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头几天,那可真是撒了欢了。班里天天有饭局,宿舍夜谈到凌晨,校园里到处是拍照的人,又哭又笑的,跟过年似的。
李壮和王磊这俩活宝,彻底玩疯了,不是泡网吧就是组局打牌。
宋峰倒是一如既往的淡定,闷头整理他那些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说是要当传家宝。
张晨风也跟着聚了几次,但心里总惦记着事儿,大部分时间还是猫在仓库里,对着账本和一堆没发出去的耳机发呆,脑子里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热闹劲儿没过几天,现实问题就砸脸上了——得估分,得研究报志愿了。
答案公布那天,班级群直接炸锅。有嗷嗷叫的,有发大哭表情的,还有直接装死的。
张晨风没急着对答案,他先跑操场边找了个清净地儿,扎扎实实站了半小时桩,把心绪平复下来,才回家拿出答案,一道一道仔仔细细地看。
数学、理综,没啥悬念,稳得一批,几乎没扣分。
语文和英语,阅读作文拿不准,但选择题啥的都对得上,感觉差不了。
这么一合计,分数肯定低不了,清北大学有戏!
他心里那块一直悬着的大石头,总算咚一声落了地。
李壮和王磊哭丧着脸凑过来,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风哥,峰哥……我俩……好像要歇菜了……”
他俩估摸的分数就在本科线边上晃悠,报志愿成了大难题,一不小心就可能掉档。
“别自己吓自己,”张晨风拍拍他俩,“等具体分数和排名出来再说。体育特招、警校那些路子,咱们也先把材料准备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四人组简直成了网吧和图书馆的常客,抱着那本砖头一样厚的《招生计划》和《填报指南》,翻来覆去地看,比对往年分数线、最低排名。
张晨风和宋峰在敲定自己目标的同时,主要精力都花在帮李壮和王磊筛学校、选专业上,尤其是提前批的体育院校和警校,反复权衡,搞了好几套备选方案,生怕有闪失。
等官方成绩的日子那叫一个煎熬,心里跟猫抓似的,七上八下。
期间,“星华数码”那个刘经理又打电话来了,还是谈合作代理的事儿。张晨风压着性子,客客气气地说:“刘经理,真不好意思,这几天正等高考成绩,心里乱得很,实在没心思谈这个。等分数出来了,志愿报妥了,我一定认真考虑。”刘经理也挺通情达理,连声道喜,说等好消息。
终于,到了查分那天。
网站卡成狗,电话打不通。四个人挤在网吧一个小包间里,不停刷新页面,空气都快凝固了。
“我靠!出来了!”李壮第一个蹦起来,嗓门震天,“过了!比本科线高了二十多分!”
王磊也乐得直拍桌子:“我也过了!差不多分数!”
宋峰推推眼镜,屏幕上的数字和他预估的几乎没差:“七百一十二。省排名二百八十七。”
张晨风深吸一口气,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号,手指有点抖。页面一转——
总分:七百三十八。
省排名:第四。
清北稳了!专业随便挑!
“牛逼啊风哥!全省第四!”李壮和王磊直接扑过来熊抱。
宋峰也难得地咧嘴笑了:“厉害。”
张晨风看着那数字,心跳咚咚的,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值了!真他娘的值了!
班级群里喜报刷屏了。
苏晚晴,毫无悬念,省状元!
郭晓雯、钟栎瑶、赵文佳,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重点线甩开一大截。
班主任黄老师兴奋地连发了好几个大红包,连平时板着脸的年级主任都冒泡恭喜了。
紧跟着就是更刺激的报志愿。根据分数、排名,再想想苏墨之前给的建议,张晨风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填上了——清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宋峰报了省城的理工大。这一举动,李壮王磊都愣了一下,连张晨风都有些意外。省城理工大虽然不错,但以宋峰的成绩,显然有更好的选择。只有郭晓雯在一旁,脸上闪过一丝复杂又感动的神色——理工大就在她目标大学的隔壁。
苏晚晴,省状元!她同样报了清北大学。
郭晓雯分数不错,如愿被省城那所重点大学录取。
钟栎瑶考取了津门一所很好的师范,离京城不远。
赵文佳分数很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世的那所南方大学,中山大学。
张晨风看着群里赵文佳的那个录取结果,心里叹了口气,但也没说什么。
志愿提交,确认。直到这时候,高考这场硬仗,才算真正打完。剩下就是等录取通知书了。
心里的大石头落地,四人总算能喘口气,好好琢磨“机友社”和“听风者”以后咋办了。
张晨风主动给“星华数码”的刘经理回了电话,约着见了一面。刘经理那边确实有实力,渠道广,对“听风者”很看好。张晨风拉着宋峰一起,远程还有苏墨帮着分析合同条款(苏墨直接指出了好几处容易踩坑的地方),跟刘经理来回谈了好几轮。
最后,总算谈拢了:
1. 咱们“风行科技”授权“星华数码”在省内高校代理“听风者”。
2. 他们负责卖,我们负责生产和品控。
3. 赚的钱按卖的多少分,卖得越多,咱们分得比例越高。
4. 牌子、技术、定价权,还得攥在咱们自己手里。
签完协议,张晨风感觉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但也更踏实了,好像真从学生娃向小老板迈了一步。
另一边,李壮和王磊也传来好消息:因为他俩高考成绩不错,加上有“听风者”这个创业经历,他们想报的那所警校和体院都表示很感兴趣,提前批希望很大!
好事成双,录取通知书也陆续到了:
宋峰,省城理工大学,拿下!
苏晚晴,清北大学,毫无悬念!
郭晓雯,省城重点大学!
钟栎瑶,津门师范大学!
赵文佳,中山大学!
李壮,省城警校。
王磊,省城警校。
张晨风,清北大学,如愿以偿!
摸着那大红烫金的通知书,所有的累和汗,都化成了沉甸甸的高兴。
高中,到这儿,算是真正画上了一个圆圆满满的句号。
“风哥,去了清北,可别忘了咱兄弟啊!”李壮搂着张晨风脖子说。他和王磊留在省城,宋峰也在省城(为了郭晓雯),师兄弟四人中只有张晨风远赴京城。
“那不能!”张晨风笑着一捶他,“‘听风者’这摊子,还得咱们一起干呢!”
“必须的!”王磊挥着拳头,“咱得把‘听风者’卖到全国高校去!”
宋峰推推眼镜,又开始分析:“商业模式需要迭代,品牌价值有待提升,市场渗透率……”
“得得得!峰哥!”李壮和王磊赶紧打断他,“放假了!说点人能听懂的!”
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哈哈大笑起来。
青春这场热闹的宴席是要散了,可兄弟情分和一块儿折腾的梦想没散。
这段路走完了,意味着下一条更带劲的路,就在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