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制造的感官幻象,如同无形的毒刺,持续试探着磐石基地居民的心理防线。尽管有“感官交叉验证”协议和“网灵”的预警,但那些针对个人情感弱点的逼真幻影,依旧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和潜藏的不安。信任,这本应是基地最坚实的基石,开始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系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它的攻击策略随之调整,变得更加阴险和致命。它不再仅仅制造逝者或恐惧对象的幻象,而是开始尝试制造……“同伴背叛”的假象。
第一次严重的危机,发生在资源分配部门。一名负责仓储管理的文职人员,在独自清点物资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他极为信赖的直属上级的身影。那个“上级”神色诡秘,正偷偷将一批珍贵的医疗物资转移到一个标记着废弃的箱子里,嘴里还低声念叨着“……为自己留条后路……”
这名文职人员大脑一片空白,震惊和背叛感瞬间淹没了他。他几乎要冲上去质问,但残存的理智和基地反复强调的“幻象警报”让他强行忍住了。他颤抖着手,按照规程,第一时间通过随身设备扫描了那个区域——能量读数正常,没有任何生命信号。同时,他努力集中精神,向“网灵”发出确认请求。
几秒钟后,一股微弱但清晰的“虚假”意念,伴随着一丝安抚的情绪,通过集体潜意识网络传递到他的意识中。幻象在他眼前如同泡沫般破碎消失。
他虽然得以及时识破,但那种被最信任的人“背叛”的强烈冲击感,却久久无法散去,工作效率大幅下降,并且开始不自觉地回避那位无辜的上级。
类似的事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于不同部门零星上演。有的人“看到”同伴在背后诋毁自己,有的人“听到”亲密战友在计划着危险的行动……虽然最终都被验证为幻象,但猜疑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基地内部那种曾经无处不在的、毫无保留的信任氛围,出现了细微却确实存在的裂痕。
“它在攻击我们信任的纽带!”苏婉在核心会议上,语气沉重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比起直接的恐惧,这种对身边人的怀疑,更具腐蚀性!长此以往,不需要它动手,我们自己就会从内部瓦解!”
林默的脸色同样凝重。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集体意识之海中,多了一些以往不曾有过的、细微的“审视”和“戒备”的波动。即便“网灵”能够标记幻象为假,却无法立刻消除人们心中因此产生的隔阂。
“技术防御和‘网灵’预警是基础,但还不够。”林默沉声道,“我们需要主动强化信任,用更强大的真实情感,去覆盖它制造的虚假裂痕。”
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启动“心灵共享”深度连接项目。这不是平时那种浅层的意识共鸣或情绪感知,而是在自愿、保密和严格监控的前提下,允许关系紧密的小组成员(尤其是工作搭档和亲密战友)之间,在特定安全环境下,进行短暂的、更深层次的记忆和情感片段共享。目的是让彼此更加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行为动机和内心坚守,从而建立起超越言语和表象的绝对信任。
这个提议风险极高,涉及最深层的隐私,一旦滥用后果不堪设想。但在当前形势下,这或许是修复信任裂痕最有效的方法。
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和自愿报名,第一批由秦风领导的精锐战术小队,成为了“心灵共享”的试点。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下,他们彼此开放了部分关于忠诚、责任和为何而战的核心记忆片段。
过程伴随着巨大的情感冲击,但当连接结束时,小队成员之间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和纯粹,一种无需言语的、钢铁般的信任重新建立起来。他们亲身证明了,真实的、深刻的理解,足以碾碎任何虚假的离间。
试点成功的消息给了基地巨大鼓舞。更多的小组开始申请参与。
然而,林默和核心层都知道,这只是治标。“系统”依然在暗处窥探,寻找着信任网络中新的弱点。只要裂痕存在过,就总有被再次撬开的可能。
信任的裂痕可以被修复,但修复后的痕迹,是否会成为下一次攻击更易瞄准的目标?
模仿者的毒牙,已然深深嵌入集体意识的肌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