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昌平君若真敢动手,自有吴某替大龙首护您周全。”
“放肆!”嬴政眸中寒光迸射,“朕的安危,何须青龙会插手?”
“陛下误会了。”吴明摇头,“我护的不是帝王,而是赢零的父亲。”
车内霎时死寂。
良久,嬴政拂袖转身:“滚出去。”
吴明悠然一礼,身形如烟消散。
车外长风呼啸,嬴政的指节叩在案上,一声比一声重。
黄金火骑兵的铁蹄声自远处传来,如闷雷碾过大地。
大秦征程
嬴政东巡之际,率领五千黄金火骑兵,身旁有剑圣盖聂与章邯等高手护卫。
盖聂虽为剑圣,却仍未突破至陆地神仙之境,章邯亦停留于大天象巅峰。
莫非你以为大秦无人能登临陆地神仙?
大秦自有陆地神仙坐镇,但调动此等强者,陛下亦需付出代价。
今日我前来,正是大龙首赢零对陛下的关切之举。”
陛下难道要辜负这番心意?
嬴政一时沉默。
请动陆地神仙,即便对大秦与赢零而言也非易事。
赢零能邀来小老头吴明,实则欠下人情,足见他对父皇的牵挂。
嬴政又怎会拒绝这份孝心?
尽管吴明性情孤傲,对帝王并无敬畏。
零儿既知朕可能遇险,此行他会亲自前来吗?
嬴政问出心中所想。
赢零的密信令他警觉,而吴明的到来又让他欣慰。
寻常百姓之家,父子情深本是常理,可帝王之家,权势常掩亲情。
赢零此举,却让他真切感受到父子之情。
陛下此问,我亦难以回答。”
吴明淡淡道:
大龙首派我来送信护驾,足见挂念。
至于他是否亲至,或许因梁州事务缠身,无法抽身。”
零儿有心便好。”
嬴政并未显露失望,但心中仍有一丝遗憾。
零儿在梁州如何?攻取大宋燕云、河东二道的战事可有进展?
他转而询问吴明。
陛下乃大秦之主,若想知晓大龙首动向,大可派遣罗网或影密卫探查,何必问我?
吴明摇头:
我所司职仅在青龙会内调度,对大龙首近况并不知晓。”
既不知情,何以如此狂妄?
嬴政冷眼而视,终究未加责难,挥手道:
你且退下吧。”
待吴明离去,嬴政深吸一口气,召来章邯:
朕有要事交予你去办。”
请陛下吩咐,臣万死不辞。”章邯恭敬应答。
零儿密信示警,昌平君或为幕后黑手,意欲趁朕东巡行刺。”
什么?章邯身躯一震,眼中满是震惊。
大秦暗涌
他未曾想到,位高权重的昌平君,竟会是潜伏的阴谋者,更胆敢谋害秦皇嬴政。
陛下需要臣做什么?章邯抱拳行礼,迅速恢复冷静。
秘密零查昌平君,寡人要确认零儿的情报是否属实,他是否真是大秦的幕后主使?这数十年来,他做了什么?是否危害大秦?势力如何?可有弑君之心?嬴政目光锐利,关于他的一切,寡人必须全部掌握!
臣即刻派遣影密卫暗中调查,绝不惊动任何人。”章邯沉声应诺。
此外,持寡人虎符前往咸阳,交予王翦将军,命他监视扶苏、赵高、胡亥及群臣动向。
若有异心者,不论身份,格杀勿论!嬴政语气冰冷。
同时,令王离率一万黄金火骑兵暗中护驾,一切行动务必隐秘,不可泄露风声。”
臣遵命!章邯心头震动,郑重领命。
嬴政的布局显示,他不仅对昌平君熊启心生疑虑,更对留守咸阳的长子扶苏有所防备。
倘若昌平君图谋不轨,而嬴政遭遇意外,被其推举监国的扶苏极可能即位。
为此,嬴政派遣王翦坐镇咸阳,正是要牵制扶苏。
大秦朝堂暗潮汹涌,一场剧变蓄势待发!
嬴政东巡之时,昌平君熊启暗中布下天罗地网。
他勾结张良等韩遗民、卫庄统领的流沙、燕丹麾下的墨家子弟,以及项氏家族潜伏的楚军精锐,伺机行刺君王。
接到赢零密报后,嬴政对昌平君提高警觉,命章邯集结黄金火骑兵,并调王翦驻守咸阳,随时准备镇压叛乱。
当双方明争暗斗之际,赢零毅然决定西行入秦。
殿下若能确定昌平君为主谋,亮建议即刻启程护驾。”诸葛亮沉声道,昌平君党羽遍布朝野,此次行动必有周密安排。
陛下安危悬于一线,殿下若能及时出手,既可化解危机,亦能影响储君人选。”
为赢零前途考量,诸葛亮极力主张其奔赴咸阳,以赢得嬴政器重,奠定继位根基。
赢零推行新政触怒秦地豪强,自断仕途。
然而嬴政仍对其信赖有加,显有意立储之意。
若能在昌平君发难时救驾立功,必令嬴政龙心大悦,储位唾手可得。
但此番入秦同样险象环生,不逊大宋之行。
诸葛先生,我确欲西行。”赢零直言,若父皇遇险,我必出手相救;若无事发生,便邀他巡视东郡。”
此行首要乃确保嬴政安全,而非争夺储位。
此外,他也想实地考察东郡现状这片最早推行新政的封地,在内史腾治理下究竟成效如何?
