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弟兄们的酬劳可都发放了?
杨建打断道。
一个不落!每日跑货的兄弟都给两块钱。
黑鼠赶忙应答。
杨建微微颔首。
日薪两块,月入便是六十元——抵得上六级钳工的收入。加上各自买卖所得,月入七十不在话下,可比工厂强多了。
说起许姑娘,当真是块做买卖的料。咱们滞销的货,经她手都卖出去了。这段时间她也赚了有小一千。
黑鼠顺口提起近况。
杨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鲜花满园
他神色平静,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商业奇才本应如此。
这笔五万元资金我就先取走了,若有需求你直接从系统空间支取便是。
杨建淡然道。
系统空间里的资金黑鼠都有权调配,取用物品自然不在话下。
明白,杨先生!
黑鼠恭敬应答。
近期其他市场动向如何?可有消息?
杨建继续追问。
单个市场已无法满足他的野心,他需要掌控更多渠道来积累资金,这样才能更快培养精锐力量。
目前都还算安稳,大家都在专心经营,只求温饱而已。
黑鼠如实汇报。
作为东单市场的 ** 湖,他时刻关注着周边市场的风吹草动,以防不测。
很好!
杨建微微颔首。
他打定主意要抽空考察其他市场,将更多资源收入麾下。
把附近市场的详细地址整理给我,我近期去实地考察。
没问题!
黑鼠爽快应下。
说罢立即提笔疾书,将所知市场位置逐一记录。
这六处市场最远不过十公里,再远就不清楚了,估计还有其他场所。
他将笔记递上。
杨建快速浏览后,便将纸条收入系统空间。
偌大京城七百多万人口,绝不止这六处灰色交易点。若能全盘掌控,收益将不可估量。
要趁着政策还未收紧之际,抓紧布局,为自己赢得第一桶金。
“杨同志,要是缺人手,我能带上兄弟过去支援。”
黑鼠赶忙表态。
他清楚杨建的意图,觉得自己也该出一份力。
“放心,**那边还留着死士,我让他们搭把手就行。”
杨建答道。
人手他根本不愁。
京城撒下的十万死士遍地都是,随叫随到。
“成!”
黑鼠点头应下。
“那我先撤了!”
杨建没多耽搁,抬脚就往外走。
黑鼠把他送到院门口,转身回屋歇着了。
91:嘉奖落地,上头格外器重!
杨建回到院里,照例打坐练功。
这些日子他夜夜修炼,体魄早已脱胎换骨,比原先强了十倍不止。
如今就算**现身,他也能从容周旋。
再练些时日,肉身强度必能压过颜瀚成。到那时**连他衣角都摸不着,生存率直接拉满。
晨光熹微。
杨建睁眼去中院洗漱,随便对付口早饭,拎着包就上工去了。
研发部里照例打磨零件。
“杨建!”
郭刚的大嗓门从背后炸响。
“郭工,啥指示?”
杨建扭头问道。
“杨厂长电话找你没接着,转到我这儿了,让你赶紧去他办公室。”
郭刚抹着汗说。
“得令!”
杨建撂下零件就往厂长办公室奔。
推门进屋,他一屁股墩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
《嘉奖》
杨厂长径直走向办公桌,从抽屉中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杨建,这是上次培养八级钳工的嘉奖,大领导特批的。
信封摊开时露出两样东西:两叠捆扎整齐的钞票,一张印着凤凰自行车钢印的票证。杨建瞳孔微缩——他记得上周技术科的几位老师傅还在为自行车票抓阄。
本想着攒钱买辆二手的。他指节叩了叩桌面,邓钢那张赌约赢来的票倒是用不上了。
大领导很关注你的成长。杨厂长突然压低声音,研发部那边进度如何?
新型电池。杨建摩挲着自行车票的锯齿边缘,很快就能给您看样品。
杨厂长眉头跳了一下。那些顶着父辈名头混日子的年轻人,此刻正在车间里打扑克,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要交答卷了。
生产线的事...
等测试数据出来再详谈。杨建把钞票按新旧分开叠好,崭新的票子散发出的油墨味比任何承诺都实在。
他已经盘算好了,等研制出锂电池后,就顺势研发电动自行车,这样产品能更快普及,销量自然不成问题。
上面给你安排了专业技术评定,明年年初就要参加工程师资格认证,你得提前准备,别辜负领导的期望。杨厂长叮嘱道。
他心中不禁感慨,上级对杨建的栽培可谓用心良苦。
特意为杨建争取提前参加工程师考评的机会,就是不想让他懈怠,督促他认真备考。
这次评定我有十足把握。
杨建自信地笑了笑。
实际上他早就想申请工程师评定,现在领导帮他安排妥当,倒省去不少麻烦,只要专心备考即可。
领导的良苦用心他心知肚明,既是在鞭策他保持进取心,也是希望他与研发部那些混日子的关系户划清界限。
这份期许就像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好,那你先回去忙吧。
杨厂长挥了挥手。
该给的嘉奖和嘱咐都到位了,接下来就看杨建自己的表现了。
回到研发部时,曹大雨和宋子旭正眉飞色舞地跟同事们说笑。
看到杨建进来,众人连忙问好。
杨工!
