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穗号的引擎尾焰在星际尘埃中渐次收敛,风沙星的金色沙幕已缩成星图边缘的一粒微光,主控室的光屏上,那颗被紫色磷雾永久笼罩的雾磷星正缓缓放大。舷窗之外,宇宙的深邃被一层朦胧的紫罗兰色渗透,连远处恒星的光芒都染上了毒雾的光晕,仿佛整个星域都浸泡在稀释的毒液中,每一缕磷雾都在无声地宣告着生命禁区的威严。
“距离雾磷星还有280万公里,已检测到星球外围存在厚度220公里的磷雾带,磷化氢浓度0.9%,是人类耐受极限的120倍。”小汐的手指在光屏上飞速滑动,红色警报灯的闪烁频率远超风沙星时期,“更危险的是‘磷火涡流’——高速旋转的磷雾团会释放高频电磁脉冲,能直接瘫痪飞船的导航与能源系统。星际联盟的档案显示,此前三艘探测船在此失联,最后传回的画面只有漫天紫雾与失控的警报声。”她调出雾磷星的地表扫描图,紫色雾霭下,暗黑色的液态甲烷海洋占据星球73%的面积,零星分布的陆地呈现出诡异的灰黑色,如同被毒素侵蚀的伤疤,“地表平均温度-186c,与液态甲烷的沸点仅差3c,陆地岩层中富含硫化物,普通金属设备接触后会在10分钟内发生腐蚀脆化。”
林教授站在光屏前,指尖轻点甲烷海洋边缘一处标注“黑岩滩”的陆地:“这里是唯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区域。根据旧数据,黑岩滩下方500米处有‘甲烷水合物矿层’,矿层间隙中极可能包裹着原始液态水——这是改造雾磷星的核心。但磷雾会屏蔽90%的探测信号,我们无法确定矿层的具体结构,只能靠登陆舱近距离钻探。”她转头看向阎丘兄弟,语气凝重,“而且磷化氢遇明火会爆炸,登陆舱的推进器必须换成‘无焰离子推进系统’,设备外壳要喷涂三层‘抗硫陶瓷涂层’,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机械舱内早已一片忙碌,北刍一正将“无焰离子推进器”的核心部件逐一拆解检查,金属表面的抗硫涂层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银白:“我们把风沙星用的沙尘导流模块改成了‘磷雾过滤舱’,内置三层纳米滤网,能将登陆舱内的磷化氢浓度控制在0.001%以下。”北刍二则蹲在“荒土开拓者”旁,手中的焊枪火花四溅,钻探臂的材质已换成“碳化硅合金”,“还加了‘低温预热模块’,钻探时先将钻头温度升至50c,避免液态甲烷在钻头上冻结成冰壳,影响效率。”
阿木的培养舱内,屏幕上的“温差适应型共生体”正处于-180c的模拟环境中,体表的保水膜早已冻结成白色冰晶,活性骤降至8%。他盯着不断跳动的代谢数据,将一支装有“低温激活因子”的试管缓缓注入培养基,屏幕上的共生体缓慢舒展,冰晶逐渐融化,活性却仅恢复到25%:“风沙星的高温靠保水胶体就能解决,但雾磷星的超低温会让共生体的代谢几乎停滞,磷化氢还会破坏它们的细胞壁。”他快速调出基因数据库,将“极地嗜冷菌的抗冻基因片段”与共生体的基因序列融合,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磷剂”,“更关键的是,雾磷星没有浮游生物,唯一的营养来源是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菌’,我们得让共生体在甲烷环境中存活并分解营养。”
当星穗号抵达雾磷星的磷雾带边缘时,飞船突然剧烈摇晃,主控室的导航屏幕瞬间变成雪花状。“遭遇磷火涡流!距离我们80公里!”小汐的声音带着急促,她果断启动“紧急电磁屏蔽”,屏幕上的雪花逐渐消散,“涡流正在朝我们移动,必须绕开它!否则会被卷入雾带深处,失去航向!”阿凯盯着星图上不断移动的红色涡流标记,果断下令:“调整航向,从磷雾带的薄弱区域切入,登陆舱准备投放,目标黑岩滩!”