是欣欣向荣,还是隐患暗生?比如新兴商贾势力?
殿下既决意入秦,不妨调派东郡万余精兵随行。”诸葛亮建议道,昌平君势力庞大,恐有埋伏,需提前防范。”
东郡兵马留守梁州更为紧要。”赢零摆手,若蒙毅、韩信攻打河东与燕云,他们比我更需要兵力。”
对付昌平君,我自有把握。
让焰灵姬、田言、雪女相随即可。”
见诸葛亮仍要劝说,赢零笑道:先生未免低估我父皇了。”
他见密信后必对昌平君有所防备。
待我赶至咸阳,或许叛党早已伏诛。”
听闻能随行,焰灵姬等人喜形于色。
然而赢零整装待发之际,蒙毅率军与大宋名将种师道的对决已见胜负。
种师道全军覆没。
这本在预料之中他仅率残兵困守孤城,难挡蒙毅兵锋。
但令人震惊的是,这位大宋统帅竟率众归降。
消息传来,蒙毅、曹参、乔峰皆感诧异。
此话当真?种师道竟开城请降?蒙毅眉头紧锁。
名将向来重气节,何况种师道身居要职,亲族皆在汴梁。
一旦归顺,家眷必遭宋皇赵构毒手。
正如当年隋将史万岁,为保家人宁死不屈。
将军,千真万确。
城中并无埋伏,种师道确已归顺。”
他为何如此?蒙毅追问,总该有个缘由。”
探马抱拳禀报:据青龙会密探来报,已暗中将种师道家眷从汴梁转移至河东。
正因如此,种将军才决心归顺我军。”
蒙毅听罢仰天而笑,站在一旁的曹参也面露喜色。
种师道归顺不仅预示着河东战事即将尘埃落定,还将对大宋将士的士气造成沉重打击这位威名赫赫的大将倒戈,必然掀起轩然大波。
“好!”蒙毅双目炯炯有神,“立刻准备迎接仪式,我要亲自出营相迎。”
曹参略显犹豫:“既然河东已得,是否按先前计划休整兵马?”
“燕云十六州仍在岳飞掌控之中。”蒙毅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留五万人驻守河东,其余部队立即北上,与韩信形成合围之势。”
想到能够支援那位用兵如神的同袍,蒙毅嘴角微微上扬。
往日总被视为第二的憋闷,此刻尽数化为雪中送炭的畅快。
“分兵增援?”曹参眉头紧锁,“这恐怕有违殿下的军令”
“用兵之道,贵在出奇制胜。”蒙毅掸去铠甲上的尘土,“若等邯郸传来诏令,早就贻误战机。
只要韩信一日未拿下燕云,我们就该火速驰援。”
见年轻副将仍有疑虑,他又补充道:“河东与燕云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其中利害,日后你自会知晓。”
狂风吹动营帐外的旌旗,远处已传来降兵整队的号令声。
岳飞确实是个极其难对付的对手,与以往交锋的将领截然不同。
他既不像独尊堡解晖那般不通兵法胡乱调兵,也不似大隋名将史万岁或宋阀地刀宋智那样虽有丰富经验却缺乏决胜之策。
岳飞的军事才能堪比天刀宋缺,甚至在统军作战方面,韩信觉得他或许更胜一筹。
从两军将士的素质便可窥见一二。
宋缺训练的宋阀精锐虽能做到令行禁止,却远不及岳家军那般视死如归。
岳家军的战力,几乎能与经过思想锻造的东郡精兵比肩。
岳飞在军事韬略上的造诣同样令人叹服。
韩信想出的奇策妙计,往往都能被岳飞识破;而岳飞的布局,韩信虽能看穿并破解,却总要费尽周折。
两军在燕云道你来我往,陷入对峙僵局。
今日韩信攻下一城,明日就可能丢失后方要塞。
“韩将军,如今我们该如何应对?”盗跖盯着燕云道的地形图,神色凝重,“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岳飞不愧是大宋最负盛名的年轻将领,难怪殿下一直想将他招至麾下。”
尽管战局胶着,盗跖对韩信的敬佩却更深了。
经历过多次大战的磨砺,他已通晓用兵之道,正因如此才更清楚岳飞的可怕。
若是由他统帅东郡兵马,恐怕早已败在岳飞手中。
而韩信虽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却仍保持着微弱优势。
“岳飞的才能确实超出我的预料。”韩信目光沉凝,“若给我两个月时间,我有信心零底击败他。
但时不我待,斥候来报,大宋已派韩世忠率二十万大军驰援燕云和河东。
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局势只会愈发不利。”
盗跖点头赞同:“确实,若继续在此僵持,恐怕会拖累殿下的全局谋划。
是否需要向殿下请示?”
“不必惊动殿下。”韩信摇头道,“但可以向蒙毅将军请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