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正酣,金樽交错,歌舞暂歇。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满堂珠光宝气与一张张或激动、或敬畏、或谄媚的面容。
吉时已至,朝臣与诸侯的祝寿献礼环节正式开始!这不仅是表达对天子的尊崇,更是展示实力、表明立场、争取圣眷的绝佳时机!而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到来的东征大业上!
宗室表率:诸侯献瑞,鼎力助王师
首先出列的,是刘据的皇叔,楚王刘延寿。他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御阶之下,深深一揖:
“陛下!老臣楚王延寿!恭贺陛下四十华诞!”
“陛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远迈古今!”
“今东征三韩!扫平卫氏余孽!乃廓清海内!永固边疆之盛举!”
“老臣虽年迈!然心系社稷!”
“特献上黄金五千斤!粟米十万石!助王师粮秣!”
“另献精铁十万斤!供打造兵甲!”
“愿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侍从抬上巨大的礼箱,打开盖子,金灿灿的黄金饼、沉甸甸的粮袋样本、黝黑发亮的铁锭,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楚地富庶,出手果然不凡!殿内响起一片惊叹!
紧随其后的是齐王刘闳(汉武帝之子,刘据异母弟),他年轻气盛,声音洪亮:
“臣弟齐王闳!恭贺皇兄圣寿无疆!”
“皇兄雄才大略!东征之举!乃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臣弟愿倾齐地之力!助皇兄荡平不臣!”
“献海盐万石!为军士调味强身!”
“献战马三千匹!壮我汉军铁骑!”
“献强弩千张!环首刀五千柄!供将士杀敌!购置这些兵器的钱粮尽皆由臣弟负责,打造的任务就麻烦朝廷的匠作监了。”
齐地临海,盐铁之利冠绝天下!这份厚礼,不仅价值连城,更是雪中送炭!尤其是战马和兵器,直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接着是赵王刘彭祖(武帝异母弟),他素有“财王”之称,献礼更是豪奢:
“陛下!臣赵王彭祖!恭祝陛下福寿绵长!”
“陛下东征!乃为我汉家开万世太平!”
“臣献明珠百斛!锦缎万匹!犒赏三军!”
“另献铜钱五千万!充作军资!”
“愿我王师所向披靡!凯歌高奏!”
明珠璀璨,锦缎流光,铜钱堆积如山!赵王的献礼,充满了赤裸裸的财力展示,却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军费问题!
其他诸侯王如燕王、代王、淮南王等,也纷纷出列,献上重礼:
燕王献幽州良马两千匹,皮甲五千领!
代王献塞北健牛千头,精铁五万斤!
淮南王献江淮稻米二十万石,药材百车!
长沙王献南海珍珠、玳瑁、犀角等珍奇,价值不菲!
鲁王献儒家典籍百套(雕版精印),以彰王化!
每一份献礼,都伴随着慷慨激昂的祝词,无不强调“东征大义”、“鼎力支持”、“愿效犬马”!堆积如山的黄金、粮食、铁器、马匹、兵器、珍宝……在御阶前形成了一座座小山!
烛光下,珠光宝气与兵戈寒光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这不仅是贺寿之礼,更是整个汉帝国统治阶层对靖难帝刘据东征战略的集体背书与倾力支持!帝国的战争机器,在诸侯们的“输血”下,将爆发出更恐怖的力量!
文武齐贺:群臣效忠,共襄盛举
诸侯献礼毕,文武百官按品秩高低,依次上前。
丞相田千秋: 代表百官,献上由百位名儒联名手书的《万寿无疆赋》,文采斐然,歌功颂德。同时代表朝廷,献上太仓新粟五十万石,国库铜钱一亿,作为东征专项储备!
大将军赵破奴: 代表军方,献上辽东、河西、陇西等边郡将士联名血书一封,上书“誓死效忠!荡平三韩!”同时献上缴获的匈奴金刀十柄,乌孙宝马百匹,寓意“踏破贺兰山缺”!
大司农桑弘羊: 献上最新绘制的《大汉疆域全图》(含新设辽东诸郡),以及盐铁专营盈余黄金三千斤,彰显帝国财力雄厚,支撑得起旷日持久的战争!
