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传法殿,陆沉并未直接返回翠竹峰。他手中还握着一次进入藏经阁二层挑选功法的机会,既然暂时不打算转修《青云道典》,那么选择一门合适的辅助或战斗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功长老的召见,看似平和,实则是一次无形的交锋。陆沉深知,自己虽然暂时过关,但也必然进入了宗门更高层的视野,未来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更多关注。提升实力,刻不容缓。
再次来到藏经阁,守卫的执事查验过他的身份玉牌和奖励凭证后,便放他进入了二层。
藏经阁二层比一层更为宽敞安静,书架以某种玄奥的阵势排列,上面摆放的玉简明显比一层少了许多,但每一枚都散发着不弱的灵力波动,表面萦绕着淡淡的光晕,显然都设有禁制,需以特定手法或贡献点才能解除查阅。
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古老的灵气,令人心神宁静。此时二层内仅有寥寥数名内门弟子在安静地浏览,见到陆沉上来,有人面露好奇,有人则漠不关心,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寻找中。
陆沉没有急于动手翻阅,而是先沿着书架缓缓踱步,大致浏览着分类标识。
“攻击类”、“防御类”、“身法类”、“辅助类”、“杂学类”……分类清晰。
他首先排除了攻击类。有《沉渊诀》自带的“破云指”以及后续可能解锁的更强手段,他暂时不缺强攻能力。防御类方面,《沉渊诀》锤炼出的肉身和灵力本身就具备不俗的防御,且他更倾向于以攻代守,或依靠身法闪避。
身法类,他目前使用的还是基础“青云步”,确实有些跟不上筑基期的战斗节奏了,需要提升。
辅助类和杂学类,则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他先走到身法类区域。神识扫过一枚枚玉简前的简介。
《流云步》,玄阶下品,身法飘逸,擅长小范围腾挪闪避。
《追风逐电》,玄阶中品,直线速度极快,爆发力强,但灵活性稍欠。
《七星踏》,玄阶上品,步法暗合北斗七星,玄奥异常,修炼至大成可于方寸之地幻化七道残影,极难修炼。
《幽影步》,玄阶中品,注重隐匿与潜行,于阴影中穿行,无声无息,适合偷袭与脱身。
陆沉仔细斟酌。《七星踏》品阶最高,效果也最诱人,但“极难修炼”四个字让他有些犹豫。他时间宝贵,不能浪费在入门门槛过高的功法上。《流云步》和《追风逐电》各有侧重,但感觉并非最佳选择。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幽影步》上。这门身法品阶适中,兼具速度与隐匿,正符合他目前需要低调、偶尔需要出其不意或脱身的需求。而且,与《灵龟蛰息术》配合,或许能起到奇效。
“就选它了。”陆沉下定决心,将身份玉牌按在《幽影步》玉简前的凹槽上,一道光芒闪过,扣除了相应的权限,玉简周围的禁制光罩悄然消散。他伸手将玉简取出,贴在额头,神识沉入其中。
片刻后,他放下玉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幽影步》的修炼法门已然铭记于心。此步法核心在于将自身灵力以一种独特频率波动,模拟阴影特性,达到视觉与部分神识感知上的“消失”,移动时如鬼魅,无声无息。
选定了身法,陆沉又走向辅助类区域。他希望能找到一门能增强神识运用,或者有助于探查、隐匿的辅助技法。
辅助类的玉简数量更多,种类繁杂,从炼丹制符的基础要诀,到阵法初解,再到各种奇门秘术,应有尽有。
《基础炼丹术》、《符箓真解》、《阵法入门》……这些虽然有用,但非他当下急需。
《敛息术》,黄阶上品,比他的《灵龟蛰息术》差远了。
《鹰眼术》,玄阶下品,增强目力,可远观、破妄部分低级幻术。
《地听术》,玄阶下品,伏地可听数里之外动静。
《神魂刺》,玄阶中品,凝练神识为刺,攻击对手神魂,防不胜防,但对自身神识强度要求极高。
