷炭为生,不然怎会这般浑身乌黑?”
那怪厉声高喊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竟敢在我这儿如此大胆?”
孙悟空手持铁棒,直冲到那怪面前,大喝一声:“少废话!快还你孙外公的袈裟来!”
那怪质问道:“你是哪座寺院的和尚?你的袈裟在何处失落,竟敢跑到我这儿来索要?”
孙悟空道:“我的袈裟,原本放在直北观音院后方丈之中。只因昨夜院里失火,你这贼趁乱掳掠,将袈裟盗走,还妄图举办‘佛衣会’来庆寿,你怎敢抵赖?快快还我,饶你一条性命!倘若你敢牙缝里迸出半个‘不’字,我定要推倒这黑风山,踏平这黑风洞,将你这一洞的妖邪,统统碾成齑粉!”
那怪听闻,呵呵冷笑一声:“你这泼猴!原来昨夜那场火竟是你放的!你在那方丈屋顶上,行凶招风,我不过顺手拿了一件袈裟,你又能怎样!你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的本事,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孙悟空道:“你连你孙外公都不认识?你孙外公乃是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姓孙,名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乃是大天尊亲封齐天大圣!”
那怪听完,笑道:“你原来是那大闹天宫的弼马温啊?”
孙悟空最忌“弼马温”这称呼,闻此一声,登时怒从心头起,骂道:“你这贼怪!偷了袈裟不还,还敢羞辱你家老爷!看棍!”
说着,抡起金箍棒便打。那黑汉侧身一闪,躲过这一棒,绰起长枪,迎面招架。这二人在洞口你来我往,展开一场恶斗。
黑熊精挺枪直刺,枪尖闪烁寒光,如毒蛇吐信般迅猛。孙悟空则挥舞金箍棒,棒影重重,恰似泰山压顶,迎向黑熊精的长枪。二人你来我往,招式变幻莫测,一时间,只听得兵器碰撞之声响彻山林。
渐渐红日高悬,已至中午时分。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悟空,我二人暂且收兵,待我用过膳,再与你一决高下。”
孙悟空道:“你这孽畜,也配称作汉子?好汉子哪有半日就要吃饭的?想老孙在五行山根下,整整被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喝过一口汤水,何曾喊过饿?少找借口!休走!还我袈裟,才放你去吃饭!”
那怪虚晃一枪,抽身闪入洞中,关上石门,召回小怪,自顾自地安排筵宴,书写请帖,准备邀请各山魔王前来庆会。
却说孙悟空攻打洞门不开,无奈之下,只得返回观音院。
本寺僧人已将那老和尚妥善葬埋,此时都在方丈里侍奉唐三藏。
早斋已用过,又摆上了午斋。众人正忙着添汤换水之际,只见孙悟空从空中落下。
众僧赶忙礼拜,将他迎入方丈,见到了唐三藏。
唐三藏问道:“悟空,你回来了?袈裟寻得如何?”
孙悟空道:“已有了线索。幸好不曾冤枉这些和尚。原来是那黑风山的妖怪偷了袈裟。老孙前去暗中找寻,只见那妖怪与一个白衣秀士、一个老道人,坐在坡前交谈。
那妖怪也是个不打自招的蠢货,他竟然说后日是他的生辰,要邀请各路妖邪前来做生日;昨夜得了一件锦襕佛衣,打算以此为寿礼,举办一场盛大宴会,名为‘庆赏佛衣会’。
老孙一听,立刻冲上前去,打了一棍。那黑汉化风逃走,道人也不见了踪影,只把那白衣秀士打死,原来是一条白花蛇修炼成精。我又急忙追到妖怪洞口,叫他出来与我赌斗。
他已然承认是他偷了袈裟。我们大战了这半日,不分胜负。那妖怪回洞,说是要吃饭,便关了石门,不敢再战。
老孙这才回来看看师父,先将此事告知师父。如今既然已知道袈裟的下落,不怕他不还我。”
众僧听闻,纷纷合掌,有的甚至磕头,口中都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今日寻得袈裟下落,我等性命方才无忧矣!”
孙悟空道:“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袈裟还未到手,师父也还未安然出门。只有等我拿到袈裟,护送师父顺顺利利地出门,那才是你们的安乐之时;倘若稍有差池,老孙可不是好惹的!你们可曾准备好茶饭招待我师父?可曾准备好草料喂马?”
众僧赶忙满口答应道:“有!有!有!绝不敢有丝毫怠慢老爷。”
唐三藏道:“自你离开这半日,我已喝过三次茶汤,用过两餐斋供。他们确实未曾怠待我。只是你还需尽心竭力去寻回袈裟。”
孙悟空道:“莫急!既然已有线索,定能拿住那妖怪,还你原物。放心,放心!”
