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正明皇帝正在宫殿内忧心不已地踱着步,整间大殿除了漏壶的水正滴滴答答地响着,就只剩下正明皇帝愈发沉闷的脚步声。

尽管宫里还待了不少太监宫女,可在烦躁的皇帝身旁,他们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正明皇帝属实是无奈,原本他一直都是神清气爽,就等着新军的扩招运动顺利执行。

直到众多臣子的联合弹劾给了正明皇帝一个措手不及,这些臣子纷纷以周羽身为新军统帅却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为由,要求皇帝立即罢免周羽。

除了周羽的案件,还有一件则是新军将士与禁卫军将士发生斗殴的案件,新军将士杨焱云出言挑衅禁卫军将士,并将数名禁卫军将士打致重伤,被赶来的官差当场逮捕,目前正在关押。

许多臣子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指责新军将士蛮横无理,矜功自傲,居然敢在堂堂京师掀起如此恶劣的斗殴事件,打的还是禁卫军将士,安能不严惩之?

这等目中无人的行为也迅速激起了整个禁卫军的抗议,禁卫军进攻的矛头不仅限于一个杨焱云,而是整个新军,既抗议杨焱云的殴打行径,亦抗议以禁卫军的军费转拨给新军。

他们还声明皇帝如果不能答应他们的合理诉求,就要到皇宫来闹事,还要拉着一样心怀愤慨的武卫营将士一起来闹事。

诸多事情叠加之下,多数臣子都得出了统一意见——要求皇帝取缔新军,就算坚持要留新军,这扩军之事也当重新商榷。

这些臣子从大义、法度、祖制、国内情况等一系列角度进行辩驳和论证,滔滔的话语如同海潮般灌向正明皇帝的脑袋,让他实在忍不住头晕目眩,完全不是他和高鹤等少数派所能抗衡。

最后,这些大臣也开出了条件,如果皇帝一意孤行地扩建新军,那以后这朝会就不要开了,群臣会一直抗议下去,皇帝什么时候妥协,他们什么时候罢休。

状况的急转直下,是正明皇帝怎么也想不到的,他所设想的顺风顺水,不意统统是假象一场,残酷的真实情况破开种种伪装,正不容一丝动摇地横亘在他的身前,宛如一座千仞之山。

即便事前他的决心何等之坚定,到现在也不由地在乱流般的局势下飘摇不定。

要是放弃了,这显然昭示他全部的努力统统破产,这些天里的期待与欢喜都成为了笑话。

他必须想出对策,逐步化解到当下之局面。

他首先要应付的自然是周羽贪污受贿案。

许多大臣们声称周羽家收了相当贵重的礼品,要求周羽给行贿者的家人提供新军的职位,目前行贿者已经被缉拿,并全部招供,群臣要求把周府给围了并彻查一番,定能人赃俱获。

正明皇帝不知道这所谓贪污受贿案是怎么来的,可他坚决不相信连俸禄都不肯收的周羽会做贪污受贿的事情。

他先是勉力弹压掉群臣到周府上查抄的提议,以免负责查抄的官员在闯入周府后会做出什么来,一切都要等他面见周羽再让周羽交代明白后做出安排。

等上好一阵后,周羽在太监引领下见到了正明皇帝。

此时的周羽还很是云里雾里,对朝中的惊涛骇浪并不知晓。

扩军事宜很快就能开展,他为此准备了好多天,就等正式张榜招募那天让更多青年义勇加入到新军之中,但就在招兵前夕,皇帝突然召他过来,他以为皇帝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同他交代,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陛下。”

周羽见到正明皇帝后先是行过大礼,而正明皇帝早已顾不得这些礼数上的事情,他匆匆上前扶起周羽,道:

“爱卿不要跪了,出大事了!”

“怎么?”

周羽的心头猛然升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正明皇帝将发生的种种意外都告诉给了周羽,从对周羽贪污的指控再到新军将士杨焱云陷入殴打风波,从禁卫军群情激奋表示抗议再到群臣几乎一致反对新军扩建。

如此重大的事故让周羽都傻眼了,思绪骤然间纠缠成了一团乱麻。

他首要做的自然是为自己辩污,什么贪污受贿他根本就没干过,这不是纯粹是污蔑吗?

