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纲:南宋“抗金救火队长”的硬核人生——从“碎碎念预警员”到“城墙上的文臣”

各位客官,今天咱们唠的这位,是南宋初年最“轴”的文臣——李纲。提到他,你可能会想起“靖康之变”里那个站在开封城墙上喊“跟金兵干到底”的硬茬,但咱说实话,历史上的李纲没那么“凶神恶煞”:他是个读书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却能拎着大刀跟士兵一起守城墙;他总跟皇帝“唠唠叨叨”提建议,像个操心的老妈子,却在国家快亡国时,成了唯一敢扛事的人。

这老爷子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不讨喜”的事:跟金兵死磕、跟主和派吵架,结果呢?官越当越小,贬地越来越偏,可百姓记了他一辈子。今天咱们分六章,扒一扒这位“南宋第一硬骨头文臣”的搞笑又悲壮的人生,保证让你笑完鼻子发酸,觉得:原来“忠臣”不是只会哭哭啼啼,还能这么接地气!

第一章 童年“较真鬼”:福建小娃的“抗欺负指南”

公元1083年,福建邵武的一个官宦家庭里,李纲出生了。这娃生下来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别的娃哭着要奶吃,他盯着摇篮外的灯笼看;别的娃玩泥巴,他拿着木棍在地上画“阵法”——不是过家家的破阵,是真照着《孙子兵法》里的“八卦阵”画,画错了还跟自己生气,把木棍扔地上踩两脚。

李纲的爹李夔是个正直的官,经常跟儿子讲“家国大义”,比如“遇到坏人不能怂”“看见不公要说话”。这话李纲记了一辈子,还没等长大,就先在街坊里当了回“正义使者”。

有一次,邻村的“小霸王”抢了卖糖老汉的钱,老汉坐在路边哭,围观的小孩都不敢吭声,只有七岁的李纲攥着小拳头冲上去:“你凭啥抢爷爷的钱?赶紧还回去!”

小霸王比李纲高半个头,斜着眼笑:“你个小矮子,也敢管老子的事?信不信我揍你?”

李纲没怕,反而往老汉身前挡了挡:“你揍我试试!我爹是官,我现在就去告你,让你爹把你关起来!”

这话还真唬住了小霸王——那时候老百姓都怕官,小霸王以为李纲真会去告状,赶紧把钱扔给老汉,灰溜溜地跑了。

老汉拉着李纲的手直道谢,李纲却皱着眉头说:“爷爷,他下次再抢你钱,你别只哭,要喊人,要告官,不然他总欺负你。”

后来街坊邻居都笑李纲:“李家这娃,才七岁就跟个小大人似的,比他爹还爱‘管闲事’。”

除了管闲事,李纲小时候还有个“怪癖”——爱跟书本“较劲”。有次他读《史记》里的“荆轲刺秦”,读到“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突然拍着桌子喊:“荆轲太笨了!要是我,早就把匕首扔出去了,哪能让秦王跑了?”

他爹李夔正好路过,笑着问:“那你说说,荆轲该咋做才能成?”

李纲立马蹲在地上,用石子摆了个“刺杀路线图”:“他应该先假装献地图,趁秦王不注意,左手抓秦王袖子,右手直接捅,别等秦王拔剑!”

李夔点点头:“你这脑子转得快,就是太较真。读书不光要懂‘术’,还要懂‘势’——荆轲就算刺成了,秦国还会有别人来灭燕,这不是一个人能改的。”

李纲似懂非懂,但心里记下了“势”这个字,后来他抗金时总说“咱们不是跟金兵打,是跟亡国的‘势’斗”,大概就是从这时候埋下的种子。

有人问过成年后的李纲,小时候跟小霸王叫板怕不怕?他摸着胡子笑:“怕啊!我当时腿都在抖,可一想到老汉哭的样子,就觉得不能怂。再说了,我知道他是纸老虎,一吓就怕——后来我跟金兵斗,也跟这差不多,你越怕,他越欺负你。”

你看,这就是童年的李纲:不是天生的“英雄”,是个爱较真、敢出头的小娃;没有超能力,只有一颗“见不得人受欺负”的心。这份“轴劲”,也成了他一辈子的人生底色。

第二章 科举“学霸”与职场“刺头”:刚入职就敢怼上司的“愣头青”

