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方丈让人取来素笺,小心翼翼地将诗稿誊抄下来,对陈珏道:“老衲斗胆,想把这诗挂在竹林茶寮的门楣上。一来让香客沾沾清凉气,二来也让他们知道,作诗未必都要苦大仇深,这般趣致的文字,更见真性情。”
陈珏点头应允,望着窗外渐盛的暑气,忽然觉得这诗像片竹叶,轻飘飘的,却带着沁人的凉。程高竹喝着酸梅汤,忽然拍板:“等秋天枫叶红了,咱们再来!到时让先生写首‘隔岸垂杨显老枫’,凑成一对。”
正行方丈送众人至山门时,特意让小和尚取来两串菩提子:“先生的诗让寒山寺添了灵气,这串珠子权当念想。” 陈珏接过道谢,指尖触到珠子温润的包浆,想起诗里 “栽修竹” 的句子,忽然觉得这古刹的清净,已顺着竹影刻进心里。
离开寒山寺时,程高竹看了看时间,对陈珏道:“上午逛了古刹,下午不如去个雅致些的地方?苏州的园林各有特色,拙政园大气,留园精巧,不过我倒想推荐耦园,知道的人不多,清净。”
陈珏正闻言抬头:“耦园?名字倒别致。” 程高竹解释:“‘耦’是伴侣的意思,这园子原是清代一对夫妻建的,东西两园相依相偎,像对神仙眷侣,很有故事感。”
直播间的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耦园!去过的表示超小众,人少景美】
【清代夫妻建的园子?听起来好浪漫】
【对比拙政园的人挤人,耦园确实更适合慢慢逛】
【程太守推荐的地方肯定不错,坐等先生打卡】
李逸雅翻出耦园的照片:“先生您看,这园子以水为中心,九曲桥跨在池上,雨天的时候撑着伞走在桥上,雨打荷叶的声音特别好听。” 陈珏看着照片里的景致,荷叶田田,小桥蜿蜒,点头道:“确实清雅,就去耦园吧。”
程高竹补充道:“耦园始建于清代初年,原是沈秉成夫妇的归隐之所。沈秉成官至安徽巡抚,晚年卸甲后与妻子严永华在此造园,园内每处景致都藏着二人唱和的典故,连窗棂的花纹都是严夫人亲手设计的缠枝莲纹。”
陈珏闻言点头:“以园为耦,倒是比寻常退隐之地多了几分温情。” 直播间弹幕立刻有人科普:
【沈秉成夫妇超甜!严夫人是才女,两人在园子里写了好多唱和诗】
【缠枝莲纹寓意夫妻相守,古人的浪漫太戳了】
【小众宝藏景点被挖出来了,感谢先生】
【已经开始想象在耦园里听雨声的场景了】
【跟着先生旅游,比看旅游攻略靠谱多了】
车队抵耦园时,一位身着浅蓝长衫的老者已在门口等候,胸牌上写着 “耦园馆长 周明轩”。见众人走近,周馆长拱手笑道:“陈先生肯来耦园,真是让这百年老宅添了光。我研究耦园三十年,就盼着有位懂园、懂诗的人来看看。”
陈珏回礼:“周馆长客气了,早闻耦园以‘隐’见长,今日特来叨扰。” 周馆长引着众人入园,指着迎面的黄石假山:“这假山是江南园林里少有的‘险’,沈公当年造山时说,要让入园者先经崎岖,才懂平地的安稳,像极了他宦海沉浮后的心境。”
绕过假山,一汪碧水豁然开朗,东园的 “城曲草堂” 与西园的 “山水间” 隔岸相望,岸边的垂柳垂到水面,惊起几只白鹭。陈珏站在九曲桥上,望着水中交错的倒影,忽然觉得这园子像幅未干的水墨画,墨色里藏着百年的光阴。“这里的水是活的。” 周馆长指着池角的暗渠:“引的是外河的活水,所以四季清澈,夏天也不生绿藻。”
程高竹望着草堂的匾额:“‘城曲’二字有讲究?”“取自《诗经》‘城隅’,” 周馆长道,“严夫人常在此抚琴,沈公就在对岸的‘双照楼’听,琴声顺着水纹飘过去,比任何丝竹都动人。”
陈珏的指尖划过冰凉的桥栏,心中泛起一阵宁静。相较于拙政园的恢弘,耦园的美更像一封私人信件,字里行间都是岁月沉淀的温柔。他忽然明白,所谓 “偕隐”,不是逃避世事,是在喧嚣外守住一份彼此懂得的默契。
直播间的弹幕被这份静谧感染:
【原来园林不只是看景,是看里面的人啊】
【先生站在桥上的样子,好像和这园子融在一起了】
【“城曲草堂”“双照楼”,光听名字就觉得有故事】
【突然懂了 “耦” 的深意,是两个灵魂的相互映照】
沿九曲桥行至西园时,忽然有几滴雨落在肩头。周馆长笑道:“这便是苏州的五月天,晴雨不定。” 他指着岸边一株虬曲的老树,“那是沈公亲手栽的梅子树,三百多年了,每年这个时节都挂满青黄相间的果子,严夫人的诗里写过‘梅黄雨细青枝重’,说的就是这树。”
陈珏抬头望去,枝头的梅子果然沉甸甸的,雨珠挂在果皮上,像缀了层碎银。池水里忽然漾起圈涟漪,几只乳鸭从荷叶下钻出来,嫩黄的绒毛沾着水珠,正围着岸边的芦苇嬉戏。“这些鸭子是园里的老住户了。” 周馆长道:“从沈公那时就养着,代代繁衍,见了人也不躲。”
程高竹指着对岸的枇杷树:“那树更妙,沈公夫妇常在树下摆棋,严夫人输了就摘颗枇杷抵债。” 众人望去,满树金果在雨雾里闪着光,倒像谁把星星串在了枝头。此时云层忽开一线,阳光漏下来照在池面,一半水光潋滟,一半烟雨朦胧。
“这天气倒应了‘半晴阴’三个字。” 陈珏望着天边的云影,忽然听见一阵蝉鸣,混着雨打荷叶的声儿,竟格外清越。直播间弹幕刷道:
【乳鸭好可爱!黄乎乎的像小绒球】
【烤来吃一定很香吧(搀))】
【你是魔鬼吗?】
【梅子树 + 枇杷树,这园子里的果树都有故事啊】
【刚还下雨,现在出太阳了,果然是 “半晴阴”】
【突然懂了先生为什么选这里,处处是诗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