周羽以急切的口吻向正明皇帝说明道:

“陛下!臣指天为誓,从不曾做过任何有负于陛下,有负于社稷之事。微臣自执掌新军,无一日不谨小慎微,从未收受过一文钱的贿赂,此间种种,臣一概不知,必是群臣污蔑之言也!愿陛下遣人彻查,定能还臣一个清白,则诽谤之言不攻自破!”

周羽匆匆做完辩解后,终于琢磨过来了,好像群臣们所指责的压根不是他本人收受贿赂,而是所谓的“周羽家”,也就是说这贿赂与他无关,是他的家人收的。

想明白这点,周羽霎时间冷汗涔涔,可转念一想,自己的妻子那么听自己的话,她会做出收受贿赂的事情?不可能啊!自己明明对她是千叮咛万嘱咐,对方怎么可能辜负自己呢?

在忐忑中犹豫一阵后,周羽又向正明皇帝补充道:

“贪污受贿之事,臣实未曾做过,臣向陛下保证,此事与臣绝无干系,然……臣尚不能保证臣之家人是否有逾矩之事,需待臣回府后一探究竟,方能给予陛下答复。”

当听到周羽坚称自己没有贪污受贿时,正明皇帝很是欣喜,只要能证明周羽的清白,那群臣的抗议岂不成了无根之萍,很快就能被平息下去?可周羽的补充一下子又让正明皇帝踩进忧虑的泥潭。

正明皇帝皱着眉头略作思索,对周羽开口道:

“好吧!爱卿归家当速速查明,如若真是冤枉,则朕绝不会委屈了爱卿,必会尽力平息群臣之风波——那……新军将士参与斗殴事件,爱卿可有了解,此事是不是污蔑?”

提起杨焱云参与斗殴之事,周羽也彻底了失去辩驳的底气。

因为杨焱云真的是新军士卒,而且还是他为征兵准备的形象大使。此事显然已是板上钉钉,周羽无力扭转,只能勉强进行解释:

“此臣考虑不周也!招兵训练在即,且新军将士又参与到了平乱战事,甚为辛苦,臣本想在此时间里让将士们先休养一阵,以备将来愈加繁琐之训练。

不意短短时间居然惹出了如此变故,此臣之失虑也!杨焱云此人虽骁勇气壮、争强好胜,但并非一味鲁莽、蛮横无理之人,臣实难相信他会惹出事端,此事恐有蹊跷,愿陛下彻查之!”

“朕明白了。”

正明皇帝有些虚脱地抚了抚自己的额头,试图将盘踞在上面的阴云统统拂去。

彻查吗?周羽的担保固然给了他一些硬刚到底的底气,可在突然爆发了那么多不寻常的事件后,彻查也能顺利进行下去吗?

对了,能那个宠骏,听说他办案办得很不错,又是高鹤举荐的人,让他去调查,兴许真能查个水落石出出来,还周羽和杨焱云一个公道?真能如此发展,那他的燃眉之急就算是暂且解除了。

正明皇帝七上八下的内心稍微平缓了一些,被阴霾笼罩已久的面颊终于露出一抹微笑。

“好,爱卿放心,朕担保,一定还爱卿一个公道,绝不能玷污了忠臣的清白。关于所谓贪污受贿之事,你且回府调查清楚,有结果后,迅速向朕汇报。

目前事态紧急,新军扩招之事不得不推迟一二,但朕向爱卿保证,朕建设新军之心如铁,万不会动摇,即便坎坷重重,艰险不断,朕也会毅然决然地排除万难,竭力推行下去!”

“陛下!”

周羽动容不已地看向正明皇帝。

大难临头,清浊难料,而正明皇帝依旧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且是坚信不疑地要把自己日夜期盼的新军扩建之大计给推行下去,周羽如何能不感动?

身为人臣的最高殊荣,只怕也无过于此。

情难自禁,热泪从周羽的眼眶中满溢而出,他如山丘般的躯体一下子就跪倒在地,一边向皇帝叩头,一边哽咽不已地说道:

“陛下之大恩,臣铭记于心,无以为报,纵然粉身碎骨、子孙断绝,亦要竭尽所有以报陛下之大恩!”