公元1105年,二十二岁的李纲站在汴京城的殿试榜单前,眼睛瞪得溜圆——他中了进士!要知道,宋朝的进士有多难考?全国几千人挤独木桥,最后只录几十人,比现在考985还卷。

李纲能考上,全靠他从小的“学霸”底子:别人玩的时候,他在背《论语》《孙子兵法》;别人睡懒觉的时候,他天不亮就起来写策论;就连跟小伙伴吵架,都能引经据典把对方说哑——用他爹的话说:“这娃吵架都像写文章,有理有据,谁也辩不过。”

放榜那天,李夔高兴得在京城酒楼摆了三桌酒,请亲戚朋友吃饭。有人劝李纲:“小李啊,中了进士就稳了,以后当官少说话多磕头,保准升得快。”

李纲却摇摇头:“当官要是只磕头不说话,那跟木偶有啥区别?我要当能为百姓办事的官,不是只会点头的官。”

这话还真没说空话。没过多久,李纲被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当“司法参军”,管断案的小事。刚上任没几天,他就跟上司“刚”上了。

有个地主诬陷佃户“偷了他家的牛”,把佃户打得鼻青脸肿,还买通了证人,上司一看“证据确凿”,就判佃户赔偿地主十两银子。

李纲看完案卷,觉得不对劲:佃户家穷得叮当响,偷牛也没地方藏;而且证人说“看到佃户半夜牵牛”,可那天是阴天,没月亮,黑灯瞎火的咋看清楚?

他直接找到上司,把疑问一条一条摆出来:“大人,佃户没藏牛的地方,证人的证词也有问题,这案子得重新查。”

上司正喝茶呢,一听这话差点呛着:“你个新来的小官,懂啥?地主是本地乡绅,跟知府都认识,你别多管闲事!”

李纲不服气:“官再大也不能冤枉好人啊!要是咱们判错了,佃户家就完了,以后谁还信朝廷的律法?”

两人吵了半天,上司被李纲怼得没话说,只好同意重新查案。李纲带着人去地主家附近摸排,最后在地主家的柴房里找到了牛——原来地主是想霸占佃户的地,故意栽赃。

真相大白后,佃户拉着李纲的手哭:“大人,您是青天大老爷啊!要是没您,我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李纲说:“你别谢我,我只是按律法办事。以后再有人欺负你,你就去告,别怕他们官大。”

这事传到知府耳朵里,知府不仅没骂李纲,还夸他:“这小子有骨气,敢说真话,以后肯定有出息。”

可李纲的“刺头”属性没改。后来他调到京城当“监察御史”,专门管弹劾官员,上任第一天就写了封奏折,弹劾户部侍郎“贪污公款”,列举了三条证据,条条扎心。户部侍郎是宰相的人,宰相找李纲“谈心”:“小李啊,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这么较真,以后在朝堂上不好混。”

李纲说:“大人,要是官员都‘留一线’,百姓就得‘饿肚子’。我要是不弹劾他,下次他还会贪,贪的都是百姓的钱,我良心不安。”

宰相被噎得说不出话,只好让户部侍郎把钱还了。

有人调侃李纲:“你这刚入职就怼上司、弹劾大官,不怕被穿小鞋?”

李纲笑着说:“怕啥?我当这个官是为了办事,不是为了混日子。要是被穿小鞋能换百姓不被欺负,值了!”

你看,这就是刚入职场的李纲:不是“老油条”,是个爱较真的“愣头青”;不懂得“人情世故”,却把“公平”二字刻在了心里。这种“轴劲”,也为他后来抗金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 靖康前的“碎碎念预警员”:他喊“金兵要来了”,皇帝却在画花鸟

公元1125年,金国灭了辽国后,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宋朝。可这时候的宋徽宗,还在宫里画花鸟、练书法,压根没把金兵当回事——用他的话说:“金国小邦,能奈我何?”

只有李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当时在太常寺当少卿(管礼仪的官),不算啥大官,却连着写了三封奏折,跟宋徽宗说:“陛下,金兵要打过来了!咱们得赶紧修城墙、练士兵、囤粮食,不然开封就危险了!”

第一封奏折递上去,宋徽宗看都没看,扔在一边:“李纲这小子,天天危言耸听,烦不烦?”

第二封奏折递上去,宋徽宗让太监回了句:“知道了,朕会看着办的。”然后继续画他的《芙蓉锦鸡图》。

第三封奏折,李纲直接跑到宫门口跪着递,太监拦都拦不住。宋徽宗没办法,只好召见他,一见面就皱着眉:“你又来唠唠叨叨,朕不是说了会办吗?”

