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暗流的暂时平息,让S省获得宝贵喘息之机。但林枫深知,诺维集团绝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初冬的审计报告显示,对方已转变策略,将矛头指向S省的人才根基——三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团队,接连收到海外机构的天价挖角邀请。
他们要抽走我们的创新血脉。林枫在科技厅紧急会议上敲着桌面。大屏幕显示着触目惊心的数据: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教授团队,被开出了十倍于现薪资的报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芯片专家小组,更是被承诺全球研发自由裁量权。
更令人忧心的是,有迹象表明,这些挖角行动与重要科研项目的关键节点高度重合。就在赵教授团队研发的抗癌新药进入临床申报阶段时,挖角邀请不期而至。
立即启动凤凰计划林枫斩钉截铁。这是他在风波后秘密筹备的人才保留方案:第一,设立顶尖科学家工作室,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自主权;第二,成立S省人才发展基金,对核心团队实施股权激励;第三,也是最具突破性的,他推动出台了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收益分享细则,将成果转化收益的个人比例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政策推进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阻力。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有参会人员提出:给科研人员过高自主权,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更有人私下议论:林枫这是要用重金留人,恐怕难以为继。
面对质疑,林枫没有退缩。他带着调研团队,连续一周走访重点实验室。在赵教授的实验室里,他指着正在工作的年轻研究员说:如果我们连这些顶尖人才都留不住,谈何创新发展?
转机出现在一个雪夜。林枫接到加密情报:诺维集团正在策划更大规模的猎头行动,目标直指S省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更棘手的是,对方似乎对省里的人才政策了如指掌。
有内应。林枫立即调整策略。他让省安全厅介入调查,同时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主动公开凤凰计划全文,接受社会监督。
政策公布当天,引起了轰动。更让林枫欣慰的是,儿子林启明所在的中学科技社团,自发制作了筑巢引凤宣传片,用孩子们的视角讲述S省重视人才的故事。
爸爸,我们同学都说,以后要回S省搞科研。晚餐时,林启明兴奋地说。林枫看着儿子稚嫩而坚定的面庞,心中涌起暖流。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就在林枫准备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时,一个意外事件发生了:刚从海外引进的某青年科学家,被爆出学术不端的指控。虽然很快被证实是诬陷,但影响已经造成。
他们这是要杀鸡儆猴。林枫立即部署反击。他让省科协组织专家委员会,为受诬陷的科学家公开正名;同时,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诬告者的责任。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林枫的推动下,S省与美国硅谷的华人科学家协会建立了合作,首批20个联合实验室开始筹建。最让林枫感动的是,已退休的老院士主动请缨,担任人才引进的特别顾问。
除夕前夜,林枫收到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曾在wto谈判中与他并肩作战的年轻翻译小王,如今已是哈佛大学的助理教授,发来邮件表示愿意回国加盟S省的数字化转型项目。
看,巢筑好了,凤凰自然就来了。林枫对妻子欣慰地说。窗外,除夕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S省的未来。
但林枫清楚,这场人才争夺战才刚刚开始。他加密联系:密切关注诺维下一步动向。我预感,他们很快会有新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