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刑侦支队的案情分析会,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却又暗藏着一丝压抑的兴奋。
苏晓雯带来的那个陈旧笔记本,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那潦草的“夜,热难眠,见绿车,人影跛,心慌”几个字,虽然简短,却仿佛带着2015年那个闷热夜晚的温度和恐惧,穿透了近十年的时光,有力地印证了沈老先生记忆核心的真实性。
“铁证!”张猛用力捶了一下桌子,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红,“老爷子自己当年写下来的!看那姓赵的还怎么狡辩!这足以证明他后来那些暗示全是放屁!”
“冷静点。”陈建国队长呵斥道,但眼中也难掩锐利的光芒,“这确实是极其有力的旁证,但它只能证明老人当时看到了这些,并不能直接指向赵永辉就是那个人影。我们还需要更直接的、能将赵永辉与那个夜晚、那辆车、那个跛行身影牢牢钉死的证据。”
林宸的目光从笔记本上抬起,沉声道:“笔记本的发现,说明沈老先生大脑深处封存的原始记忆是存在的,并且比我们想象的更顽强。赵永辉的长期暗示污染了表层记忆,但可能并未能完全摧毁最深层的印记。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方法,绕过污染层,更安全、更有效地触及那些核心碎片。”
“你有什么想法?”陈建国问。
“场景重现,场景还原疗法的一种温和变体。”林宸说出一个专业术语,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他进一步解释,“这不是要完全重现犯罪现场,那样太危险,容易造成二次创伤。而是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一些中性的、与案发时间环境相关的感官刺激——比如相似天气下的体感、特定的旧物件、案发地周边的环境——来慢慢触发老人的情景记忆,观察他的本能反应和不受意识控制的记忆碎片。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风险控制。”
他看向苏晓雯:“晓雯,你现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这项工作必须由你主导,我们在外围配合和观察。我们需要一位犯罪心理学专家的远程指导。”
计划迅速得到批准。支队紧急联系了省厅一位资深的犯罪心理学教授,通过加密视频连线进行远程指导。同时,一系列准备工作悄然展开。
赵思妍负责技术支持,她找来了2015年8月17日本地的详细气象数据,甚至包括那个时间段的湿度、风速、以及一份当年的老报纸电子版。张猛则带人再次对蕴古斋周边环境进行了秘密勘查,确保任何行动都不会被赵永辉察觉。
最重要的“道具”,是苏晓雯从沈老先生家“借”出来的那架老旧的单筒望远镜。征得老人同意时,她只是说“拿去帮您清理一下镜片”,老人并未起疑。
行动日选择在一个天气闷热的下午,模拟案发当晚的体感。地点没有选在敏感的蕴古斋附近,而是定在了离沈老先生家不远的一个小公园凉亭里,这里视野相对开阔,环境安静,又不会直接刺激到老人。
凉亭周围,林宸、张猛和几名便衣刑警伪装成路人,分散在四周警戒,确保安全,并通过苏晓雯身上隐蔽的摄像和录音设备远程观察。陈建国和省厅的心理学教授则在指挥中心通过实时画面进行指导。
苏晓雯推着沈老先生的轮椅以“出去透透气,对身体好”为由,慢慢来到了凉亭。老人今天的精神状态似乎还不错,对出来走走没有表现出抗拒。
“沈爷爷,今天这天儿,是不是有点像那年夏天?闷闷的,动不动就一身汗。”苏晓雯一边给老人扇着扇子,一边自然地引入话题,这是心理学教授建议的起始点。
老人眯着眼感受了一下,点点头:“嗯……是有点……那年的伏天儿……忒长……”
“我前几天帮您清理望远镜的时候啊,发现镜筒上好像有个小划痕,”苏晓雯拿出那架擦拭一新的望远镜,像是随口闲聊,“您是不是不小心磕着哪儿了?”
老人接过望远镜,下意识地摩挲着镜筒,眼神有些迷茫:“……划痕?……不记得了……老了……手不稳……”
省厅教授的声音通过微型耳机传入苏晓雯耳中:“很好,他开始接触关键物件。引导他回忆使用望远镜时的身体感觉,避免直接提问事件。”
苏晓雯会意,继续道:“这镜子看着挺沉,您晚上在窗边拿着看,胳膊酸不酸啊?”
“……酸……咋不酸……”老人的注意力被引向了身体感受,“……还得攥紧了……怕滑脱……手心里都是汗……”
“晚上外面黑,用这个能看清吗?会不会眼花?”苏晓雯按照计划,逐步指向视觉记忆。
“……有时候花……有时候……又特别清楚……”老人的话语开始慢下来,目光无意识地望向远处,仿佛在努力对焦,“……得找对地方……对准了……”
“您一般都喜欢对准哪儿看呀?看星星?”苏晓雯的心跳微微加速,她知道正在接近核心区域。
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他拿着望远镜,手臂无意识地抬起,缓缓地、几乎是本能地,朝向了一个特定的方向——正是蕴古斋别墅所在的大致方位!
