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下,白纸黑字,陈厂长当场就想让李晓宇“动手术”。
但李晓宇却不急,他摆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要来一张纸,刷刷点点地写下了一份清单。
“陈厂长,麻烦您让人按照这个单子去准备材料和工具。”
王工接过单子一看,上面列着各种型号的钢板、风管、滤网,甚至还有几个特定规格的电磁阀和继电器。大部分都是厂里现成的,但有几样,却需要到外面的市场上去买。
“小李师傅,这些材料……”王工有些疑惑,他本以为李晓宇会直接在机床上进行一些调整,没想到还要搞这么多“外围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晓宇微微一笑,“散热系统改造,重点在‘疏’和‘防’,这些材料缺一不可。”
陈厂长此刻对李晓宇是言听计从,立刻大手一挥,让采购科和仓库分头行动,全力配合。
趁着厂里准备材料的功夫,李晓宇则带着父亲,骑着那辆破三轮,再次“突突突”地杀向了市里的五金机电市场。
有些特殊的电子元件,国营大厂的仓库里反而找不到,要去这些市场“淘宝”。
李建国全程都像在做梦一样,他看着儿子熟练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和老板们讨价还价,对各种零件的型号、参数如数家珍,那份从容和老练,让他感到既陌生又骄傲。
“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的?”他心里一遍遍地问自己。
当父子俩带着采购回来的零件回到金陵机床厂时,车间里已经站满了人。不仅是陈厂长和王工,就连厂里的几个老师傅、技术员,都闻讯赶来看热闹。
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要怎么把那台“德国铁疙瘩”给治好。
面对众人怀疑、好奇、探究的目光,李晓宇恍若未闻。他脱下外套,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便开始了他的表演。
只见他先是利用厂里现有的工具,对主轴箱外部的钣金件进行了切割和改造,动作精准,没有丝毫的犹豫。火花四溅中,一个新的风道雏形很快就出现了。
紧接着,他开始安装自己设计的过滤装置。那是一个巧妙的多层滤网结构,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中的油污和粉尘隔绝在外。
最关键的一步,是安装那个小小的反吹电磁阀。这个装置连接着机床自身的气源,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延时继电器控制,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用高压气体反向吹扫滤网,将附着在上面的杂质清理干净。
这个设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工业设备维护的深刻理解,堪称神来之笔!
在场的工程师们,一个个都看傻了眼。他们之前想过无数复杂的方案,又是增加冷却功率,又是改造循环管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用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李晓宇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步骤都衔接得天衣无缝。他甚至不需要看图纸,所有的尺寸和数据,都仿佛刻在他的脑子里。
原本计划需要一两天的改造工作,李晓宇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宣告完成。
当他拧紧最后一颗螺丝,从机床后面走出来时,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好了。”李晓宇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平静地对陈厂长说。
“这……这就好了?”陈厂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以开机测试了。”
王工亲自上前,按下了机床的启动按钮。熟悉的“嗡嗡”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所有人都听出了一丝不同,机床的运转声,似乎比以前更加平稳、顺畅了。
“开始加工!用最高转速,连续加工!”陈厂长下达了命令。
一块块毛坯料被送入机床,在飞速旋转的刀具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精密的零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机床始终保持着高效而稳定的运转,丝毫没有出现以往那种过热报警的迹象。
王工拿着千分尺,对刚刚加工出来的零件进行抽检,一连检测了十几个,尺寸精准,分毫不差!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王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看向李晓宇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哈哈哈哈!”陈厂长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他用力地拍着李晓宇的肩膀,“小李师傅!不,李大师!你真是我们厂的大救星啊!”
他立刻转身对身后的财务科长喊道:“快!去准备五万块现金!一分都不能少!”
在九十年代,银行的效率还没那么高,五万块现金,财务科长跑了半个多小时才凑齐。当那厚厚的一沓“大团结”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装着,交到李晓宇手上时,李建国的手都有些发抖。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李大师,以后我们厂的技术问题,可就全靠你了!”陈厂长紧紧握着李晓宇的手,热情地说道,“我们后续还想对其他的设备进行一些改造,到时候,我们再谈个技术入股的合作方案,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李晓宇点了点头,“随时欢迎。”
他知道,金陵机床厂这条线,算是搭上了。
回程的路上,三轮摩托车的“突突”声,在李建国听来,也变得悦耳动听。他几次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激动的心情让他不知道从何说起。
倒是李晓宇,依旧是一脸的平静。他掂了掂手里那袋沉甸甸的现金,心中波澜不惊。
五万块,对于现在的红星厂来说,是救命钱。但对于他波澜壮阔的未来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