陆沉的目光在《神魂刺》上停留许久。神识攻击法门极为罕见,威力诡异,若能练成,无疑是一张强大的底牌。但他清楚自己的神识虽因《沉渊诀》和先天道体比同阶强,但能否支撑修炼和施展《神魂刺》还是未知数,且修炼神识攻击法门风险不小,容易反噬。
他暂时按捺下选择《神魂刺》的冲动,继续浏览。
忽然,一枚放置在角落,颜色灰暗,似乎许久无人问津的玉简引起了他的注意。玉简前的简介非常简单——《千面幻衍术(残),品阶不明,疑似幻术、易容类秘法,残缺严重,修炼难度极大,效果不明,慎选》。
“幻术?易容?”陆沉心中一动。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隐藏身份,规避窥探。这《千面幻衍术》虽然残缺,品阶不明,但若真能掌握部分易容改扮、甚至制造幻象的能力,对他应对潜在危机,无疑有巨大帮助。总比顶着“天才陆沉”这张脸,走到哪里都被人关注要好。
风险固然有,但收益可能更大。
他几乎没有太多犹豫,便做出了决定。再次用掉部分权限(残缺功法消耗权限较少),将这枚灰暗玉简取了下来。
神识沉入,一股驳杂、残缺的信息涌入脑海。果然如简介所言,这《千面幻衍术》残缺得厉害,只剩下一些关于如何微调面部肌肉、骨骼,改变身形体态的基础法门,以及一篇名为“幻灵障”的粗浅精神干扰术法,能让人在短时间内产生轻微的视觉错乱。更深奥的幻化万千、模拟他人气息等核心内容,均已缺失。
“聊胜于无。”陆沉并未失望。这基础易容法门正好解他燃眉之急,而那“幻灵障”若是运用得当,在关键时刻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后续,若将来有机会补全,自然更好。
带着《幽影步》和《千面幻衍术(残)》两枚玉简的拓印内容(玉简本体需放回原处),陆沉离开了藏经阁二层。
回到翠竹峰小院,陆沉立刻开启了防护阵法,开始潜心研究新得的两门技法。
他首先修炼的是《幽影步》。有《沉渊诀》打下的雄厚根基和对灵力精妙的掌控力,修炼《幽影步》并未遇到太大困难。不过三五日功夫,他便已初步掌握诀窍,能在小院内化作一道淡淡的影子穿梭,速度比之前的青云步快了数倍,且脚步声微不可闻。
接着,他开始尝试《千面幻衍术》中的基础易容法门。按照玉简所述,以灵力刺激面部特定肌肉群和细微骨骼,缓缓调整。这个过程需要极强的控制力,稍有差错便可能伤及自身或效果不佳。
起初几次,陆沉只觉得面部酸麻,表情僵硬,调整出的容貌也颇为怪异。但他不急不躁,一次次尝试,细细体会灵力运行的力道与角度。
七日后,静室中,陆沉对着以灵力凝聚出的“水镜”,看着镜中那张完全陌生的脸庞——眼角略微下垂,鼻梁稍塌,嘴唇厚了几分,组合在一起,成了一副憨厚朴实的青年模样,与他原本清秀俊朗的样貌判若两人。
他试着做了几个表情,虽然还有些微的滞涩感,但已不至于僵硬。再换上普通的灰色布衣,收敛气息至炼气后期水准,此刻的他,走在青云宗内,恐怕连周明轩都未必能一眼认出。
“总算有了点自保的资本。”陆沉散去水镜,揉了揉有些疲惫的脸颊。这易容术不能持久,且对灵力有一定消耗,但关键时刻足以混淆视听。
随后,他又花了些时间琢磨那“幻灵障”,这门粗浅精神术法修炼起来反倒比易容术简单,主要是对神识的一种巧妙运用,以他强大的神魂之力,很快便掌握了要领。
做完这一切,距离传功长老提及的“云雾秘境”开启,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陆沉没有松懈,每日除了巩固筑基初期修为,修炼《幽影步》和易容术,便是完成宗门任务,偶尔也会去内门的讲法堂听长老讲解修炼心得,拓宽眼界。
他低调而充实地修炼着,如同蛰伏的潜龙,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机。而宗门内的暗流,似乎也因为他暂时的沉寂而缓和了些许,但陆沉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云雾秘境,必将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