两人顿时收敛笑容,转身恭声道:
杨工(组长)!
干活。
杨建简短示意后,径直走向生产区域。
两人垂头丧气地跟上。
老曹和小宋真不容易。
是,换我肯定吃不消这个苦。
“有道理,这种清闲日子确实舒服。”
众人见他俩离开,纷纷交头接耳。
两人听见议论不仅不恼,反而暗自得意。
他们参与的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项目,越少人知道越好。旁人不羡慕这种闲差,他们反倒能独占更多好处……
等锂电技术问世,这些人怕是要悔青肠子。
谁都渴望建功立业,但并非人人都有这机缘。
跟着杨建干,他们坚信自己能成。
“今天收尾零件打磨,后天回厂直接组装。只要设备运转,锂电量产就能启动。”杨建见他俩进门,直接布置任务。
明天厂休,得下周才能动手组装。
“明白!”
两人顿时干劲十足,立刻回到机床前继续抛光。
杨建也戴上护目镜投入工作。
三人在零件区忙得热火朝天。
下午三点二十分,所有零件终于处理完毕。
杨建验收合格后,嘱咐两人做好分类收纳,这才转身前往车间。
晚些去车间也无妨,横竖只是例行巡视。
“杨工,人员名单整理好了,您过目。”
吕水田见他进门,连忙递上花名册。
厚厚六页纸上挤满钳工信息,近七百号人的姓名与等级密密麻麻。
杨建快速浏览,精准勾选出十六名核心成员——全是他的嫡系班底,其余人则留给其他班组培养。
“吕主任,就这批人,抓紧安排。”
杨建递回名单时,吕水田立即应道:“马上办!”
吕水田扫了一眼名单,从初级到高级的钳工全齐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期待这些工人在杨建带领下迅速进步,成为一车间的中坚力量。
他重新誊写了一份名单,递给杨建确认:杨建,是这十六个人没错吧?
杨建又核对了一遍,都是他信得过的老部下,便肯定地点头。
行,我马上安排。后天你回来时,他们就会在你机床旁边候着了。吕水田说道。
杨建爽快应下。
随后他去车间转了一圈,检查设备运转情况,接着回到吕水田办公室喝茶闲聊。
明天是休息日,高玥早和他约好要跟周晓白去钓鱼,中午聚餐后再回大院。
他盘算着送走高玥后,就去找陈雪如。后院的厢房应该收拾妥当了,正好能让他这个老病号去躺一躺——想到这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92:赴约
休息日清晨。
杨建利落地洗漱用餐,蹬着自行车驶离大院。
拐进僻静胡同后,他意念一动,从神秘空间取出折叠钓凳和竹制鱼竿。
今天与高玥、周晓白的约会地点定在后海。
之所以带着鱼竿,是盘算着钓到的鱼可以直接收进空间保鲜,日后随时能取用。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直奔后海而去。昨晚下班时就和两姐妹约好在湖边碰头。
转过街角,繁华的湖边景象跃入眼帘。周末的后海总是人声鼎沸,摊贩沿路叫卖着渔具和小玩意,游人往来如织。
杨建环顾四周未见两人踪影,索性在柳树下寻了块青石坐着等候。横竖要等她们来了才开钓——
杨同志!
一声轻唤突然从背后传来。
杨建扭头一瞧,原来是邓钢。
邓钢全副武装,手里拎着鱼竿,满脸笑意。
看来他听了劝,心情好转,破了周末不钓鱼的规矩。
“邓先生!”
杨建应声道。
“好久不见,杨先生今天怎么有兴致来钓鱼?”
邓钢把马扎搁在杨建旁边,坐下来问道。
“约了俩朋友。”
杨建笑着答。
“杨先生,我在你边上钓,成不?”
邓钢试探着问。
“随你!”
杨建并不在意。
他不在乎身边有没有人,环境如何,只要有鱼,他就能钓上来,这就是他的本事。
“谢了杨先生,待会儿钓的鱼分你一半。”
邓钢感激道。
能跟着杨建学钓鱼,他觉得是件好事。
“不用,想吃鱼我自己能钓,要多少有多少。”
杨建淡定道。
这话不假,只要他想,整个后海的鱼他都能钓上来。
“别客气!”
邓钢赶紧说。
不表示点什么,他心里过意不去。
杨建没再多说,随他去了,非要给就收下。
邓钢在旁边忙活起来。
打窝、撒网、拌饵,一通折腾,手忙脚乱。
杨建静静等着高玥他们,吹着后海的风,挺惬意。
旁人注意到这边,毕竟钓王的名声响。
但见邓钢没下钩,杨建也一副懒散样,便纷纷走开了。
没过多久。
周晓白骑车驮着高玥来了,带着鱼竿和小马扎。
《湖畔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