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之内,赵志敬感受着体内奔腾流转、远超从前的磅礴力量——
那精纯得几乎要透体而出的全真内力,以及蛰伏于元海深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先天祖炁。
提升力量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
也让赵志敬离开终南山、追寻更广阔天地的念头变得无比迫切。
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自己还是要早点赶到郭靖和黄蓉初会的地点,做好准备的。
然而,离开全真教,绝非易事。
赵志敬深知,自己作为全真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更是王处一的亲传弟子,早已被烙上了全真教的核心印记。
全真教门规森严,尤其是对门派核心武功传承的保护,近乎苛刻。
弟子还俗?
在明面上是绝无可能的!
原因很简单:一旦核心弟子带着门中高深武功脱离掌控,就意味着门派绝学有外泄的风险!
这对任何一个武林门派来说,都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赵志敬记得金庸原着中,也确实未曾有过全真教核心弟子成功还俗的先例。
在这个时代,武当派的祖师张三丰还没有出生。
全真教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名门正派,威震武林,与少林并称泰山北斗。
其实现在少林寺基本处于封山的状态。
全真教实际上就是第一大派。
一个全真教弟子的身份,行走江湖,便是金字招牌,天然受人尊敬,办事也方便许多。
全真教弟子这份身份带来的隐性福利和安全感,是无数江湖散人梦寐以求的。
更何况,教中资源丰厚,师长庇护,修炼环境优越……若非有更大图谋,谁会愿意放弃?
所以根本也不会有全真教弟子要脱离全真教。
至于全真教弟子不能娶妻生子?
赵志敬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这清规戒律,不过是给外人看的遮羞布罢了!
他冷眼旁观,教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师叔伯,甚至某些同辈弟子,私下里养几房外室、置办田产、享受人间富贵的大有人在!
只要做得隐秘,不闹得人尽皆知,维持着道貌岸然的表面功夫,谁又会真的深究?
全真七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没看到尹志平卑鄙的强.暴了小龙女后,全真七子也没真把他这么样嘛,只不过说了几句而已。
只要不泄露门派武功,正常娶几个女人更没有关系了。
真就是所谓的名门正派!
“若只是想苟且偷安,或暗中享乐,我大可不必离开…”
赵志敬心中暗忖,
“追求黄蓉之事,我只要小心谨慎,未必不能瞒天过海。”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他彻底掐灭。
赵志敬的目标,岂是这点蝇营狗苟?
他需要的是九阴真经全本的机缘!困在终南山,如何能寻?
他需要海量的实战来磨砺暴涨的力量和刚刚入门的先天功!
全真教安逸的环境,只会消磨他的锋芒!
他需要自由!去布局,去争夺天下,去搅动风云!
去做天下人的皇帝,让老百姓不要再饱受战乱之苦!
而不是在教规的束缚和师长的眼皮底下束手束脚!
更重要的是,他心中装着那个精灵古怪、灿若朝霞的少女——黄蓉!
窝在这道观之中,如何能与她相知相守?
他追求的是光明正大,而非偷偷摸摸!
“离开!必须离开!”
赵志敬的眼神无比坚定。
离开全真教,在教规定义下,无疑就是叛教!
必将引来教中高手全真七子,尤其是师父王处一的追捕,目的就是追回他身上的全真武功!
赵志敬本来的计划极其简单粗暴:
一走了之!
爱咋地咋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凭借赵志敬如今的身手和《闭气秘诀》、《移魂大法》等新得的手段,他有把握悄无声息地溜走。
即使日后被发现,引来追杀,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以赵志敬不断提升的实力和《先天功》的潜力,他自信有应对之力。
江湖之大,全真教也未必能只手遮天。
然而,当他想起师父王处一那张总是带着期许、甚至有些护短的脸庞时,心中那根名为“恩怨分明”的弦,被轻轻拨动了。
自己的师傅王处一,待他确实不薄。
赵志敬的记忆里,王处一对他倾囊相授武功,毫无保留。
平时在师兄弟面前极力维护他,即使他性格孤僻,人缘不佳。
在赵志敬“遇袭昏迷”后,王处一那份真切的焦急与关切,并非作伪。
甚至在赵志敬装作“养伤”避世、声望一落千丈时。
王处一虽郁闷叹息,却从未苛责,反而几次想来看望赵志敬。
只不过被赵志敬拒绝了。
赵志敬承认自己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可以对尹志平下阴手,可以毫不犹豫地烧毁道经、刮掉石壁,可以嫁祸栽赃……
但赵志敬骨子里,却也刻着“有恩必报,有仇必报” 的信条!
