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室友周雪菲也从上铺探出脑袋,加入讨论:“对对对!那个学姐我也见过,气质超好,追她的人不少呢!她都这么说了,可信度很高!真想快点去上公共课看看真人到底有多帅呀!”
顾若琳捧着脸,语气充满向往:“我也是我也是!好期待!”
赵佩兰看着两位室友花痴的模样,内心鄙夷地翻了个白眼:“两个恋爱脑!见个帅哥就走不动道了!幼稚!”
她继续刷着论坛,试图寻找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而书桌旁,裴以安仿佛完全屏蔽了宿舍里关于“叶凡”的热烈讨论。
她将一本厚重的专业书轻轻放进书架,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嘴角,却在不经意间,掠过一丝极淡、极浅、唯有自己才懂的细微弧度。
对于叶凡的了解还有谁能比她懂?
......
宿舍里短暂的寂静被石恺的一声惊呼打破:“卧槽!你叫叶凡?跟今年选择我校的状元同名同姓啊,你不会就是本尊吧!”
他越说越觉得不对劲:“不对!状元就是闽省的!卧槽!你就是本尊?!”
宿舍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基宇浩耳机里传出的微弱枪声。
宿舍几个都是高考最顶尖的一批人,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接连惊呼。
“我勒个骚刚!”
李毅峰直接原地弹射起飞,指着叶凡,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大佬!真·活的大佬!竟然跟我们分在一个宿舍?”
李毅峰沙雕的直接就给叶凡单膝下跪:“没想到大佬竟然跟我们分到一个宿舍,失敬失敬!大佬在上,请再受小弟一拜!以后208宿舍的荣辱兴衰,就全仰仗您了!”
叶凡看着他这副熟悉的“死样”,心中暖流涌动,暗笑道:老李啊老李,两辈子了,你这沙雕气质真是一点没变!
在前世大学四年叶凡与李毅峰两人的关系是最铁的。
石恺是典型的实干派,震惊过后,立刻行动起来,走到叶凡的空床铺边,二话不说就开始帮他铺学校发的统一床单被罩,动作麻利:“大佬,别理那戏精!你的铺盖卷儿,小弟包了!”
语气里带着东北爷们的实在和热情。
基宇浩刚刚打完招呼就坐回自己位置打起了游戏。
仿佛置身事外,只是在他们惊呼时短暂地摘下一侧耳机,瞥了叶凡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又戴了回去,继续沉浸在他的cF枪战世界里,鼠标点击声噼啪作响。
叶凡看着这一幕,无奈又好笑地暗自摇头:小基啊小基,果然还是这个吊样。
在李毅峰插科打诨、石恺埋头苦干的帮助下,叶凡的床铺和书桌很快就收拾得利利索索。
叶凡也拉过椅子坐下,加入了闲聊。
起初,得知叶凡“状元”的身份,李毅峰和石恺心里难免生出了一丝微妙的距离感和敬畏。
这可是传说中站在全国高考金字塔尖的人物!
仿佛是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然而,随着叶凡风趣幽默的谈吐、随和接地气的态度,聊起家乡见闻、高中趣事甚至网络段子时毫无架子,那股无形的隔阂感迅速冰消瓦解。
两人很快发现,这位“大佬”本质上就是个性格贼好的同龄兄弟,笑起来爽朗,吐槽起来犀利,跟他们没啥两样。
而在自己位置的小基毫不关注这边发生的事情,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打cF。
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转到了大一新生宿舍的经典保留节目——为什么报考南大?
基宇浩刚好一局打完,摘下耳机,伸了个懒腰,抢先回答,语气带着点金陵本地人的小傲娇和理所当然:“这还用问?离家近呗!我妈恨不得我天天回家喝汤。出远门?太麻烦了。”
说完又戴上了耳机。
李毅峰灌了口刚买的冰可乐,抹抹嘴,豪爽道:“我嘛,分数够得上南大的线,又一直对这座六朝古都、帝王之气心向往之!想着来这里读书,没准能沾点王霸之气!嘿嘿!”
石恺挠挠头,笑得有点憨厚:“我跟峰子差不多,分数合适,还有就是...”
他顿了顿,嘿嘿一笑,带着点东北汉子的直爽:“听说江南妹子水灵!这不就慕名而来了嘛!”
哈哈哈!凯子,你够实在!”李毅峰拍着大腿狂笑,宿舍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李毅峰目光转向叶凡,充满了好奇:“叶凡呢?你总不能是因为这些问题吧!”
一旁的石恺也说道:“是啊,叶凡,肯定是有原因吧!不然为什么会放弃清北来我们学校呢?”
原因......
让他说他还一时说不出来,因为从重生回来那天就决定了要来南大。
他笑了笑,用一种略带神秘又随意的口吻搪塞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觉得缘分到了吧。金陵这地方,挺有吸引力的。”
随便胡扯了几句,然后提议一起出去聚个餐:“哎,择日不如撞日,今晚我们宿舍出去聚个餐怎么样?庆祝一下咱们四个天南海北,偏偏在这208撞上了!这缘分,得喝一杯!”
其实叶凡内心是很感慨的,特别是还能再跟李毅峰读同一个学校,前世两人关系那铁的很,可以说是除了赵明哲外关系最好的一个了。
但是基宇浩这个人吧,在前世经过两天的接触他们几个就都不咋喜欢,至于原因就是这个人很自私自利。
叶凡本来打算叫上裴以安跟唐砚宁,在四人小群发完消息后了解到刚好她们宿舍也要聚餐,那索性就下次再一起吧。
这段时间基本很多宿舍都是在聚餐,庆祝他们能从全国各地考到同一个学校并且分到同一个宿舍。
下午五点多,天色渐晚。
四人溜达着走出南大正门,对面就是着名的“堕落街”。
一条烟火气十足、灯火通明的小吃街。
基本每个大学都会有这样的配置,校外的小吃一条街,有各种的小吃,大排档等等。
此时正是饭点,整条街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三五成群的学生挤满了狭窄的街道,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熟门熟路,大一的新生们则带着新鲜和好奇左顾右盼。
吆喝声、谈笑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成最鲜活的大学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