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晨露在引星网的银线上凝成细小的珠串,像谁在网眼间挂了串碎钻。林羽蹲在守诺石旁,指尖轻触网线上的露珠,水珠滚落时,在石面上砸出个极小的坑——坑底泛着淡淡的墨色,是昨日墨魂珠碎裂时溅出的残渣,此刻竟在石缝里长出根墨色的细芽,芽尖顶着点金芒,像被晨露镀了层光。
“这是‘墨根草’。”周伯拎着竹篮走来,篮子里装着七片新鲜的槐树叶,叶面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李丫头的手札里记着,‘墨魂入石,三日生芽,芽生金芒,可辨星轨’。”他把树叶一一铺在引星网的节点上,树叶刚接触银线,就被网眼牢牢吸住,叶脉里的汁液顺着银线往上爬,在网面画出淡绿色的纹路,与星图上的轨迹渐渐重合。
林羽看着墨根草的嫩芽,突然发现芽尖的金芒在石面上投下道细长的影子,影子的方向正对着矿洞深处的12号暗渠。“它在指方向。”他起身时,手腕的兰花瓣印记突然发烫,印记边缘的红丝像活了似的,顺着手臂往引星网爬去,在网中央织出个小小的“诺”字。
影扛着工具袋从通道口进来,帆布靴底沾着的泥块落在地上,摔成几片——泥块里混着些银白色的碎屑,是从老槐树根部挖来的“星精土”。“周伯说的没错,老槐树根下的土果然含星精。”他把土倒在石臼里,用杵臼轻轻碾着,碎屑在晨光里闪烁,像撒了把碎星,“碾成粉拌进护墨油里,引星网的银线就不会被墨魂丝腐蚀了。”
(二)
巳时的阳光透过天窗,在引星网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林羽把墨根草周围的石缝清理干净,发现石面下藏着层极薄的墨膜,膜上印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凑近了看,竟是李奶奶手写的《墨魂引》残页:“引星为纲,墨魂为丝,以槐为媒,以泉为引,七诺聚,星轨成……”
“缺了后半段。”影凑过来看,手指在“星轨成”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墨膜突然泛起涟漪,浮现出半幅星图——图上的北斗七星比昨日清晰了许多,勺柄处多出颗从未见过的亮星,星旁标着个“羽”字。“这是你的本命星?”他抬头看向林羽,眼里闪着惊讶,“李奶奶连这个都算到了!”
周伯端着个陶瓮过来,瓮口飘出淡淡的酒香。“这是‘槐泉酿’,用槐根泉的水和去年的槐花酿的。”他往七个小瓷碗里各倒了半碗,酒香混着墨香在矿洞里弥漫,“李丫头说,‘调墨前饮三盏,墨魂易通’。”
林羽端起碗,酒液入喉时带着点微甜,顺着喉咙滑下去,胃里立刻泛起暖意。放下碗时,他发现碗底印着个极小的墨兰图案,图案的根须处连着根红丝,红丝从碗底钻出来,与手腕的兰花瓣印记缠在一起,像在认亲。“它在引墨魂。”他低头看碗里的酒,酒面倒映着引星网的影子,影子里的北斗七星正在缓缓转动,勺柄的“羽”星越来越亮。
(三)
午时的矿洞暖意渐浓,影把碾好的星精土粉拌进护墨油里,用软布蘸着往引星网的银线上擦。银线接触到油膏,立刻泛起层柔光,网眼上的墨粒像被激活似的,开始沿着网线慢慢移动,在网中央聚成个小小的墨团。“你看这墨团!”他指着墨团,“在动!像有心跳似的!”
林羽伸手悬在墨团上方,指尖感受到轻微的震动,像在触摸某种活物的呼吸。墨团突然散开,化作七根墨丝,分别钻进七个瓷碗里,碗里的槐泉酿瞬间变成深黑色,酒面上浮出七个村落的名字,每个名字都由无数细小的墨点组成,像用毛笔一点一点写上去的。
“是墨魂在认碗。”周伯把昨日磨好的七瓶墨汁取出来,按村落名字依次摆在碗旁,“等墨丝把酒香吸足了,就能往墨汁里掺了——李丫头说‘酒养墨魂,能让墨里的影子更鲜活’。”
小雅抱着素描本跑来,本子上画着今早的墨根草,草叶的纹路里藏着行小字:“酉时三刻,12号暗渠出墨晶。”她指着落款,“这是我刚才画的时候自己冒出来的!像李奶奶的笔迹!”
林羽看着那行字,突然想起墨根草芽尖的金芒指向12号暗渠,“看来得去趟暗渠。”他把墨魂珠的残渣小心地收进瓷瓶,珠子里的红丝还在轻轻颤动,“周伯,暗渠里真有墨晶?”
周伯点头,眼神里带着回忆:“三十年前,李丫头在暗渠里找到过块墨晶,能让墨汁在夜里发光。她说那是‘墨魂的骨头’,藏在渠底的石缝里,只有墨根草发芽时才会显形。”
(四)
未时的阳光斜斜地照进12号暗渠,渠水泛着墨绿色,水面上漂浮着层薄薄的墨膜,膜上的纹路与引星网的星图隐隐呼应。林羽举着矿灯往前走,光柱穿过水面,照亮渠底的鹅卵石,石缝里果然有东西在反光——是块指甲盖大的黑色晶体,像被墨汁染过的水晶,周围缠着几根极细的红丝,正是从他手腕印记里飘出来的。
“找到了!”影伸手去捞,指尖刚碰到晶体,晶体突然射出道黑光,在岩壁上投下幅完整的星图,图上的北斗七星旁,多了条从未见过的星轨,轨上标着七个小点,与七个村落的位置完全对应。“这是‘墨魂轨’!”他激动地指着星轨,“李奶奶说过,沿着这轨走,能把墨魂送到每个村落!”
