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而且就答了语文,倒是有点意思。”
饶有兴致的,宁景初第一次对于古文诗词这种东西提起了一丝兴趣。
虽然从小就被作为苏家家主培养,但是他年轻的时候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对于国学并没有如今的扶持力度与社会追捧,宁景初学的,是如何正确的带领苏家蒸蒸日上与社交,纵横之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入目资料的第一句,就是陈珏所做的对联。
仅仅是第一句,宁景初就目瞪口呆,紧接着拍案叫绝。
锋芒毕露,朝气蓬勃的冲进与迎难而上,历经千辛万苦终得始终的余韵,直接让宁景初沉迷了进去。
眼前走马灯一般,往事一幕幕如同云烟过眼一般浮现,少时的艰辛,青年的奋发,中年与各方的争斗,整合内忧外患的宁家,面对各方虎豹豺狼的挑战,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做到了如今宁家的声势,各种心酸,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
长出一口气,宁景初眼中精光四射,这么多年,功成名就之后不用那么操劳,自己也算是读了不少的诗书,虽想要修身,但是一直没有遇到这种直击灵魂,触动人心的词句,这让宁景初认为,相比于实业,相比于纵横之术,诗词不过是小道。
现如今看来,自己貌似有些偏颇了。
诗词并不是小道,只不过是一直没有人将这条通天大道走通罢了。
“《四时山水诗》?好奇怪,每一句竟然都是十个字?回文?这是怎么回的?”
对古诗词了解不多的宁景初初看《四时山水诗》的时候,并没有领会其中精奥,甚至是看到回文的时候,也仅仅是顺着读又逆着读了一遍,却发现并不通顺,不由的有些好奇,直至看了注解之后,才会看这首《四时山水诗》才发现,文字竟然能够精巧到这种地步。
四句诗,每一句都能拆分成一首诗,而且依次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首诗都不是生搬硬凑,竟然都有精巧的构思在,诗魂诗骨浑然天成,着实让人叹服。
“《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如果第一幅对联,还能让宁景初感同身受,第二首诗,仅仅是让宁景初感叹陈珏的机敏巧变,对文字理解掌握叹服,那么第三篇《爱莲说》洋洋洒洒的百余字,却让宁景初直接沉默了下来。
眼前,一个洁身自好,遗世独立的隐士形象跃然而出,这人就静静地站在荷花池边,静静地看着池塘中那一池荷花,无论风吹日晒,无论狂风骤雨,都不能磨灭他的意志,都不能玷污他的灵魂。
回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难免动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平时自己甚至是有些自豪,但是如今看来,不禁有些自惭形秽了。
摇了摇头,自己这浮浮沉沉了一辈子的心性,竟然被一篇文章,短短几句话就动摇了。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刚刚读了一句开篇,呼的一声,宁景初的胸口就好像燃起了一团热火,惊涛骇浪一般的气势扑面而来,而自己仿佛就是那直面天地汪洋伟力的大渔船。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换了人间,换了人间,哈哈哈,好,好一个换了人间。”
咀嚼,回味着这首诗词的韵味,宁景初的眼眸渐渐明亮了起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两首蜀相,虽然对于三国的历史了解不多,但是只要是华国人,自然多多少少都了解诸葛孔明的事迹,因此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时候,都能够感同身受,而读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的时候,只要是经历过风浪的人,自然而然的都能够感同身受,只觉得这一句诗,就是写自己的,直直的扎进了自己的心里。
目前陈珏的公考资料上,就记录着这些诗词,其他无论是在北山写的还是在青城山留下的诗词,因为影响不大的原因,还没有被收录进官方的资料里,因此流出并不广泛。
但是仅仅是这些,也已经足够令人震惊的了。
这真的是一名二十岁的青年,能够达到的高度吗?
宁景初不由的沉默了,不过想想历史行那些惊才绝艳之辈,貌似都是从十几岁就开始在青史中崭露头角,貌似又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了。
只能说华国的历史实在是太过源远流长了,经历的多了,哪怕是在惊才绝艳之辈,在历史上总能找到相似的存在。
无论是任何的事情,任何的错误,都能在历史书中找到答案。
华国的历史,就是一本不断添加的错题册。
这么一想,也就不是不能接受的了。
虽然当世的时候,这陈珏的才情不人能比,但是拉长到整个华国史中,像他这么厉害的又不是没有出现过。
只要不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那么人们的接受程度就会大大提高,觉得没有什么好惊奇的。
“只不过,如月竟然连这种人都能拐回来?果然,我闺女的眼光,随我。”
这种天才,可是许多朝代历经一朝,都孕育不出一个的啊。
这么一想,宁景初瞬间兴奋了起来,作为一个家主的直觉让他觉得,自己貌似遇到了一个让宁家再上一层楼的机遇。
沉思片刻,宁景初拨通了宁如月的电话。
“喂,爸,有什么事情吗?”
听到宁如月的声音,宁景初的脸上攀上了笑容。
“月月呀,什么时候回来的?”
“今天早上啊,是林叔告诉你的吧。”
“额,是。”
长久的沉默,尴尬的氛围在电话两头之间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