这个动作如此自然,仿佛经过了千百次重复,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指挥中心里,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省厅教授的声音再次响起,异常冷静:“注意他的呼吸和微表情。不要追问,等待他自己产生联想。”
凉亭里,沈老先生举着望远镜的手停在了半空,他并没有真的去看,只是保持着那个姿势,脸上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松弛的皱纹慢慢绷紧,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然后是细微的不安。
“……那儿……老李家……”他喃喃自语,呼吸稍稍变得急促,“……院子……树……黑乎乎的……”
“晚上看是不是挺吓人的?”苏晓雯顺着他的情绪轻声问,这是一种共情式的引导。
“……嗯……黑……静得吓人……”老人的手指微微蜷缩,握紧了望远镜,“……有时候……就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有光……晃一下……没了……”老人的声音带上了些许紧张,“……或者……有东西……动……”
“什么东西动呀?”苏晓雯的声音轻柔得像一阵风,生怕惊散了这脆弱的记忆瞬间。
“……车……颜色深的车……”老人的话语开始变得断续,但内容却与笔记本和之前的引导惊人地吻合,“……像……像水底的……颜色……停一下……又没了……”
“车上有人下来吗?”苏晓雯小心翼翼地追问。
老人的身体猛地哆嗦了一下,仿佛被什么东西刺到,手中的望远镜差点脱手。苏晓雯赶紧扶住他。
“……人……黑影……快……”老人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从车上……下来……贴着墙根……瘸……瘸了一下……”
瘸了一下!这个细节比之前任何一次描述都更具体!是一个动态的、瞬间的动作!
“……然后呢?”苏晓雯忍住激动,继续安抚引导,“他干什么了?”
“……翻……翻进去了……”老人抱住了头,声音带上了哭腔和恐惧,“……他……他好像……知道我在看……回头……瞪我……”
“他长什么样?您看清了吗?”
“……看不清……黑……可是……那儿……亮了一下……”老人颤抖的手指再次指向自己的右眉骨上方,这次非常确定,“……这儿……有个疤……反光……像刀子……冷……”
场景还原引发的记忆洪流,冲破了层层阻碍,变得无比清晰和骇人!
林宸、陈建国等人屏息凝神,通过耳机听着这几乎如同亲临其境的描述。张猛更是拳头紧握,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抓捕赵永辉。
而就在这时,省厅教授突然急促地提醒苏晓雯:“注意!对象情绪即将失控!立刻终止!进行安抚!快!”
耳机里同时传来外围监控队员压低的声音:“报告!目标赵永辉出现在公园入口!正朝凉亭方向走来!重复,赵永辉正在接近!”
凉亭里,沈老先生已经陷入了极大的情绪动荡,浑身发抖,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冷……害怕……别过来……永辉说了……不能说……”
苏晓雯当机立断,立刻收起望远镜,蹲下身紧紧握住老人冰凉的手,用极其温柔坚定的声音说:“沈爷爷,没事了!没事了!看看我,我是小苏,我们不在那儿,我们在公园呢,很安全,太阳好好的,没事了……”
她反复地进行着安抚,引导老人关注当前的安全环境。
同时,她对着衣领下的麦克风急促低语:“目标接近!请求拦截!不能让他过来!”
外围,林宸眼神一凛,立刻对张猛下达指令:“张哥,制造个意外,拦住他!自然点!”
张猛反应极快,他正好推着一辆共享单车,立刻“不小心”地将单车滑倒,正好“绊”了一下快步走来的赵永辉,同时自己也一个踉跄,“哎呀”一声,和赵永辉撞了个满怀。
“对不起对不起!大哥您没事吧?这破车没停稳!”张猛连声道歉,手忙脚乱地扶车,正好挡住了赵永辉的去路,拖延了十几秒宝贵的时间。
就这十几秒,凉亭里,苏晓雯已经迅速让沈老先生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
赵永辉皱着眉头推开张猛,狐疑地看了一眼凉亭方向,快步走了过来。
“老哥!小苏护士?你们怎么在这儿?”赵永辉脸上堆起惯有的热情笑容,但眼神却锐利地扫过老人苍白的脸色和残留泪痕的脸颊,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苏晓雯。
苏晓雯的心脏怦怦直跳,但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和一丝慌乱:“赵师傅您来了正好!刚才不知怎么的,沈爷爷突然有点不舒服,可能是天太闷了,心慌气短的,吓死我了!我刚给他吃了颗救心丸,正想联系你们呢!”
她巧妙地将老人的异常反应归结于身体不适,合情合理。
赵永辉仔细打量着沈老先生,老人此刻眼神涣散,嘴里还在无意识地嘟囔着“热……怕……”,确实很像突发不适的样子。他眼中的疑虑似乎消减了一些,但警惕并未完全解除。
他上前一步,很自然地从苏晓雯手中接过老人,语气带着责备:“哎呀,这么热的天就不该出来!老哥,走,咱回家歇着去。”他的话,再次将老人拉回他的掌控范围。
苏晓雯没有阻拦,只是关切地叮嘱:“回去让爷爷好好休息,喝点温水,有什么事随时打我电话。”
赵永辉含糊地应了一声,推着老人快步离开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苏晓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惊出一层冷汗。
刚才那一刻,千钧一发。
但收获是巨大的!在温和的场景还原引导下,沈老先生的记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爆发!“瘸了一下”、“疤亮了一下像刀子冷”——这些动态的、充满感官细节的描述,极具价值!
指挥中心里,众人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随即被巨大的兴奋所取代。
“立刻核对赵永辉今天的行踪!”陈建国下令,“他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公园?是巧合?还是他一直在暗中监视沈老先生,甚至监视我们的行动?”
林宸的目光则投向屏幕上定格的、沈老先生描述“疤亮了一下像刀子冷”时那惊恐的表情。
他知道,那把记忆的钥匙,已经几乎完全插入了锁孔。
只差最后,也是最危险的,轻轻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