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慢走,三天后记着来取衣服。”
正巧碰上陈雪如送顾客,满面春风,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杨建也笑了。
看样子那十匹布果然管用,店里生意明显红火了。
小家伙,你不在的这几天,我可是顺利成交了四单生意呢!
陈雪如看到杨建,扬起下巴炫耀道。
挺能干。
杨建嘴角微微上扬。
对了,这批布料的货款我得尽快和你朋友结清。
陈雪如边说边翻开账本。
她心里明镜似的,就算现在和杨建关系不同了,生意上的账目从来不含糊。
不用结,朋友特意说了这批布料送咱们。
杨建摆了摆手。
这批货其实是林耀东买单的,虽说不花自己钱,但跟自家东西也没两样。
这可不成,做生意就要账目分明。
陈雪如态度坚决。
杨建无奈摇头。
又劝了几次,见她铁了心要结账,也只好由着她去,心想着等钱结算了再花在她身上就是了。
整个下午他都窝在店里当闲人。
傍晚饭点时,陈雪如照例让隔壁食铺送来饭菜。铺子没设灶台,平日她就这么解决三餐。
杨建见状也乐得清闲,横竖没法施展厨艺,吃现成的倒也省事。
日头渐渐西沉。
打烊时分到了。
今天陈雪如照旧睡在店里。
杨建自然陪着留下。
两人拉下铺门板,一前一后往后面屋子走去。
...
这天清晨。
杨建像往常一样迈进轧钢厂大门。
车间已经不需要他盯着,有疑难问题工人们自会来找。
研发部卫城东带着团队在研究空调项目,进展很顺当;曹大雨和宋子旭那边也一切如常。
这些都用不着他操心。
杨建直接晃进办公室喝茶看报。
如今他每天就是品着茶,享受着当领导的清闲时光。
墙上的挂钟指针慢悠悠转到三点整。
午后小憩醒来,杨建发现东单的黑鼠给他留了张字条。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他从系统空间取出信件细看:
杨同志:许半夏让我捎话,得空请来我这儿一趟,她有事要与你商议。黑鼠留。
杨建随即收起信笺。虽然不知许半夏所为何事,仍决定即刻前去——他正打算整合其他资源拓宽财路,便不欲拖延至晚间。
日影西斜,下班时分。
如常送高玥回家途中,熟悉的身影跃入眼帘。
杨建,我饿了,请我吃饭!周晓白笑盈盈拦下车。
行,不过饭后我得去办点事,不能陪你逛了。
什么事嘛?周晓白顿时撅起嘴。
杨厂长急着叫我去修车间设备,要不是得送高玥,这会儿早该在厂里了。杨建信手拈来个由头。
吃顿饭就溜?真没劲!改天再说吧!周晓白蹬着自行车气鼓鼓地走了——她哪是真为吃饭,分明另有所图。
杨建不以为意,转道直奔许半夏处。
黑鼠的院落前,两个望风的小弟热络招呼:杨哥!
杨建颔首,给那辆惹眼的电动车上了锁。俩小弟对着这新奇坐骑啧啧称奇,他们见过满街的自行车,带电的倒是头回见。
刚迈进院,黑鼠似有所感地迎出屋来:杨同志!
阳光正好的午后。
夏夏在家吗?
杨建站在院子里问道。
黑鼠点点头:她在等你,说有事要谈。
行,我去找她。
穿过庭院,杨建停在许半夏房门前,轻叩门板:夏夏,我来了!
来啦!
门内传来清亮的应答,紧接着房门打开。
许半夏今天格外精心打扮:新买的衣裳衬得她光彩照人,高高扎起的马尾显得干练精神,唇上一抹嫣红,眉眼间尽是掩不住的喜色。
快进来坐吧。
杨建跟着进屋。
他很好奇这个姑娘要和自己商量什么要事。
说吧,特意找我来有什么事?
落座后,杨建开门见山地问道。
我打算拓展业务渠道,需要更多货源。
许半夏直截了当地表明来意。
没问题。
杨建爽快地答应。他了解许半夏的性子,这姑娘从不是安于现状的人。
但提前说清楚,这事风险很高。现在形势复杂,万一走漏风声会很棘手。
他谨慎地提醒道。
这份谨慎同样用在自己麾下的伙计们身上,常常叮咛他们要处处小心。
好在有特殊的运输渠道,每次运送的货量都不大,即便遇到检查也能应付过去。
可许半夏要扩大规模就不同了,人多嘴杂,很难保证没有意外。
我明白,你放心,我会谨慎处理。
许半夏语气坚定地回应。
“提前说好,你带多少现金,我就发多少货,概不赊欠,没问题吧?”
杨建眼中掠过一丝精光。
这样安排能降低风险——许半夏拿的货越少,目标就越不起眼。
“没问题。”
许半夏干脆应下。
“黑鼠!”
杨建扬声唤道。
“来啦!”
黑鼠扯着嗓子应和,趿拉着布鞋晃进屋,冲杨建拱了拱手便歪在长凳上。
“从现在起,给许半夏敞开了供货。她交多少现钱,你就出多少货。”
杨建叩着桌沿说道。
“好嘞!”