典属国张光: 献上西域诸国、归附匈奴部落首领联名贺表,以及绘有三韩山川险要、部落分布的详图,为东征提供情报支持!
各郡太守、刺史: 纷纷献上本地特产及钱粮,虽不如诸侯豪奢,但聚沙成塔,积少成多,同样表达了地方对中央、对皇帝的无条件支持!
每一位大臣的祝词,都充满了对皇帝英明决策的赞颂,对东征必胜的信心,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殿内气氛热烈而肃穆,一种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磅礴气势油然而生!
万邦来朝:四夷宾服,共尊天汉
最后,是各国使节的献礼。他们被这汉家君臣的豪情与实力深深震撼,献礼更加恭敬:
乌孙昆弥(王)使者: 献上汗血宝马十匹,西域良马五百匹,弯刀千柄,黄金骆驼十峰!高呼:“愿天朝皇帝陛下,武运昌隆!乌孙愿为前驱,共讨不臣!”
大宛使者: 献上极品汗血宝马三匹(龙种),葡萄美酒百斛,精钢(大宛特产)万斤!祝词:“大宛敬服天威!愿献宝驹神铁,助陛下马踏三韩!”
匈奴归义单于使者: 献上草原白狼皮百张,金鹰徽章(单于信物),良弓千张!宣誓:“匈奴部众,永为汉臣!愿随王师,效犬马之劳!”
南越王使者: 献上象牙百根,犀角五十对,珍珠十斛,玳瑁屏风一座!表达:“南越永沐王化!愿竭尽所能,助陛下成就伟业!”
西域诸小国(疏勒、于阗等): 纷纷献上美玉、地毯、香料等特产,表达对天朝的敬畏与归顺。
万邦使节,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一个意思:尊汉为天朝上国!支持汉帝东征!这不仅是献礼,更是国际社会对汉帝国霸主地位的承认!
帝王心潮:盛典之巅,气吞山河
御阶之上,刘据端坐龙椅。冕旒垂珠,遮不住他眼中灼灼的光芒!他看着阶下堆积如山的贺礼,听着山呼海啸般的祝颂,感受着那如同实质般汇聚而来的忠诚、力量与期待!胸中豪情激荡,如同惊涛拍岸!
这哪里是寿宴?这分明是帝国的战争动员!是力量的检阅!是霸权的宣示!
诸侯的财富!百官的忠诚!将士的勇武!万邦的归心!此刻,尽在掌握!
辽东的战鼓!三韩的烽烟!仿佛已在耳边回响!
他缓缓起身。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
刘据端起面前的金樽,那樽中盛满了象征万寿无疆的“万寿长春酒”。他的目光扫过太上皇、卫太后,扫过满堂宗亲、勋贵、重臣、使节,最后投向那象征着帝国未来的皇长孙刘病已。
他的声音,沉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响彻整个未央宫:
“诸卿!万邦使节!”
“尔等厚礼!尔等忠心!朕已尽知!”
“此非为朕一人之寿!”
“乃为我大汉江山之永固!”
“乃为我华夏文明之远扬!”
“东征三韩!扫平余孽!乃朕之志!亦乃尔等之愿!”
“今!朕以此琼浆!”
刘据将金樽高高举起!
“一敬天地祖宗!佑我大汉!”
“二敬浴血将士!忠勇无双!”
“三敬在座诸卿!戮力同心!”
“待来年春暖!王师东出!”
“必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
“还我辽东以安宁!”
“开我汉家之新天!”
“干!”
“干!”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汉万年!”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呐喊声、酒杯碰撞声,如同惊雷般炸响!震得殿宇嗡嗡作响!烛火为之摇曳!乐师奋力奏响最雄壮的《大风歌》!舞姬的舞姿更加奔放!整个未央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与沸腾之中!
这一刻,宴会达到了真正的顶峰!这不仅是一场寿宴的狂欢,更是一个帝国在巅峰时刻,向着既定目标发出的、气吞山河的怒吼!
靖难帝刘据,站在权力的巅峰,接受着万民的朝拜与效忠,他的目光,已穿透未央宫的辉煌灯火,投向了那即将被战火与新生洗礼的东方半岛!靖难五年的腊月初八,注定成为帝国史上一个辉煌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