“爱卿……”

正明皇帝的双眼亦浮起一抹湿润,他竭力忍住自己这即将泛滥而出的情绪,将目光看向一旁,并对周羽说道:

“爱卿可速速归返,查明事情后再向朕汇报。爱卿乃是朕之肱骨,朕实需爱卿之辅助,切不能轻言生死。好了,快去吧!”

“臣遵旨!”

说罢,周羽很快便退了下去。

而正明皇帝连绵不断的忧思仍然看不见断绝的时候。众多变故在短时间内齐刷刷爆发,要是没有人为操纵,正明皇帝反倒觉得扯淡。

他想要还清白、证公道的旅程,注定会坎坷而崎岖。

既然要查案,就必须要挑选一个合适之人选。

就目前而言,似乎只有一个汤宠骏符合目标,可对方还在追查变乱大案,且处在最为紧张的阶段,自己是否要将变乱大案暂时搁置,让汤宠骏火速处理周羽和杨焱云身上的案件?

正明皇帝稍作思索,很快便有了答案。

事有轻重缓急,变乱大案以后还能继续追查,这些案件却是真正的燃眉之急,不能再拖延下去,以使局势更加恶化。

正明皇帝给太监下命令,让他前去告诉汤宠骏,准备准备,又有新案件需要他查了。

……

……

“什么?追查到信王府了?”

听罢崔谨的汇报后,蒋羽气急之下拍案而起。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上滚落,他的思绪飞速地运转着,继续向崔谨询问道:

“情况如何?那汤宠骏离开信王府后有任何动作吗?”

“汤宠骏自离开后就返回了衙门,目前没有听得有动作,想来不曾掌握决定证据。”

“但他找对了方向。”

蒋羽黑着脸色沉声说道。

就在不久前,他还因为严万忠势力鼓动而起的打击新军行动而感到欣慰。

老丞相不愧是老丞相,看似选择了退让隐忍,实际却在暗地里憋了个大的。

先是攻击新军统帅周羽贪污受贿,又是攻击新军将士横行不法,甚至让群臣乃至禁卫军都爆发了集体抗议,直接一巴掌将皇帝扩张新军的宏图打翻在地,解除蒋羽一大隐忧。

但汤宠骏搜查到信王府的消息一下子就让他焦头烂额了起来。

原先他对查案组的行动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有曹刻这个饭桶在,追查之事多半是草草了事。

而这个汤宠骏的表现实在远出他的意料,居然能不只将目光局限在凝国势力,而是快准狠地瞄准了内部势力,甚至迅速锁定在信王府上。

以蒋羽对信王的了解,如果那汤宠骏巧用一番手段,信王难免会露出一些马脚,从而加剧汤宠骏的怀疑,而汤宠骏根据心中怀疑继续彻查下去,那……

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就连蒋羽也感到脊背不住发凉,他知道,自己穷尽手段也不能让局势朝着如此糟糕的方向发展,必须赶紧想出对策才是。

蒋羽让崔谨再斟碗茶来,他一边抿着茶,一边认真做着思考。

如今之计,是如何干扰汤宠骏为首的查案组继续追查下去——不!光是干扰还不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查案组能迅速结案,一劳永逸地解除这一隐患,以免汤宠骏像条疯狗般死咬着不放。

最好的瞄准方向,自然就是真正的全权查案官曹刻,只要能给他一些可以拿来迅速结案的证据,还担心这个满脑子邀功的饭桶不会抢着立功?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凝国人就是眼下他所要利用的。

蒋羽放下茶碗,向后院走去,凝国人在京城的首脑,此时不就攥在自己手里吗?

叶绫正在屋子里翻看着蒋羽在后院的藏书,住进蒋府的这些时日里,她都在休养。

从长凝踏上前往昭廷京师的征途起,她的精神就不曾松懈过。住进蒋羽府,与外界几乎隔绝,反倒是让她迎来久违的闲暇。

不过她这心里就从来不曾平静过,一面是针对计划失败的复盘和反思,一面就是思考着何时能够逃出生天。

由于闲暇太多,除了阅读和反思外,她当然也有别的事情做。

譬如和顾攸谈天说地,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亦或者是和安仕黎交流上一二,虽然这安仕黎是她的敌人,不过安仕黎为人坦荡,说话也很敞亮,和此人交流,叶绫倒觉得颇有些乐趣——可惜他不是自己人!