林羽把墨晶捧在手心,晶体冰凉的触感里带着丝暖意,像有墨魂在里面呼吸。他低头看晶体,里面竟映出个模糊的人影——是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正蹲在渠边洗墨锭,动作和记忆里的李奶奶重合在一起。“她在教咱们怎么用。”他把晶体凑近渠水,晶体突然放出微光,渠底的鹅卵石开始震动,从石缝里渗出黑色的汁液,汁液在水面上凝成个“墨”字。
“是墨精!”影用陶罐舀了些汁液,汁液接触到空气,立刻变得粘稠,像上好的墨膏,“能直接拌进墨汁里!”
往回走的路上,墨晶一直在手心发烫,林羽发现晶体里的人影开始做动作:先是往墨汁里加了三滴槐泉酿,又撒了点星精土粉,最后把墨晶磨成的粉倒了进去。“这是调墨的方子!”他加快脚步,“得赶在酉时前调完,李奶奶的字说了酉时三刻有动静。”
(五)
申时的矿洞弥漫着墨香与酒香的混合气息,林羽按晶体里人影的指引,往每个瓷瓶的墨汁里加了三滴槐泉酿。墨汁立刻泛起涟漪,涟漪里的村落剪影开始活动:老槐树下的孩子在追跑,矿洞旁的老人在磨墨,田埂上的妇人在采墨兰……
“加星精土粉了!”影把土粉分到七个小碟里,每个碟子里的粉都闪着不同的光——对应李兰村的是粉色,赵建国村的是金色,周明村的是绿色……林羽的碟子里是青色,粉里混着点极细的红丝,与他手腕的印记同色。
把土粉倒进墨汁时,瓶身突然震动起来,瓶底的“羽”字亮了起来,墨汁里浮出个小小的墨兰图案,图案的根须扎进瓶底,像在扎根生长。“成了!”周伯指着瓶口,“你看这墨气!”
瓶口升起缕淡黑色的墨气,墨气在空中凝结成片小小的墨云,云里飘下七滴墨雨,分别落在七个瓷碗里。碗里的槐泉酿瞬间被墨雨染黑,与碗旁的墨汁融为一体,碗沿浮出层金色的光晕,像给碗镶了圈金边。
小雅突然指着引星网,“墨根草!”大家转头看去,守诺石旁的墨根草已经长到半尺高,草叶上的金芒连成细线,顺着石面往引星网爬,在网中央与墨团化成的墨丝缠在一起,织成个小小的墨色莲花。
(六)
酉时三刻的钟声从矿洞外传来时,引星网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网中央的墨色莲花绽放开来,花瓣上印着七个村落的名字。12号暗渠的方向传来“轰隆”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松动,周伯跑去查看,很快跑回来,手里捧着块拳头大的墨晶,晶体上布满了星轨纹路,“渠底的墨晶都出来了!像被莲花引出来的!”
林羽把新找到的墨晶放在引星网旁,两块墨晶立刻发出共鸣,表面的星轨纹路重合在一起,组成幅完整的星图——北斗七星、墨魂轨、七个村落,甚至连守诺石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李奶奶的《墨魂引》全了!”他看着星图,突然明白残页的后半段,“‘墨晶现,星轨连,七诺归位,墨魂还’!”
影把七个瓷瓶的墨汁分别倒进引星网的七个节点,墨汁顺着银线流淌,在网面画出与星图对应的纹路。当最后一滴墨汁落下时,引星网突然亮起白光,网眼上的墨粒全部升空,在矿洞顶部组成片墨色的星空,星空中,七个村落的剪影在缓缓旋转,每个剪影里都有个模糊的人影在守着什么——李兰在护着墨兰丛,赵建国在修补守诺石,周明在教孩子认星图……
“他们都在。”林羽的声音有些哽咽,手腕的兰花瓣印记烫得厉害,印记里的红丝全部飘出来,缠在墨色星空中,像给每个剪影系上了条红线。
周伯看着星空,眼眶也红了:“李丫头说的‘墨魂还’,就是让他们以这种方式回来啊。”
(七)
戌时的矿洞渐渐安静下来,引星网的白光慢慢褪去,墨色星空化作点点墨雨落下,沾在守诺石上,凝成层薄薄的墨膜。墨根草已经长到一尺高,草叶上的金芒与墨晶的光交织在一起,在石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林羽把两块墨晶放进木盒,晶体的星轨纹路还在微微发光,像在保存刚才的星空。影在收拾工具时,发现每个瓷瓶的瓶底都多了个小小的“守”字,是用墨根草的汁液写的,字迹与李奶奶手札上的如出一辙。
小雅的素描本上,刚才画的墨根草旁多了行字:“七日后,七星连珠,墨魂归位。”字迹的墨迹未干,像是刚写上去的。
“还有七天。”林羽在守诺册上写下这句话,笔尖的墨落在纸上,立刻晕开成朵墨兰,花瓣上的露珠里,映着引星网和墨晶的影子,像把所有的等待都藏进了花里。
矿洞外传来晚风穿过槐树叶的声音,像谁在轻轻哼着歌。林羽摸了摸口袋里的墨魂珠残渣,残渣里的红丝还在动,像在说“别急,快了”。他知道,这七天的等待,是让墨魂在星轨里慢慢熟悉归途,让引星网的纹路与天空的星轨完全重合,等七星连成线的那一刻,所有的念想都会顺着墨丝和红绳,回到该去的地方。
墨根草的叶尖轻轻晃动,草影在守诺石上投下细碎的图案,像在倒计时,又像在安抚每个等待的人——再等等,等星轨织成完整的网,等墨魂认全回家的路,一切都会如李奶奶所说,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