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体之战带来的短暂胜利感,迅速被更沉重的危机感取代。
那份来自样本分析的结论——母体仅是次级节点,受控于某个遥远而高阶的混沌意志——如同一块巨石压在霜寒领每一位决策者的心头。
自动化、网络化的污染投放系统,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麻烦。
艾薇没有浪费任何时间在无谓的焦虑上。命令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领地的每一个角落。
霜寒领这台日益精密的战争机器,发出了更高亢的轰鸣,所有的齿轮,无论是金属的,还是血肉的,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咬合、转动。
“方舟-改”计划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先级,其资源配给权甚至凌驾于部分常规军事预算之上。
原本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分布式能量缓冲结构”设计与论证,在卡尔和技术团队不眠不休的攻坚下,硬生生压缩到了十天。
设计室内挂满了巨大的草图,地上堆满了演算的草纸,技术人员们眼窝深陷,但眼神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专注。
他们知道,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未知的敌人赛跑。
新的材料实验室更是灯火通明,仿佛永不熄灭。矮人匠师布鲁姆·铁须也被临时征调至此。
起初,这位传统匠师对所谓的“标准化材料测试”颇有些不以为然,但当他看到那些年轻人类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以及那些精密仪器显示出的数据后,他的态度从不屑转为好奇,最终变为投入。
他那传承自先祖的、近乎本能的火焰控制技艺与对金属矿物特性的深刻理解,在测试新型能量导流合金的熔炼过程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
经过无数次失败,一种掺入了微量净化水晶粉末和特定北境铁矿的合金,终于在布鲁姆精准掌控的炉火与卡尔团队反复调整的配比下诞生,初步测试显示其稳定性和能量耐受度优于旧材料数倍。
布鲁姆看着那泛着奇异流光的金属锭,第一次没有抱怨它缺乏“手工的灵魂”,反而摸着胡子喃喃道:“这铁疙瘩……有点意思。”
与此同时,基兰领导的团队几乎重构了整个安全控制系统。
他们放弃了追求单一、强大的中央稳定器这种“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危险思路,转而设计了数十个相互独立又彼此联动的微型缓冲节点,如同神经网络般遍布能量通道的每一个关键位置。
这套理念的核心在于“冗余”与“快速隔离”,如同为狂暴的河流修建了无数个相互连通的小型水库和智能泄洪闸门,任何一个节点失效,系统都能在毫秒级内隔离故障点,并将能量负载重新分配到其他节点,避免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崩溃。
当然,这套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制造精度的要求也呈指数级上升,基兰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领地内的工厂全力运转,为“方舟-改”生产着特制的零件。
蒸汽锻锤的轰鸣声日夜不息,学校的实习学员也被组织起来,在经验丰富的工匠严格监督下,参与一些非核心部件的初步加工和质检工作。
整个霜寒领都弥漫着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氛围,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金属摩擦和能量低鸣的味道。
然而,就在内部建设如火如荼之时,边境的警报,再次被接连拉响,而且形式更加诡异,范围更广。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明显的污染点。
雷恩的侦察小队,以及新近抵达、正在协助加固方舟山谷外围防御的帝国工兵中队,几乎同时从不同方向传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在北部靠近永冻山脉的一处风口隘口,巡逻队发现了几处被遗弃的、风格粗犷但结构诡异的石堆。
石堆看似随意垒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以一种违反常理的角度相互支撑,中央镶嵌着微小的、已经失去光泽的暗红色晶体碎片,与母体身上的如出一辙。
它们没有形成污染,周围也没有生命力被抽取的迹象,更像是一种……坐标标记,或者某种未激活的信标,静静地等待着指令。
在东部,毗邻裂爪鹰传统活动区域的广袤雪原上,帝国工兵在挖掘防御壕沟时,意外挖通了一个浅层地穴。
地穴不大,但里面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数具野生动物的尸体扭曲地堆积着,它们并非被啃食,而是像被抽干了所有水分和生命力,皮毛包裹着骨头,如同风干了无数年的腊肉。
尸体周围萦绕着极其淡薄、但属性与污染点同源的腐败气息。
更令人不安的是,地穴壁上有着明显的、非自然形成的爪痕——深邃,混乱,带着一种疯狂的意味。
而在西部,沿着那条曾经发现第二个污染点的溪流向上游追踪的侦察兵,回报说在源头附近的一片冰湖旁,感受到了强烈的、令人心神不宁的窥视感。
那种感觉并非来自明确的方位,而是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冰冷粘稠,仿佛有无数双眼睛从冰层下、从树林的阴影中注视着他们。
一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发誓,他在清澈的冰层下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模糊的阴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但并未发现实体怪物或新的污染痕迹。
零星的、诡异的、看似互不关联的事件,在北、东、西三个方向的边境区域几乎同时出现。
“他们在试探,像狼群在包围猎物。”老马洛汇总了所有报告,声音低沉,苍老的脸上皱纹更深了,“他们不断变换方向和方式,寻找我们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和防御范围。这些标记、干尸、窥视……都是在收集信息,成本低廉,却足以让我们疲于奔命。”
艾薇站在巨大的霜寒领沙盘前,上面已经插上了代表不同事件颜色的小旗。
北、东、西三个方向都出现了警示信号,唯有南部通往帝国腹地的方向暂时平静。这种多点的、低强度的骚扰,比一次猛烈的攻击更让人心烦意乱。
“龙眠商会……或者说他们背后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耐心,也更狡猾。”艾薇的手指划过沙盘上那些刺眼的小旗,“他们不再急于投放一个强大的、容易被定位和摧毁的污染源,而是改用这种低成本、广撒网的方式,持续地给我们施加心理和后勤压力,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和资源,让我们无法专注于核心发展。”
她抬起头,看向脸上带着奔波疲惫的雷恩和刚刚被紧急召来的帝国工兵中队长赫克托:“传令,加强所有方向的巡逻密度,尤其是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潜伏哨。发现任何异常,不要贸然接触或清除,立刻标记位置、绘制草图并详细记录环境变化后回报。赫克托队长,工兵队请优先完成方舟山谷和主城外围的关键防御节点建设,尤其是反渗透和预警设施。”
“是,领主大人!”两人齐声领命。雷恩转身大步离去安排任务,赫克托则在行礼后,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沙盘上代表方舟山谷的区域,眼神深邃。
“卡尔,‘方舟-改’的进度还能再加快吗?”艾薇又看向眼窝深陷的技术主管,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边境的烽烟已起,她需要更强的力量来稳定局面。
卡尔脸上带着浓重的黑眼圈,但眼神依旧明亮,那是技术挑战激发的光芒:“领主大人,主体结构和新材料的生产正在全力进行,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最后调试和联动测试需要时间,确保每个节点响应无误是安全的基础……至少还需要五天,才能进行第一次低功率试运行。”
五天……艾薇默然。这已经是压榨到极限的速度了。敌人显然不会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去按部就班。
“我明白了。按计划进行,但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艾薇强调道,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同时,将便携式净化装置的改良版,优先配发给边境巡逻队,并加大净化手雷的生产储备。”
齿轮在疯狂加速,但边境的烽烟也已点燃,并且呈现出多点、多样化的趋势。霜寒领仿佛一个在黑暗中亮起灯火的堡垒,光芒吸引了无数充满恶意的目光在周围游弋、试探。
下一波攻击会以何种形式、在哪个方向到来?是另一个被激活的母体,还是冰湖下的阴影终于按捺不住?抑或是那些石堆标记会引来意想不到的东西?紧张的气氛如同不断绷紧的弓弦,弥漫在领地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