要真是,那安仕黎一定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待他可能比待顾攸还要亲近些。

相比之下,顾攸也是一个为叶绫所信赖之人,并且在危急时刻与叶绫患难与共,自己应该对对方推心置腹才是。

可叶绫却发现自己还是太难接近或者说猜透对方,不知是错觉还是如何,她总觉得对方的谦逊恭敬下隐藏着惊涛骇浪。

而且,太过的迎合与顺从,反而会让叶绫心生顾忌。

她当然知道,人们通常都是喜欢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尤其是像顾攸这样机敏聪慧之人,这样的人时刻示以恭顺,总是会让她隐隐觉得不安。

但光以恭顺形容顾攸与她相处时的为人处世,仍然不甚妥当。

准确点来说,只是展现出的态度恭顺,可落到实事上,他还是想方设法地在引导着自己,甚至可以在说,在试图操纵着自己。

印象最深且是最早的一次,莫过于安仕黎被他们关在府中时,顾攸力主立刻杀死安仕黎,近乎于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巴不得按着叶绫的手让她下这个决定。

之后因为杜清慧的挺身而出,以及叶绫的坚定决心,顾攸的提议不了了之,顾攸也迅速变回了谦逊恭顺的模样。

此事告一段落后,叶绫还担心顾攸会因此事心存芥蒂,特意进行过安抚,可顾攸却表现得与平常一样,似乎完全忘却了此事一般,难免让叶绫觉得有些不对劲,不认为这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后来种种事务繁忙,叶绫也没有记挂此事。

再者,就是决定要不要发动袭杀时,顾攸慷慨陈词,说服了本来处于退缩的自己同意袭杀计划。

不管怎么说,决定是自己做出的,叶绫不会因计划没能顺利执行而怪罪于顾攸,可顾攸在出言劝说时眼里展现出的狂热却让叶绫铭记于心。

似乎那时的顾攸才是本来面貌的顾攸——一个为达目的,不计代价与得失的狂热赌徒。

而当叶绫与顾攸经历了昭人搜捕时的患难与共,关系进一步亲密的如今,顾攸在试图影响自己上的意图就更加显得明显。

有一次,叶绫阅读昭明帝攻打兴起叛乱的燕国这段历史时陷入了感叹。

“燕王燕式实在骁勇,几乎以一隅之地抗衡天下,拉开昭廷霸权崩塌之序幕。昭明帝起数十万众尚且不能灭之,足见燕式之强、燕国之锐,终使强敌不敢进犯。”

而一旁的顾攸听到后却对自己说道:

“公主知道昭主为何不能平燕王吗?”

“愿闻其详。”

顾攸注视着叶绫,微微一笑,随即开始了他的讲述:

“此乃燕王行事狠厉,不遵常途,而昭主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之故也!燕王御昭,清野百里而屯粮饷、精锐于一城,宁可掩井焚原而不留与昭军。昭军至,则需千里运粮,损耗极大,人困马乏,时日持久,难与燕军交战。

然纵是此等困境下,昭军大军来攻,燕军仍然只能勉力维持,几度处于溃败边缘。此时,优势仍然在昭不在燕,燕王唯有举国一战,不胜便死,故怀不死不休之决心。

而昭主却忧于民力之衰竭,不敢倾国之力与燕国死战,畏其锋芒,与其议和,使燕国赢得独立,昭廷对天下的统治亦宣告崩裂。

使昭主愿付出与燕王同等之决心,不惜一切与燕国死拼,燕国岂有抵抗之理?遇大事而踌躇,临大机而迟疑,安有不败之理?如欲成事,非心狠手辣、行事果决者不可为也!望公主谨记之。”

这时,叶绫还并没有觉得什么,只是凭借自己的知识给出质疑道:

“治国者,唯恐大伤民力,若使百姓不得生路,进而有倾覆之危,此安是正道?昭主退兵议和,或许是出于此等考虑,我以为或许也无可厚非。”

“非也!”

顾攸急不可耐地对叶绫进行反驳,并开始继续输出自己的观点。

“继续进攻,索取民力,无非苦百姓一时,若能将燕国这一大患彻底弹压下去,使四境之人不敢心怀叛逆之心,则何愁不能抚恤?

反观昭廷,该狠心之际不知狠心,未能将燕国彻底摧毁,于是四境之敌皆以为昭廷衰落可欺,故群起而攻之,使昭廷四面起火,损兵折将无数,割地丧土无数,所损害的民力更是无数,相较竭力覆亡燕国,岂不更是甚?