李纲跪着没起来,大声说:“陛下,金兵离开封只有几百里了!您要是再不下令准备,等金兵到了,咱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到时候您的花鸟、书法,都成了金兵的战利品!”

这话戳中了宋徽宗的痛处——他最宝贝自己的书画。宋徽宗愣了半天,终于说:“好,朕听你的,让童贯去准备防御。”

可童贯是个只会拍马屁的宦官,哪懂防御?他找了几个工匠修城墙,修了一半就嫌麻烦,改成“象征性修几处”;练士兵更是搞笑,找了一群街头混混充数,每天在操场上耍大刀,看着热闹,其实连盔甲都穿不利索。

李纲一看这情况,又急了,找童贯理论:“大人,您这防御是糊弄谁呢?城墙修一半,士兵是混混,金兵来了咋打?”

童贯斜着眼看他:“李少卿,这是陛下让我办的事,跟你没关系。你一个管礼仪的,少管军事上的事!”

李纲气得发抖,可又没辙——他官小,管不了童贯。只好自己跑到开封城的城墙上,跟守城的士兵聊天,教他们怎么搭箭、怎么搬石头,还跟百姓说:“大家多囤点粮食,金兵可能要来了,咱们得自己保护自己。”

百姓们都信李纲的话,有的帮着修城墙,有的捐粮食,可朝廷还是没动静。有个老兵跟李纲说:“大人,您别白费力气了,皇帝都不急,咱们急有啥用?”

李纲拍着城墙说:“就算皇帝不急,咱们也得急!这城墙后面是咱们的家,是咱们的老婆孩子,不能让金兵毁了!”

没过多久,金兵真的来了——公元1126年正月,金国大将完颜宗望带着大军,一路打到开封城下,把开封围得水泄不通。宋徽宗这才慌了,赶紧把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自己当起了“太上皇”,收拾行李准备跑路。

临走前,宋徽宗还找李纲,说:“李卿啊,朕把京城交给你了,你可得守住啊!”

李纲看着宋徽宗慌慌张张的样子,心里又气又好笑:“陛下,您早听我的,也不会有今天。您放心,只要我在,开封就不会丢!”

宋徽宗听完,头也不回地跑了。

后来有人问李纲,当时明知皇帝不听,为啥还天天递奏折?他说:“我怕啊!我怕金兵来了,百姓遭殃,所以就算皇帝烦我,我也得说。万一我说动了呢?就算没说动,我也尽力了,心里踏实。”

你看,这就是靖康前的李纲:像个“碎碎念的预警员”,天天喊“危险来了”,却没人理;像个“孤独的挑夫”,想扛起国家的安危,却只有自己在使劲。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劲,也成了他最动人的地方。

第四章 开封城的“救火队长”:文臣拎大刀,跟金兵死磕

宋徽宗跑路后,宋钦宗也想跑——他看着城外的金兵,腿都软了,跟大臣说:“要不咱们也跑吧,去江南躲躲,等金兵走了再回来。”

大臣们大多附和:“陛下说得对,江南安全,咱们赶紧跑!”只有李纲站出来,大声说:“陛下不能跑!开封是京城,是国家的根,您一跑,百姓就慌了,士兵就散了,国家就真的完了!咱们得跟金兵干到底!”

宋钦宗皱着眉:“可金兵那么厉害,咱们打得过吗?”

李纲说:“打不过也得打!只要咱们守住城墙,等各地的援军来,金兵自然会退。要是现在跑,一辈子都回不来了!”

宋钦宗被李纲说动了,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让他全权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接了这个烂摊子,连家都没回,直接跑到城墙上,跟士兵们一起守着。

当时的开封城,情况糟得不能再糟:城墙有好几处塌了,士兵大多是临时凑的,连武器都不够,有的士兵手里只有木棍,粮食也只够吃半个月。

李纲没慌,先干了三件事:

1. 修城墙:他跟工匠说“塌一处修一处,白天修不完晚上修”,还带头搬石头,手上磨出了血泡,士兵们看了,也跟着卖力干,三天就把塌的城墙修好了。

2. 凑武器:他让百姓把家里的菜刀、锄头都捐出来,改成武器,还让人把宫里的铜器熔了,做箭头,没几天就凑了几万件武器。

3. 鼓士气:他每天都在城墙上跟士兵聊天,给他们讲“守住开封就能保住家”,还跟士兵一起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士兵们都说:“李大人跟咱们一起吃苦,咱们跟金兵拼了!”