正说着,上房院主又整治了素斋,邀请孙老爷用餐。
孙悟空略吃了一些,便又驾起祥云,前去寻找袈裟。
正行之间,只见一个小怪,左胁下夹着一个花梨木匣儿,沿着大路走来。
孙悟空料想匣内必有柬札之类,于是举起金箍棒,劈头打去。
可怜那小怪不堪一击,瞬间被打得如肉饼一般。孙悟空拖其至路旁,揭开匣儿,果见一封请帖。帖上写道:
“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之情,渊深似海。夜观寺院突遭回禄之灾,未能及时救护,想来以仙机推算,必无大碍。生偶然间得佛衣一件,欲借此举办雅会,特备薄酒,恭请大驾光临,共赏佛衣。至期,万望仙驾莅临一叙。不胜感激。提前两日敬具。”
孙悟空看罢,呵呵大笑道:“那个老剥皮,死了也不冤!原来他与妖精勾结!难怪他能活二百七十岁。想必是那妖精传了他些什么服气的小法门,他才有此寿数。老孙还记得他的模样,待我变作那和尚,前往他洞中一探究竟,看看我那袈裟究竟放在何处。倘若能顺利得手,即刻拿回,倒也省了不少力气。”
话说孙悟空略施神通,摇身一变,便化作了金池长老的模样,从容自若地踏入黑风洞。黑熊精微微皱眉,目光在“金池长老”身上上下打量,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心中暗自思忖:往常他行事沉稳,今日怎来得这般突兀?
孙悟空见状,微微一笑,神色镇定自若,说道:“老友,听闻你得了件稀世佛衣,贫僧心急,便匆忙赶来。一来是想先睹为快,二来也想与你一同商议这庆会之事,也好为你出些主意。”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暂时将黑熊精的疑虑压了下去。
正交谈得热络之时,只见一个巡山的小妖,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气喘吁吁地报道:“大王!大事不好了!那去下请书的小校,竟被孙悟空打死在大路旁边啦!他还拿着小校的请帖,变化成金池长老的模样,此刻怕是已混进洞来,企图骗取佛衣呢!”
黑熊精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眼中怒火熊熊燃烧,毫不犹豫地迅速抄起身旁的长枪,如猛虎扑食般直刺向孙悟空。
孙悟空早有防备,耳朵里急扯出那根如意金箍棒,身形一闪,瞬间现了本相。
刹那间,洞中的气氛剑拔弩张,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就此拉开帷幕。
二人你来我往,从洞内一路打斗到洞外,又从洞外的山头杀至云端之上。
只见他们一个挥舞金箍棒,虎虎生风;一个挺举长枪,气势汹汹。一时间,云雾被搅得翻涌不休,沙石如暴雨般漫天飞溅。
黑熊精的武艺着实精湛,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千钧之力,与孙悟空竟战了个旗鼓相当,难解难分。从午后一直战至红日西沉,天边染上了一抹如血的残阳,却依旧未能分出胜负。
黑熊精瞅准天色渐晚的时机,化作一阵清风,迅速退回洞中,随即将石门紧紧关闭,任凭孙悟空如何叫骂,都不再理会。
孙悟空无奈之下,只能暂且返回观音院。
回到观音院,唐三藏正满心焦急地翘首以盼。见孙悟空归来,且两手空空,眼神中顿时流露出既担忧又急切的神情。
孙悟空赶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详细告知唐三藏,并从怀中取出小妖送来的简帖。
唐三藏接过简帖,仔细看过,心中疑惑更甚,遂向院主询问详情。
院主赶忙跪地,如实说道:“老爷,我师父确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炼有成,修成人道,时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论道,还传了我师父一些养神服气的小法术,故而他们以朋友相称。”
孙悟空在一旁听闻,沉思片刻后推断道:“这帖儿上写着‘侍生熊罴’,此物必定是个黑熊修炼成精。”
唐三藏眉头紧皱,忧虑道:“我听闻古人云:‘熊与猩猩相类。’皆是兽类,它却如何能修炼成精?”
孙悟空微微一笑,解释道:“老孙我亦是兽类出身,如今不也做了齐天大圣?大抵世间万物,但凡有九窍者,皆可通过修行成仙。”
唐三藏又面露担忧之色,问道:“你才说那黑熊精本事与你不相上下,如此,你又该如何取胜,取回我的袈裟呢?”
孙悟空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道:“莫管,莫管,俺老孙自有处治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