一时心狠,却能得一世之安稳,何为不图也?此所谓大仁不仁也!而迂腐愚昧之辈终不能识之,故而寡谋无断,贻误战机,使大事难成,大业摧折,岂不痛心?

公主当引以为鉴也!切莫为庸夫之见所扰,当以雷霆之手段成就事业,余人安敢饶舌?公主不可不察也!”

叶绫诧异地看了顾攸一眼。

她意识到,虽然顾攸和安仕黎等一些人一样不介意自己的女性身份,不会就性别上对自己指手画脚。可顾攸似乎并不认同自己的行事风格。

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影响自己、引导自己,让自己的一切都能如顾攸所预料的那般发展,只有这样顾攸才肯放心。这实在是让叶绫有些抵触。

要知道,她讨厌别人就性别对自己指手画脚,可难道就能接受别人对她其它方面的指手画脚吗?

当然不,她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吗?没有自己的考虑吗?没有自己的侧重吗?

都不是,她都有过权衡,有过思量,她所做的选择就是她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她所能做的最佳方案。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对她指指点点,说你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不对,要怎么怎么来之类的,那叶绫大概率理都不会理这人,直接就甩袖而去。

简而言之,她很讨厌别人摆布自己。

从小时起,她身边人对她采取的操控早让她对与之相关的事情厌恶至极,逆反心理早已发展到了不亚于偏执的地方。

何况是现在,她既不是笼子里的金丝雀,更不是任人操弄的提线木偶,要她被别人教着怎么做事,她没有办法不心生厌恶。

除此之外,叶绫就对顾攸说的这些没有过思考?她不知道心狠手辣能带来的好处?

如果她真的是完全懵懂的,那顾攸要教授自己,自己倒也不会抵触什么,可顾攸说的这些却是她翻来覆去思考烂了的东西。

可以这么说,自叶绫的观念逐渐形成后,心狠手辣、不计代价就是她所信奉的行事准则。

她甚至还笃定过决心,为成大业,即便让她牺牲自己她也能够在所不惜。可在真的独立指挥过行动后,她的这一观念就动摇了。

她的举动,所牵涉的可不只有她一个人,还包括自己的同伴,还包括同伴们的家人。

自己真的做到不择手段、冷血无情的地步,可以将拥有的一切都随意地割舍,真出现闪失,那自己拿什么给她的同伴、给她同伴的家人、乃至于给她自己一个答复?

她所做的选择不是像按按钮一样,轻轻一按就完了,而是每个选择都有如千斤之重,她必须慎之再慎。

叶绫和顾攸一样,都是争强好胜、且高度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但两人最大的不同点是,叶绫具有同理心,而顾攸没有。

两人的童年都称不上美满如愿,可叶绫至少还过着优渥的生活,以及有叔公的悉心教诲,让她明白学会做一个人是成为一个功业有成的人的前提,这使她心中对世界的爱并没有熄灭掉。

而顾攸没有,他从小见到的世界就只充斥着冷酷、残忍、卑劣、唯利是图,关于爱和善的部分则是微乎其微。

他所唯一铭记且矢志不渝遵守的,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只有唯利是图、冷酷无情才能活得好好的,其余的?皆不足论!

叶绫明白,哪怕自己曾经坚信要心狠手辣,在真的行事时,自己还是没办法断绝掉心中的念想,她恪守的底线并不能让她这样做。

而顾攸却不管这些,坚持想让叶绫变成自己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存在,试图像雕刻大理石一般雕刻着叶绫的思想,两人的矛盾在所难免。

但……叶绫考虑到顾攸曾给予过自己的帮助,以及在危难关头对自己不离不弃,甚至还曾亲吻过——不!不要想这个,这只是个意外罢了。

她并没有和顾攸爆发冲突的打算,求同存异才是她所想要维持的,于是每当顾攸试图向她灌输思想时,她都会很配合地微笑道:

“嗯,我记住你说的话了。”

而这时顾攸也会表现得尤为振奋地答复道:

“好!公主若能因在下的话而有所收获,则在下荣幸之至!”