有一次,金兵架着云梯爬城墙,李纲拎着一把大刀就冲上去,跟士兵一起砍金兵的手——金兵没想到一个文臣这么猛,吓得赶紧退了回去。士兵们喊着“跟李大人干”,士气一下子上来了,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金兵的大将完颜宗望听说后,觉得奇怪:“宋朝的官员不都是只会读书的软蛋吗?怎么冒出个敢拎刀砍人的?”他派人去劝降,说“只要你们投降,咱们就撤兵”,李纲直接把劝降的人骂了回去:“想让我们投降?做梦!有本事你们再攻一次,看看能不能拿下开封!”

完颜宗望没辙,只好下令攻城。可李纲把防御做得滴水不漏:金兵用火烧城门,他就让人往城门上泼水;金兵用炮轰城墙,他就让人

在城墙后堆沙袋,炮轰完立马补上;金兵想挖地道进城,他就让人在城里挖沟,沟里放石灰,金兵一挖通,石灰就飘进地道,呛得金兵跑都跑不动。

就这么僵持了十几天,金兵没占到一点便宜,反而死伤了不少人。这时候,各地的援军也快到了,完颜宗望怕被包围,只好下令撤兵。

开封城解围那天,百姓们都跑到城墙上欢呼,有的哭着给李纲磕头,说:“李大人,您救了咱们的命啊!”

李纲却没笑,他看着撤兵的金兵,跟宋钦宗说:“陛下,金兵只是暂时退了,咱们得赶紧练士兵、囤粮食,不然他们还会来的。”

可宋钦宗早就忘了危险,一听金兵退了,立马开始享受,还跟大臣说:“还是朕有福气,金兵不敢打咱们。”对李纲的建议,又当成了“耳旁风”。

有人跟李纲说:“大人,您立了这么大的功,该好好歇歇了。”

李纲摇摇头:“歇啥?金兵还在,咱们不能松气。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能让他们再打过来。”

你看,这就是开封城上的李纲:不是只会写文章的文臣,是能拎大刀的“救火队长”;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守住百姓的家。这种“舍命护城”的劲,也让他成了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第五章 贬路上的“乐观哥”:越贬越远,越远越刚

李纲守住了开封,却没守住自己的官。主和派的大臣看他不顺眼,跟宋钦宗说:“李纲太刚了,总跟金兵对着干,会惹恼金兵的,咱们得把他贬了,跟金兵求和。”

宋钦宗本来就怕金兵,一听这话,立马同意了——他把李纲贬到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当“安置”,连官都不算,就是个被监视的“罪人”。

消息传到开封,百姓们都急了,几千人跑到宫门口请愿,喊着“李大人不能走”“咱们要李大人”,有的甚至跟卫兵冲突起来。宋钦宗怕出事,只好把李纲调回京城,可没几天,又找了个“罪名”,把他贬到了万安军(今海南万宁)——那时候的海南可不是旅游胜地,是“蛮荒之地”,路上要走几个月,好多人没到就病死了。

李纲却没抱怨,收拾行李就上路了。有人跟他说:“大人,您这是被冤枉的,为啥不跟皇帝辩解?”

李纲笑着说:“辩解啥?皇帝想贬我,我再辩解也没用。再说了,海南我还没去过,正好去看看风景,写点文章。”

路上,李纲遇到了好多百姓——有的是他以前帮过的人,有的是听说过他抗金的事,都来送他:有的送鸡蛋,有的送茶叶,还有的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有个老农拉着他的手说:“大人,您是好人,老天会保佑您的。您到了海南,要是缺啥,就跟咱们说,咱们给您寄过去。”

李纲眼眶有点红,说:“大爷,谢谢您。我不需要啥,只要你们好好的,别被金兵欺负,我就放心了。”

到了海南,李纲的日子过得挺“滋润”:他在海边盖了间小房子,每天早上看日出,晚上写文章,还跟当地的百姓聊天,教他们种庄稼、读书。百姓们都喜欢他,有事没事就来跟他唠嗑,有的还让孩子跟他学写字。

有一次,当地的官员想为难他,说“你是被贬的罪人,不能跟百姓来往”,李纲直接怼回去:“我跟百姓来往,是教他们读书,是帮他们办事,没做错啥。你要是再为难我,我就写奏折告到京城去,让皇帝看看你是咋欺负百姓的!”