恩是恩,仇是仇,赵志敬分得很清。
背叛全真教倒是无所谓,赵志敬一向对全真教看不太上。
“可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一走了之,对于王处一来说形同背叛,自己无异于在师父心口捅刀子……”
赵志敬眉头微蹙,“尤其在他对我寄予厚望之时。
此等行径,太过凉薄。”
赵志敬并非对王处一有多少孺慕之情,但他认可这份“恩情”。
王处一的恩,与尹志平的怨、丘处机的偏、全真教的束缚,是截然不同的。
“叛教是必然,但…总该给师父一个交代。”
赵志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需要一个方式,既能表明自己“叛教”的决绝,了断与全真教的因果,又能最大限度地安抚王处一的情绪。
甚至让王处一日后对自己的追杀手下留情几分。
他站起身,在静室中缓缓踱步,脑中飞速盘算。
直接去和王处一告别?
那是自投罗网,王处一第一个就不会放他走!
留书?
留什么内容?
忽然,赵志敬目光落在静室角落书架最底层,一本蒙尘的典籍上——《全真大道歌》(全真基础心法总纲)。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现!
“有了!”
赵志敬眼中精光一闪,一个既能对王处一“交代”,又能撇清关系,甚至还能最后“报答”一下王处一恩情的计划,迅速成型。
赵志敬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恩师王处一真人尊鉴:”
“弟子赵志敬,叩首百拜!”
“弟子蒙恩师不弃,收录门墙,倾囊相授,恩同再造,此生铭记!
然弟子尘缘未了,凡心炽烈,贪恋红尘繁华,更兼情根深种,已无法自拔。
全真清规戒律,于我已成枷锁,日夜煎熬,道心蒙尘。”
“弟子深知,身负师门绝学,叛教而去,罪不容赦!
无颜再见恩师及同门!
然弟子亦深知,武功乃师门根基,不敢携技私逃,玷污师门清誉。”
“今将恩师所授《全真大道歌》及弟子一身所修全真内力根基之法门要诀,尽录于此卷之后。
(附上赵志敬自己默写的基础心法总纲和内力修炼要点,都是王处一教过的,但非常系统)。
此乃弟子一身全真武学之根本,尽归于此。
弟子此去,自废全真内力根基,以凡人之身重入红尘,过往武功,尽成云烟!”
“自此,弟子赵志敬与全真教恩断义绝!
所行所为,皆与师门无关!
祸福生死,自承其果!”
“恩师教诲之恩,弟子无以为报,唯以此卷,或可助恩师点拨后来弟子。
万望恩师保重贵体,勿以不肖弟子为念!”
“不肖弟子 赵志敬 绝笔”
……
写完,赵志敬将这份书信和他默写好的《全真大道歌详解》仔细卷好,用丝带系紧。
赵志敬当然不会真的自废武功,这只是一个让王处一稍感宽慰、甚至可能心软的借口。
这是向王处一表明自己“只带走了记忆”,但主动放弃了“全真内力根基”,等于将“全真武功”留在了教内(至少名义上如此)。
赵志敬留下全真教武功详解,也算是对王处一授业之恩的一点报答。
“如此…师父,恩情已还,因果已断。”
赵志敬看着那卷书信,低声自语,眼中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消散。
他将书信放在书案最显眼的位置,确保王处一能第一时间发现。
做完这一切,赵志敬换上了一身早已准备好的、不起眼的灰色布衣,将代表全真教身份的道袍和佩剑,整整齐齐地叠放在蒲团之上。
最后看了一眼这间承载了他修炼记忆的静室,赵志敬的眼神已是一片冰冷和决绝。
赵志敬推开后窗,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悄无声息地滑了出去,几个起落,便彻底消失在终南山沉沉的夜幕之中。
留给王处一和全真教的,只有一封诀别的书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