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低着头,虽然她也觉得这样分不公平,再怎么说,全家人都是出了力的,若是平分的话,她没意见。
可是公爹开口,她不敢说不。
李铁树偷偷握住媳妇的手,意思再明显不过,冯氏低着头看着自家男人的手,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好啊,你们一个个的,坏人让我一个人来当,你们充好人”,刘氏在气头上,再加上话已经说出口收不回来,索性坚定自己的想法。
“我不同意,我们二房五口人,哪个没出力?就连最小的根苗昨日还抓了一条小鱼”。
李桂兰早就气的紧咬后牙,却是不敢说话,要不然她爷爷又该说出分家的话。
听到她娘说根苗昨日也抓了鱼,一把将笑嘻嘻的根苗掐哭。
李根苗捂着自己的大腿根哭的声音极大,其他人只以为孩子受了委屈。
刘氏连忙跑过去将儿子抱起来,一边擦眼泪一边哄,“我的儿,你受委屈了,你可是老李家的亲孙子,在你爷奶心里竟然还不如一个外孙女重要”。
李根苗指着自己的大腿根,“这里疼……”
刘氏见状立马就想到怎么回事,她快速瞥了李桂兰一眼,猜出闺女的用意。
连忙把根苗的手放在自己胸前,“娘知道,我家根苗心疼,唉,爷爷不疼奶奶又不稀罕,这也不能怪你,都怪你爹娘没用,你爹不受待见,你是你爹的儿子,谁又会重视你”。
说完之后狠狠瞪了一眼自家男人。
李铁栓并未生气,他媳妇说的话全都是他想说的,他还觉得刘氏说的不够多。
“老二家的,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李老太气呼呼站起身。
刘氏只抱着根苗来回踱步,什么话?人话,只是她不敢说出口。
李小草连忙拉住姥姥,让姥姥坐下来,“姥姥,姥爷,你们不是说过还有第二个想法吗?就别让大家伙猜了,赶快说第二个想法吧。”
李老汉从来没有第二个法子,更没有对外孙女说过什么话,疑惑的看向李小草。
李小草扫视了一圈全家人。
大舅没有太多表情,他是家中长子,凡事都听长辈的。
大舅母皱着眉,不难看出心里有想法嘴上不敢说。
二舅像看戏一样,等着他媳妇争取利益。
三舅和三舅母同样是对这个分配方式有怨言,却极力的忍着。
一天两天还能忍得住,时间久了,赚的钱越来越多,心里的疙瘩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况且刘氏说的对,鱼丸买卖大家伙都是出了力的,她每天只有半天时间,若是真的拿了大头,肯定会被记恨。
“大舅,二舅,三舅,昨天姥爷说了,你们三家都有孩子要养,而且根强哥眼看就要给我娶嫂嫂了,这才和我商量,卖了鱼丸的钱,咱们四家平分,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平分的话一出口,全家人没有不震惊的,李氏更是狠狠松了一口气。
全家人齐齐看向李老汉。
李老汉吧嗒了一口旱烟,然后吐出一个圈。
他明白外孙女的意思,同时暗怪自己考虑不周。
若是真的强迫几房应下,只怕这个家人心就要散了。
只是,平分的话,觉得外孙女受委屈。
他看了一眼对着他点头的外孙女。
“这也是小草的意思,小草小小的娃,却为你们几个当舅舅的操碎了心。”
李铁柱没想到小草竟然还惦记着李根壮的婚事,比他这个做爹的都强。
“小草啊,你姥爷说的对,若不是你想出做鱼丸的法子,咱们哪能赚到钱,要我说,就按你姥爷先前说的做。”
李根壮强今年十五了,是到了成亲的年纪,可是被小自己许多的妹妹提出来,李根强黑黝黝的脸一红。
李根壮笑嘻嘻的看着他哥,他哥成亲后就是大人了,同时又有些失落,“哥,你以后还能和我一起玩儿吗?”
李根强的脸就更红了。
李桂兰听到那边兄弟俩说话,她今年十四了,不能全都指望家里,也该为自己谋划。
她再次看向屋内,像大人一样商量事情还能做主的李小草。
同样都是孩子,为啥大人们都把李小草当回事,她说啥大人们听啥。
她想去王府的事还是得磨一磨李小草才行。
常氏本来还有些不愿意,眼下被感动的愿意了,“小草啊,就算你给我们发工钱都成,这钱不能平分。”
李铁树夫妻两个面露羞愧,连连跟着点头。
“对,发工钱吧”。
“发什么工钱?小草不是说了吗,咱们四家平分”,刘氏将抹眼泪的根苗交给李桂兰,重新走进屋内。
只是脸上的笑怎么都遮不住。
她觉得今日不仅得到想要的,而且还有意外收获。
从前家里的银钱全都交到婆婆手上,眼下若是平分的话,那银子不就可以自己做主了。
李老太的眼睛一直在刘氏身上打转,刘氏心里想什么她一清二楚。
“那就按小草说的办,至于小草分给你们的钱,还是由我替你们保管着”。
刘氏的笑容僵硬在脸上,刚刚说好的平分,却还要上交。
刘氏不甘心,可是她是做儿媳妇的,上面还有大嫂,她不能说出自己拿着钱的话。
只能看向李铁栓,想让自家男人出面。
李铁栓假装没看到刘氏的眼神,没分家挣了钱是要上交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况且他们二房刚刚闹了一出,再提出过分的要求,可真是要被分出去单过了。
眼看日子就要好起来,这个时候被分出去只有挨饿的份,他又不傻。
事情敲定之后,李家人便各忙各的,李铁柱和李铁树一个去搬鱼丸,一个去牵驴车。
李小草在心里合计,今天该去哪家饭馆,镇子上的饭馆不少,大的却不多。
实在不行只能一斤两斤的送去小饭馆。
“小草”,李桂兰凑了过来。
李小草看着李桂兰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猜出李桂兰想要说什么,“你就那么想去当丫鬟?现在家里有吃有喝的,不比服侍人强多了?”
李桂兰却不这样认为,有吃有喝就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