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他从老家出来后,心里一直有些自卑。
就算他嘴上安慰,她也听不进去,不如干脆避开这个话题。
“我听说你今天去李伟家了?刚好赶上李伟媳妇要生,怎么最后是别人去单位叫的李伟,还是陈颈生媳妇送她去的医院?”
这话是他回来路上听同事说的。
他和李伟在同一个部门,又是从同一个地方调过来的。
之前妻子能和李伟媳妇处好关系,冯大军还挺高兴。
可这么关键的时刻,妻子怎么就没搭把手呢?
听到这话,冯大嫂眼神闪烁了一下,语气陡然拔高了几分。
“大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今天早上是去他们家了,可那会儿也到接晶晶放学的时间了啊!总不能为了别人的事,不管自己女儿在学校等着吧?”
冯大军皱着眉,耐着性子解释:“我不是怪你,就是觉得同事有难处,能帮就帮一把。”
“生孩子可不是小事,晶晶也不小了,咱们家离学校又不远,她以前不也自己回过家吗?”
冯大嫂嗤笑一声:“哟,以前我让她自己回家,你天天担心,现在我按时去接她,倒成我的错了?”
“大军,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可你也不想想,就算我当时想帮忙,我一没车二没力气,能帮上什么忙?”
啪的一声,冯大军把筷子拍在了桌上:“你咋就这么不可理喻啊?”
他实在不明白,妻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明明自己理亏,却还振振有词。
以前她有些做法不妥,他还能归结为没见识、眼界窄。
可生孩子是人命关天的事,就算不懂,在旁边看着不帮忙,跟见死不救有啥区别?
看到冯大军突然沉下脸,冯大嫂立刻换上一副委屈的模样。
抹着眼泪说:“我还不是怕给你添麻烦吗?我一个女人家,没车没力气,去了能帮上什么?万一出点事,再赖到咱们头上怎么办?”
“再说了,当时她刚难受,也没那么急啊!我生晶晶的时候,疼了一天一夜,你也不在家,你妈不也让我硬扛着吗?怎么现在你倒比疼自己媳妇还疼别人的媳妇了?”
冯大军看着妻子一边哭一边诉说委屈,只觉得心里越发无力,屋子里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压抑起来。
“你自己吃吧,我出去透透气。”
冯大嫂见冯大军是真生气了,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追上去:“大军,你去哪儿啊?饭还没吃完呢!”
回应她的,只有冯大军噔噔噔走下楼梯的背影。
冯大嫂的声音不小,惊动了楼道里正在做饭的邻居。
那些探究的、爱嚼舌根的目光,几乎要直接贴到她脸上,又吵架了?
冯大嫂砰的一声甩上门,转头就看见站在一旁的冯晶晶,怒火瞬间涌上心头。
伸手就狠狠掐了女儿一把:“都怪你!要不是去接你放学,你爸能生气吗?”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
“吃!就知道吃!”
“还躲?我让你躲!不许躲!”
冯大嫂对着冯晶晶又掐又骂,专挑大腿这种看不见的地方下手。
冯晶晶咬着嘴唇,眼泪无声地往下掉,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江雪这边,农科院来的技术员名叫何树杰,是个不到30岁的年轻技术员。
别看他年纪轻,能在农科院任职,专业能力自然是顶尖的。
何技术员专攻反季节蔬菜种植,江雪当初费了不少劲,才请动他来陈家村指导大棚种植。
到了陈家村后,何技术员被安排住在陈家老宅。
陈家新盖的房子里刚好空着一间房,江雪特意嘱咐陈萧把房间收拾妥当。
陈妈还准备了崭新的被褥,一日三餐也都由陈妈亲自照料。
江雪到家时,何技术员没在屋里。
陈妈正在准备晚饭,桌上摆着红烧豆腐、炒鸡蛋。
还有刚蒸好的大白馒头,另外还熬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
“妈,今天晚饭这么丰盛啊。”
江雪拿起一个刚蒸好的白面馒头,掰了一半,转身去找糖罐。
陈妈笑着把糖罐递给她:“城里来的技术员是来帮咱村办事的,吃喝上可不能亏待了,你大哥还带了些现成的肉菜回来,我一会儿再切点儿。”
江雪咬了一口蘸糖的馒头,冲陈妈竖了个大拇指:“妈,您这觉悟越来越高了。”
陈妈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见她只啃馒头,又赶紧去拿香肠。
“别光吃馒头,我给你切点儿香肠。”
“妈,不用麻烦,我就喜欢这么吃。”
刚蒸好的馒头蘸着白糖,一下勾起了江雪童年的回忆。
她很快吃完半个馒头,拍了拍手:“我去地里看看,您知道他们都在哪儿吗?”
“都在你大哥地里呢,你大哥搭了两个大棚,一个在他自己地里,一个在咱老宅的地里。”
“听说咱老宅地里那个大棚,现在被你大哥拿出来给技术员做试验用了,何技术员主要就在那边忙活。”
陈妈口中的“大哥”,指的是江雪的大伯哥陈梁。
“行,我知道了,我去看看。”这次江雪没开车,骑着自行车径直往自家地里去。
如今的陈家村田地变化很大,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拔地而起。
路上时不时能碰到在地里忙活的村民,大家见了江雪,都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到了自家地头,江雪看见陈萧正站在大棚外抽烟。
陈萧见她来了,有些惊讶:“弟妹,你啥时候回来的?”
“刚到家没多久,大哥,何技术员在里面吗?”
陈萧连忙把烟掐了:“在呢,都在大棚里,村长家的会计也在。”
村长把会计陈明派来负责大棚的日常事务。
自己则主抓协调,毕竟年纪大了,精力和记性都不如年轻时。
而陈萧作为农资店的负责人,很多事也需要参与。
比如眼下何技术员正在确定村里大棚接下来要种哪些蔬菜、需要哪些种子。
一旦定下来,采购和分发种子的活儿就归陈萧管。
这次何技术员还带来了一些适合大棚种植的种子。
虽说数量不多,但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种植过程中不断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