登陆舱穿过磷雾带时,舷窗外的景象从紫色渐变为墨黑,磷雾在舱体表面凝结成细小的紫色晶体,如同覆盖了一层易碎的宝石。“磷雾过滤舱正常,舱内温度-3c,共生体活性稳定在75%!”阿木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他正紧盯着检测仪,屏幕上的共生体体表已形成一层淡蓝色的抗磷膜,“可以准备钻探!”
当登陆舱在黑岩滩着陆时,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裹挟着磷雾的寒风涌了进来,带着刺鼻的腥臭味,登陆舱的金属外壳瞬间结上一层薄冰。阿凯和阿木的星核防护服立刻启动“抗磷恒温模式”,头盔面罩上的磷雾晶体被气流吹走,脚下的黑岩滩坚硬如铁,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液态甲烷,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荒土开拓者”已在黑岩滩就位,低温预热模块启动,钻探臂顶端发出微弱的红光,接触黑岩的瞬间,液态甲烷便被蒸发成白色的雾气。
“磷雾过滤完成,开始钻探!”北刍一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钻探臂缓缓下降,高频震动让黑岩滩发出沉闷的轰鸣,黑色的岩屑与液态甲烷混合着飞溅而出。阿木蹲下身,将检测仪的探头贴在黑岩表面,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地表温度-185c,甲烷水合物矿层距离地表500米,没有磷雾异常!”
就在钻探臂深入地表420米时,小汐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急促的警报声:“注意!检测到磷雾浓度异常升高,预计8分钟后到达你们所在区域,浓度会超过1.2%,有爆炸风险!”阿凯立刻下令:“荒土开拓者启动‘磷雾隔离罩’,钻探臂加速下降!”只见“荒土开拓者”的四周伸出八根金属杆,瞬间释放出透明的能量屏障,将周围的磷雾阻挡在外,钻探臂的转速陡然提升,岩屑飞溅的速度更快了。
当钻探臂深入地表500米时,屏幕上突然传来“滴”的一声——钻探臂突破了黑岩,接触到了下方松软的甲烷水合物。“停止钻探!这里就是矿层!”阿木兴奋地大喊,他紧盯着检测仪上的甲烷浓度数据,当数据跳到92%时,立刻示意北刍一操作取样装置。透明的玻璃管中很快装满了白色的甲烷水合物晶体,如同细碎的冰块,其中还夹杂着微小的气泡。
阿木将样本放入检测仪,屏幕上的数据让他眼中闪过惊喜:“甲烷水合物中含有大量甲烷菌,还包裹着液态水,水质纯净,盐分浓度0.02%,刚好能满足共生体的需求!”他立刻将混合着抗磷剂的“荒原生机体”通过钻探臂注入矿层,屏幕上的共生体进入矿层后,体表的抗磷膜迅速溶解,开始舒展身体,活性逐渐恢复到100%。“共生体正在分解甲烷菌,产生的氧气每小时提升0.06%!”
然而,变故突然发生。阿木的检测仪突然捕捉到一股异常的甲烷气流信号,屏幕上的气流轨迹显示,一股高压甲烷气流正朝着投放点移动,速度高达每秒12米。“不好!高压气流会将共生体冲散,还可能引发矿层坍塌!”阿木立刻将数据传给林教授,“有没有办法阻挡?”
林教授的声音很快传来,带着冷静:“这是甲烷水合物矿层的自然排气,无法阻挡,但我们可以利用它!阿木,立刻注入‘气流引导剂’,让共生体随着气流扩散,在矿层中形成稳定的氧气通道!”阿木立刻照做,将引导剂注入矿层,屏幕上的共生体果然随着气流移动,所到之处,甲烷菌被迅速分解,氧气在通道中不断积累。
就在这时,阿凯注意到钻探臂的取样装置上附着着一些微小的紫色光点,他将高倍探测仪对准光点,屏幕上出现了令所有人惊讶的景象:一群类似水母的生物正在甲烷水合物中漂浮,身体呈半透明的紫色,体表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甲烷膜,正缓慢地朝着共生体所在的区域靠近。“是甲烷生物!”阿凯的声音带着激动,“它们靠吸收甲烷生存,体表的膜能抵抗超低温和磷化氢!”
阿木立刻捕捉生物数据传输给星穗号,几分钟后,林教授的分析结果让所有人振奋:“这些‘甲烷水母’体内含有‘甲烷分解酶’,能将甲烷转化为有机物质,它们的排泄物中还有大量氮元素——这正是共生体需要的营养!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矿层中开辟的通道,能让共生体更快扩散!”