官员怕了,再也不敢为难他。

没过多久,金兵又打过来了——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抓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建立了南宋。他知道李纲能抗金,赶紧把李纲召回京城,任命他为“宰相”。

李纲一回到京城,又开始“唠唠叨叨”:“陛下,咱们得找好根据地,练士兵,联合各地的义军,跟金兵干到底,把二帝救回来!”

可宋高宗跟他爹、他哥一样,也怕金兵,只想躲在江南当“太平皇帝”。主和派的大臣又跟他说:“李纲太激进了,会把金兵引来的,咱们还是求和吧。”

宋高宗又动摇了——他只让李纲当了七十五天宰相,就又把他贬了,这次贬到了鄂州(今湖北武昌)。

李纲还是没抱怨,到了鄂州,继续跟当地的官员说“要防金兵”,还写了本《靖康传信录》,把靖康之变的经过写下来,提醒后人“别忘国耻”。

有人问李纲,一辈子被贬这么多次,不委屈吗?他说:“委屈啥?我要是为了当官,早就跟主和派同流合污了。我被贬,至少说明我没做错事,没对不起百姓,这就够了。再说了,我贬一次,就多认识些百姓,多了解些地方,这也是收获啊!”

你看,这就是贬路上的李纲:越贬越远,却越远越刚;越受委屈,却越懂百姓。这种“随遇而安又不忘初心”的劲,也让他成了南宋最有骨气的文臣。

第六章 千古“硬骨头”:他没赢过权力,却赢了人心

公元1140年,五十八岁的李纲在福州去世。他去世前,还在跟家人说“要记住靖康之耻,要帮朝廷抗金”,手里还攥着一本没写完的《论语详说》。

消息传到各地,百姓们都哭了——福建的百姓自发地去他的故居祭拜,开封的百姓在城墙上摆了香案,海南的百姓甚至为他建了“李公祠”。有个老兵哭着说:“李大人走了,再也没人敢跟金兵说‘不’了!”

宋高宗听说李纲去世,也有点愧疚,追赠他为“少师”,谥号“忠定”——“忠”是说他忠诚,“定”是说他能安定国家,这是对文臣的极高评价。

李纲一辈子没留下多少金银珠宝,他的家里只有几本书、几件旧衣服,还有一堆写满建议的奏折。可他留下了两样更珍贵的东西:

一是精神:他让南宋人知道,就算国家快亡了,也不能怂,就算打不过金兵,也要跟他们干到底;他让文臣知道,读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在国家需要时,能站出来扛事。后来的岳飞、韩世忠,都把李纲当成偶像,岳飞甚至说“我抗金,就是跟着李大人的脚步”。

二是民心:他被贬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记他一辈子。明朝的时候,有人去海南,还看到当地的百姓在给李纲扫墓;清朝的时候,开封的“李公祠”还在,每天都有人来祭拜。老百姓记不住那些主和派的大臣,却记住了这个“轴劲十足”的李纲,因为他们知道,李纲是真的为百姓好。

现在,几百年过去了,李纲的故事还在流传:福建邵武的“李纲纪念馆”每天都有人参观,开封的城墙下还有人讲他守城墙的故事,他的《靖康传信录》还在被人阅读。人们记住李纲,不是因为他当了多大的官,不是因为他打赢了多少仗,而是因为他的“硬骨头”——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他没跑;在被冤枉被贬的时候,他没怨;在所有人都想求和的时候,他还在喊“跟金兵干到底”。

要是李纲活在现在,他肯定是个“网红抗金博主”:开直播讲靖康之耻,能吸粉千万;写公众号骂主和派,篇篇10万+;老百姓有委屈,都想找他帮忙。不过他肯定不会在意这些,因为他最在意的,永远是“国家安不安全,百姓过得好不好”。

最后,咱们用李纲自己写的一句诗来结尾:“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只要百姓都能吃饱饭,就算我病得躺在夕阳下,也心甘情愿。李纲用一辈子践行了这句话,也用一辈子赢得了百姓的爱戴。

好了,李纲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希望各位客官看完,能对这位“南宋第一硬骨头文臣”多一点了解,也多一点敬佩——毕竟,在所有人都想躲的时候,敢站出来扛事的人,值得我们记住,值得我们学习。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