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
李家人围着蜡烛坐,听李小草讲今天发生的事。
李铁柱和李铁树回来时,已经将今日去刘家的事讲了一遍,李小草在路上就对李桂莲说过。
李桂莲虽然会难过,可她心中清楚,就算她不愿和离,刘家也容不下她。
况且,只要想到刘顺子和彩霞在一块的画面,她就觉得恶心。
她爹替她做了她不敢做的主。
回到家之后,李家人十分默契的谁都没有提及此事。
李小草便说出今天湘王对她说过的话。
李氏头一个跳出来反对。
“不行!我不同意!你才多大?况且又是个小女娃,去打哪门子的仗,打仗向来都是男人家的事”。
李家人都是这个意思,哪有女子上战场的,况且还是个小小女子。
“小草,你对大舅说实话,是不是咱们家非得出一个人去当兵,所以你才顶了上去?大舅可告诉你,这种事可由不得你,若是咱家非得出个人,那大舅去”。
李铁柱联想到征兵,还有他儿子当兵,兴许都有关联。
“明天大舅就去找王爷报名参军”。
“大哥,要去当兵也该我去,哪能让你去,你是家中长子,爹娘年岁大,离不开你,我去正合适”,李铁树虽然害怕打仗,可能为家里出一份力,他觉得值。
李老汉吧嗒了一口旱烟,“既然非得出一个人,那就让老三去吧,老三年轻,腿脚灵活,跑的也能快些”。
跑得快才能保命。
常氏叹了一口气,早些年,她也是听说过的,朝廷用人时,每家都要出一个人去当兵。
既然现在又要征兵,他男人去就去吧,谁叫他们大房是大的。
照顾弟妹也是应该。
冯氏听到自己男人要去当兵,已经担心的低声啜泣。
“爹,小叔,我已经长大了,理应我去打仗”,李根强贴着墙根站着,他弟弟都能去当兵,他是当哥的,没理由怕死。
“那怎么行,你还是个孩子,三叔在,哪能轮得到你”,李铁树头一个反对。
常氏闻言,提到嗓子眼儿的心这才落到肚子里。
她已经有一个儿子去当兵了,这再去一个,那不是要她的命吗。
李小草终于能插上话,“大舅三舅,你们想啥呢,我是教头,有我在,我教出来的那些兵才有底气,你们放心吧,我不用上战场,就跟着去就行”。
不上战场怎么可能,但是家里人已经很担心了,她不能说出实情。
“真的?”李氏拉着闺女的手,眼泪止不住。
闺女都被拉去活埋了一次,如今又要离开她。
当娘的心难受。
李小草一再保证是真的,这才让李家人安下心。
王三宝依偎在他娘腿上,撇着嘴有些失望,为啥不让王小草上战场?
若是王小草上战场回不来,他娘就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到时他娘就会为了他回去和爹过日子。
在他心里,爹娘之所以分开,就是因为王小草。
王三宝依稀记得,王小草那屋墙上,挂着一把弓箭。
那把弓箭就是逃荒路上捡到的那一把。
那是王小草的武器。
李小草有三日的假期,第二日这天一大早,王婆子就上门来。
“王小草,王三宝,你们两个快出来”。
李小草拉开自己的木头门,冷风直往脖子里钻。
她收紧衣领,“王家奶奶,你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今天又是干啥来了?”
“王八羔子,你说谁呢?没大没小的,今儿是你亲爹成亲的大喜日子,你和三宝不得回去看看?”王婆子狠狠瞪了李小草。
却没敢说出太难听的话。
她想着,李小草有钱,去了就要随礼,总不能和村里人一样,只拿出三五文吧。
“我不去,我没爹,你带王三宝去吧,那是王三宝的爹”,李小草指了指刚刚出来王三宝。
王婆子一眼就看到王三宝换上了新衣服。
就连脚上的棉鞋都是新布做的。
她的大宝和二宝今年都没穿新衣服,若是把这衣服改改,接上一截,二宝穿正合适。
“三宝啊,奶奶的大孙子,这几日怎么也不回去看看奶奶,奶奶可要想死你了,”王婆子迈着罗圈腿走向王三宝。
亲昵的摸了摸王三宝的脸蛋儿。
随后拉起王三宝的手,“走,和奶奶回家去,今天家里有许多好吃的,奶奶都给三宝吃”。
王三宝一听好吃的,眼睛都跟着亮了,随后对王小草吐了吐舌头。
跟着王婆子去了王家。
王家只摆了一桌,摆在堂屋,王三宝进去一看,桌子上就一道菜。
他不认得都有啥,只看到一盆菜里面飘着些许油花。
“奶奶,好吃的呢?”
“三宝啊,你别急,这会人多,待会人少了奶奶就给你拿出来”,王婆子将三宝带到自己房间。
让王三宝坐下,便翻箱倒柜,不大一会就找出来一件露着棉花的破棉衣。
“宝啊,你把这件棉袄换上,要不然一会吃饭该把衣裳弄脏了”。
王三宝听话的脱下自己的棉衣,王婆子一边说着话一边放进地上的大木箱。
“奶奶给你放好了,保证脏不了”。
王三宝笑嘻嘻的,奶奶对他可真好。
李家到了吃饭的点,李小草坐下来发现家里没啥菜。
只有一道炖豆腐。
“姥姥,咱们这边是不是没有卖豆芽的?我在苏少爷的书上看过,做豆腐的豆子可以发豆芽,一年四季都能做菜吃”
李家人一听来了兴致。
“豆芽又是啥新鲜吃食?我们可没听说过,更没吃过”。
这两天的鱼丸越做越少,只因为天气冷了,小河都要结冰,抓不到鱼。
若是豆芽能做成,他们就又多了一门赚钱的买卖。
李小草扒拉几口饭,这才将发豆芽的方法讲了一遍。
“还得暖和?那还得为了豆芽专门点个火盆?”李氏听明白如何发豆芽。
可是这要暖和的地方,就只能烧炭。
“就像孵小鸡崽一样,暖和就行,每天换一次水,两三天就能发芽”。
李小草想着,恐怕她等不到豆子发芽就要去边境了。
于是当天就去村里人家买豆子。
她给家里人亲自示范,将黄豆泡在水里,晚上将水倒出去,再捂上一层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