接下来的六天,阿凯和阿木一直在黑岩滩监测,他们发现,甲烷水母开始主动围绕共生体活动,两者接触时,共生体分解甲烷菌的速度加快了三倍,甲烷水母则以共生体产生的有机物质为食,形成了完美的共生关系。“共生体活性提升了五倍,甲烷水母的数量也在增加!”阿木的声音带着兴奋,“甲烷水合物中的氧气浓度已经达到地球淡水湖的6%,还在不断提升!”
但挑战远未结束。第八天,小汐的警报声突然响起:“超级磷火涡流!直径120公里,预计5分钟后到达黑岩滩,会释放高强度电磁脉冲,可能破坏设备电路!”阿凯果断下令:“荒土开拓者紧急回收,撤回登陆舱!”
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阿木突然发现,检测仪上的共生体和甲烷水母正在朝着涡流方向移动。“它们在主动迎向涡流!”阿木的声音带着疑惑,林教授的声音立刻传来:“磷火涡流的电磁脉冲能刺激甲烷水合物分解,释放更多甲烷菌和液态水——它们在利用涡流获取营养!阿木,快注入‘抗电磁保护剂’!”
阿木立刻在登陆舱内调配药剂,注入矿层。当磷火涡流抵达时,黑岩滩剧烈震动,紫色的磷雾如巨浪般席卷而来,登陆舱在涡流中摇晃,阿凯和阿木紧紧抓住扶手,看着屏幕上的共生体——它们体表形成了一层抗电磁膜,随着气流扩散,分解速度更快了。
涡流过后,黑岩滩覆盖了一层紫色磷雾晶体,阿木调出数据,兴奋地大喊:“成功了!共生体不仅存活,还扩散到了更大区域,氧气浓度提升了18%!而且涡流刺激矿层分解,提供了更多营养!”更令人惊喜的是,黑岩滩的一处凹陷中,甲烷水合物分解形成了一个“甲烷水湖”,湖底的液态水与地下矿层连通,甲烷水母在湖中漂浮,让氧气扩散到地表。
林教授在星穗号上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欣慰:“从冰海星的冰震,到风沙星的沙暴,再到雾磷星的磷火涡流,我们终于明白,星球的‘危险’其实是它的‘馈赠’。”小汐调出生态图谱,蓝色区域以黑岩滩为中心缓慢扩展:“按照这个速度,六十年内,甲烷水合物中的氧气浓度能满足大型生物生存,一百年后,磷雾浓度会降低,甲烷海洋中或许能长出低温藻类。”
几天后,星穗号准备离开雾磷星时,阿木将优化后的“荒原生机体”样本存入数据库,标注“低温抗磷型-共生优化”:“下次遇到有甲烷生态的星球,我们就能更高效改造。”阎丘兄弟拿着新设计图:“下次遇到酸性大气星球,还能加‘酸雾中和模块’。”林教授调出星图,指着一颗被红色岩浆覆盖的星球:“下一个目标,熔浆星——地表温度高达1050c,全是岩浆海洋,挑战更大,但我们有信心。”
星穗号的引擎再次轰鸣,缓缓驶离雾磷星。舷窗之外,黑岩滩的甲烷水湖被磷雾覆盖,湖底的蓝色光点(共生体光芒)缓慢扩散,紫色磷雾中渐渐多了一丝淡蓝——那是氧气的颜色。阿凯看着生态数据,心中充满期待:荒芜星的蓝绿,赤焰星的红绿,冰海星的白蓝,风沙星的金绿,雾磷星的紫蓝……未来,宇宙中会有更多这样的色彩。
或许几百年后,移民船来到这些星球时,会看到雾磷星的甲烷海洋中漂浮着五彩的甲烷水母,人们在甲烷水湖旁建造家园,孩子们追逐着磷雾中闪烁的生物。他们会记得,星穗号用“与星球共存”的智慧,唤醒了一颗又一颗沉睡的星球。
当星穗号的尾迹消失在磷雾带后,雾磷星的甲烷水合物矿层中,共生体仍在分解扩散,甲烷水母的通道纵横交错,将氧气输送到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未来某一天,雾磷星的磷雾会消散,天空变得澄澈,而星穗号,早已航向宇宙深处,去迎接熔浆星的炽焰挑战,去书写更多“共存”与“唤醒”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