顾攸笑得很开心,而叶绫笑得也很开心——维持原状就是最好的安排了,她固然不能接受顾攸向她灌输的思想,可她断不会因此和顾攸闹翻。

就凭顾攸扶着受伤濒死的自己一路到蒋羽府上,她就绝不会背弃顾攸。可如果顾攸哪天背弃自己的话……坦白说她不愿意看到,也并非她所能左右,不过她坚信这一天一定不会来临。

而若是安仕黎的话,因为明知互为敌手的缘故,两个人倒没有刻意的弯弯绕绕,而可以干净利落地就天下大势进行争论。

他们谈论诸多大事中的各方得失,时常还因情绪激动而吵得面红耳赤,倒也颇有乐趣。

顾攸似乎常常因此耿耿于怀,多次告诫叶绫要提防并远离安仕黎,而叶绫基本上都会含糊了之。

叶绫正一边看着书,一边在思索着风平浪静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会结束,蒋羽却突然前来。

叶绫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放下书籍,谨慎地注视着蒋羽的一举一动。

蒋羽走进屋子,露出和善的笑容,向叶绫关切道:

“公主殿下,您近来休养的如何呀?”

叶绫淡淡地回复道:

“蒙蒋大人的关照,好多了。”

“嗯!那就好,那就好。”

蒋羽颇为欣慰地点着头,而叶绫毫不客气地刺向蒋羽虚伪的面纱。

“行了,蒋大人如果不是有事情要商议,应该不会来找我吧?有什么事情的话,就快说吧!”

蒋羽微微一笑。

“哈哈,公主果然是敞亮之人。唉!如果不是要紧之事,蒋某自然是不忍心打搅公主您的休养,可此事却事关你我之生死,蒋某不得不前来言明。”

“那就快说,何必多言?”

叶绫皱了皱眉头。

“事情是这样的,陛下派了一个叫汤宠骏的人调查变乱,不料这汤宠骏手段了得,居然查到了信王府上。目前,这汤宠骏手里应该还不曾掌握什么决定性证据,可若是放任他沿着这条线继续调查,安知他不会真调查出个什么?

如此一来,我等就危险了,公主避难我府中,恐怕也是难逃一死,蒋某正是因此等考量,必须和公主进行商议。”

叶绫盯着蒋羽,对方话音一落,她立即开口道:

“商议是吗?我猜蒋大人早已有对策,只是需要叶绫协助吧?”

“公主果然聪明!”

蒋羽轻轻颔首,继续解释道:

“近来朝廷上下已经将全部目光都聚焦在了新军之上,至于变乱之后的一系列防备显然会大为松懈,这正是出城的良机。公主可以趁此机会与公主的人马进行联络,制造出动静,让追查的方向彻底锁定在凝国身上以迅速结案,避免追查组沿着信王的方向一直追查下去。”

“声东击西吗?”

叶绫轻轻吟了一句,并很快做好思考。她对蒋羽说道:

“此事自然可行,蒋大人放我出府,我自会帮蒋大人安排妥当,不让怀疑的矛盾瞄准蒋大人。”

蒋羽闻言却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摇着头说道:

“不妥!不妥!公主留在我这府上,蒋某才可以放心,要是公主现在就走了,蒋某可就连睡觉都不得安稳。我的意思是,公主暂留府上,等风波彻底平息,我自然放公主归返。而目前与公主人马进行联络的任务,还是交给公主的这位同伴来做最合适。”

蒋羽转头将目光瞄准顾攸。

顾攸立刻向蒋羽争辩道:

“不!让我留下,放公主离开。”

蒋羽看也没多看顾攸,沉沉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我好像也没有问你吧?该怎么决断,不是公主的事吗?身为部下,怎么连依命行事都不懂?”

蒋羽的目光又回到了叶绫身上,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意。

“公主殿下,您意下如何?要是真让那汤宠骏追查过来了,咱们可都不讨好,这是目下最好的办法。”

“好吧!我答应蒋大人的安排。”

稍作思量后,叶绫点头同意了蒋羽的计划。

于她而言,能不能和这蒋羽共同度过难关到在其次,先送顾攸安全离开京城才是首位,至于她的安危则可以容后再考虑。

叶绫多半不曾意料到的是,顾攸似乎并不怎么领她的情。

只见顾攸的眼中迅速闪过一抹失落,随后格外平静地开口说道:

“顾攸遵命!”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