黑鼠腮帮子一抖,二话不说应承下来。
要搁从前,得按人头均分。几十号人各领定额,许半夏也不例外,卖完就断供,确实捉襟见肘。
“交货时警醒着点,别露了马脚。”
杨建又叮嘱一句。
“杨同志您放一百个心,咱们都是暗号接头,巷尾交易,万无一失。”
黑鼠拍着胸脯打包票。
他惯常的套路是:趁夜摸进**城,寻条野猫都不钻的僻巷,从板车底下卸货。等人取完货,化整为零分头绕路进城,把风险摊得薄如蝉翼。
“成,那我不多叨扰了。”
杨建掸了掸衣摆起身。
“别急呀杨同志!厢房炖着羊肉锅子,就等您动筷子呢。”
黑鼠忙拦住去路。
“也好。半夏,一起吃点。”
杨建顺势答应,横竖腹中空空。
许半夏应声跟上。
三人钻进黑鼠的偏厦,就着昏黄油灯大快朵颐。
饭毕,杨建正要告辞——
“陪我遛个弯吧,消消食。”
许半夏忽然拽住他袖口。
“走着。”
杨建将烟头往地上一碾。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路逛逛再回。
两人一前一后跳上车子。
这铁家伙叫什么名堂?
许半夏好奇地摩挲着车把手。不用蹬踏板就能跑的车子,活像变戏法似的。
电动车,过两年城里就会随处可见。
杨建轻拧油门,车轮转得飞快。
许半夏盯着仪表盘挪不开眼。
想要的话,我给你弄辆新的送去改装。
杨建转头问道。
别破费,我撩开腿就到 ** 了,哪用得上这个。
许半夏连连摆手。平日受他照顾已经够多,等往后买卖做大了,再给自己添置也不迟。
她转念问道:杨建,你有什么心头好?
喜欢的东西说不完。你,先把生意经念明白,别总惦记别的。
杨建把着车龙头直笑。
小丫头片子想还人情,可他啥也不缺。
晓得了!
许半夏应得干脆。
至于真心实意几分,天知地知。
钢圈轧过雪泥路,杨建像除夕那晚一样兜完圈子,调转车头说:送你去 ** 门洞,过些时再来看你。
好,我候着你。
许半夏揪住他衣摆。和他在一处时,心里就特别熨帖,仿佛天塌下来也不用慌。
目送电动车亮着尾灯拐出胡同,许半夏才转身进院。杨建回屋照例冲凉歇下,只等凌晨三点再去 ** 打拼。再使把劲,百万目标便触手可及。
......
轧钢厂实验室的灯还亮着。
杨建懒洋洋地窝在休息区的沙发里,整日喝茶打盹,过得十分惬意。这把沙发还是曹大雨特意弄来的,就为了让他午休得更舒服。
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叮铃铃响个不停,杨建慢悠悠起身接了起来。
杨建,电池车间和电动自行车车间的设备都运到了,你过来验收一下,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尽管说。电话那头传来杨厂长的声音。
好嘞!杨建爽快应下。
挂掉电话后,他径直朝厂区后面走去。原先那片荒草丛生的空地,如今已经建起了两个崭新的车间。红砖白墙的厂房和其他车间如出一辙,规模也完全一致。
工人们正忙着从卡车上卸设备,一台台往车间里搬运。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站在一旁督工,不时提醒大家当心。
杨建!快过来看看!杨厂长远远瞧见他便招呼道。
厂长!李副厂长!杨建向二人点头致意。
他上前检查新设备,这些机械基本都是全新的,构造他也相当熟悉,即便出点小问题也能自己维修。
每个车间我都招了500名工人,按原计划配备了50台设备,要是后续不够用随时跟我说。杨厂长向他说明情况。
这是
明白,杨厂长!
杨建点头回应。考虑到车间刚起步,目前的人手机械已经够用。后续若有需要,随时可以招募人手添置设备,这些都不是问题。
他在车间里巡视,检查机械设备的摆放位置。
杨建,这里交给你了,我和李副厂长先走一步。
杨厂长简单察看后未再多留,与李承德一同离去。杨建目送他们离开,稍作查看后便寻了位置坐下。搬运队长持有布局图纸,清楚如何安置机械,无需他过多插手,只需从旁监督即可。
很快,全部设备就位完毕。杨建转而前往另一个车间督查。但时近黄昏,今日无法完成所有搬迁工作,剩余部分需待明日。等明天全部搬完,他将进行设备调试,确认无误后便可投入生产。
翌日清晨,杨建再度来到新车间,同行的还有曹大雨和宋子旭。今天是设备搬迁的最后阶段,随后需要进行调试,他俩必须全程参与,熟练掌握所有机械的操作方法。
子旭,你负责这个车间,我和大雨去锂电池车间。抵达后见搬运工已开始作业,杨建便向宋子旭分配任务。
没问题!宋子旭爽快应下。他之前研究过车间布局图纸,对整体规划心中有数。
杨建带着曹大雨来到锂电池车间,对他说明:我先演示一遍设备调试流程,你仔细看。之后这些工作都由你负责,你还要教会其他工人操作。
交给我吧!曹大雨干劲十足地答应。首次担任车间副主任,他正充满工作热情。
杨建动手检查设备运行状况,边调试边给曹大雨讲解操作要点。
曹大雨站在旁边专注聆听,把每个步骤都牢记在心。
不一会儿,杨建顺利完成首台设备的调试。
这台没问题,下一台你来试试。他指向旁边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