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县并没有县城一说,整个汝县是由几个镇子组成的。
而他们现在所在的寒山镇,便是整个县城中最大最繁华的镇子,汝县的县衙便设置在这里。
这里更是苏氏和程氏从小长大的地方。
解决了工作的问题,苏氏还预备着赁一间屋子。
听得苏氏这话,程氏叹了口气惋惜道:“我这给外地的绣娘原是留有住宿的地方的,一个月只需三百文,可惜是只供给绣娘一人住的,眼下你带着两个孩子,却是不行了。”
接着她眼珠一转,又推荐了一个人:“我倒认识一个牙人,他那人最是实诚不过了,你可在他那里看看。”
这自是再好不过了,苏氏谢过了程氏的好意,便在程氏的带领下前去寻那牙人。
那牙人是一四十岁上下的男子,肤色微黑,身型敦实,见人便带了三分笑出来,却不让人感到讨厌:“两位夫人好,不知今日来是……”
说着他看向程氏,显然两个人之前是认识的。
程氏向苏氏介绍:“这位是刘老三,这一片儿有名的房牙,还算可信。”
又向刘老三道:“这位姓苏,想要赁一间屋子,这可是我的好妹妹,你可不要看她面嫩便想糊弄于她。”
“哎呦,您刚还说我可信呢,现在怎么凭空冤枉人。”
刘老三夸张地叫起冤来,逗得三个孩子咯咯直笑。
程氏便也笑了起来,又对苏氏颇为自信地道:“你若信我,我便帮你挑上一挑,保管他糊弄不住我。”
刘老三看苏氏衣着,便贴心地没有给她介绍那些价高的宅子,在程氏的帮助下仔细筛选了一番后,选定了三个宅子。
第一间在云水巷,这是个一进的小宅院,云水巷的位置倒不错,离锦绣坊不算太远,只这里多商铺,每过几日一个大集,热闹归热闹,但孟琛还要读书,且正是由于此地热闹,这一年租金竟就要十两银子。
苏氏剩下的嫁妆和分家分得的银钱也不过不到二十两,这不到二十两不仅要赁下房屋,还得覆盖孟琛上学的费用以及日常的花销,若是一个房子就花去十两,剩下的定是不够的。
且这房子太小,还不够安静,于是苏氏很容易地便从自己的清单上划去了这个房子。
刘老三没有失望,毕竟来看房子的人很少有刚看了一个房子便定下的。
第二个房子离得也并不远,位于竹青巷,这宅子附近倒是安静,周围还有不少书店,距离锦绣坊的距离也不算太远,不到两刻钟,且这宅子虽然不大,竟还隔了两进出来,由于规划的好,整体却不显逼仄,东西一应俱全,最要紧的是这宅子离县学走路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周围也多是读书人和其家属居住,一时间苏氏倒是十分心动。
只这宅子也不算太便宜,一年八两。
苏氏很是犹豫了起来,一旁的程氏见状赶紧拉过她:“不如再看下一家?”
就剩最后一家了,苏氏也觉得不如再看看,于是便答应了。
这一走却是又回到了金菊街附近,这却是一个大宅子了,正经两进的院子,附近也不如第一个宅子那边喧闹,绕过二门后便十分安静。
这宅子怕是更加贵了。
于是苏氏并不抱什么期望,只随意问道:“这宅子要价几何?”
那刘老三不易察觉地瞥了一眼程氏,却是开口报了个令他们惊讶的数字:“回夫人,这宅子一年只要六两。”
苏氏皱起眉来,倒不是因为价高,而是这价钱太低了,这么好的宅子和位置,怎么可能只要六两?还是说这宅子之前出过什么事端?
程氏却慌忙拉过她,低声道:“就这家吧,你瞧这离你去锦绣坊也近,房子也宽敞,价格又不算贵,你还犹豫个什么劲?”
苏氏回过神来,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她一番。
程氏被她打量得浑身不自在:“你做甚这般盯着我?”
苏氏露了个意味深长的笑,“这宅子是你的吧?”
程氏作出一副诧异的表情来,“怎么可能?”
苏氏却没有被她骗过去,只定定地盯着她。
程氏抿着嘴,没与她僵持多久,便自暴自弃道:“好吧,确是我的屋子。”
接着她又去拧苏氏:“这宅子多么好,又安静又宽敞,离我也近,你去锦绣坊也近,我租给谁不是租,怎地就只不能租给你?”
苏氏笑笑:“是可以租给我……”
程氏眼睛一亮,却又听苏氏道:“但不是现在这个价格。”
程氏有些生气:“你现在竟与我如此生分了。”
苏氏抚了抚她的背给她顺气:“正是因为我们情分好,我才不能这么做。”
“我若是仗着你我之间的情分便低价租了这房子,那我成了什么人?”
见程氏略消了气,苏氏便对那刘老三道:“麻烦您了,我们便租竹青巷那宅子了。”
那宅子虽然对她而言还是有点贵,但已经很不错了,且她在锦绣坊做工,刚开始虽然手头紧了些,但等做上几个月的工,多少还能攒一点。
刘老三偷眼看了看程氏,程氏没好气道:“看我作甚,我还能强租给她不成。”
刘老三意识到事情败露了,但对他而言只要能租成房子就好,他再没什么不愿意的。
于是他便也十分高兴,利索地带着人回竹青巷。
那宅子的主人也颇好说话,又不缺银钱,见他们孤儿寡母的不禁起了恻隐之心,又看这两个孩子如此玉雪可爱,竟主动降了价格,最终竟只要了七两便租给了他们。
这边两厢签好了契书,苏氏小心妥善地将契书揣入怀中,看着这宅子越看越满意。
程氏撇了撇嘴,好在这房子离她也不算远,她想来也是随时可以来的。
孟琦没想到今日竟如此顺利,她本来都做好多来镇上几次的准备了,没想到她娘虽然看起来柔柔弱弱还爱哭,却不是个优柔寡断的性子。
今日很顺利地便同时搞定了房屋和工作,几人一时间竟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
眼下已申时快半,苏氏便与程氏告了别,带着两个孩子慢悠悠地往约好的地方赶。
之前事情没办成还没觉得,眼下几人空下来却是饥肠辘辘,毕竟除了早上在牛车上吃的饼子,他们再没吃旁的东西了。
而那饼子虽做得分量十足,也不够他们消耗到现在,正巧他们走到了金菊街最热闹的地段,看着眼前商铺云集,不远处还支了不少小摊,食物的香气传到鼻端,苏氏便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苏氏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饿了吧?现在时间还够,我们吃些东西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