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站在街角,风从巷口穿过来,吹得她衣角轻轻翻动。她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还停在昨晚拍下的那串脚印照片,足弓处的逆十字划痕清晰可见。她没再盯着看,而是把它锁屏,塞进外套内袋。不远处,梧桐街十七号的招牌挂在一栋老楼外墙上,木框有些歪斜,“静隅咖啡馆”五个字是手写的,墨色淡了,边角微微卷起。
她往前走了几步,推开门。
铃铛响了一声。咖啡机正在运作,蒸汽喷出的声响填满了前厅。柜台后站着个男人,五十岁上下,正低头擦拭咖啡壶,听见声音才抬起头。林小满点了杯热拿铁,报了个靠窗的位置。她把包放在脚边,从里面抽出一本书——是本旧版小说,封面磨损得厉害,但不是她常看的类型。
“常来这儿的学生多吗?”她接过咖啡时随口问。
男人顿了一下,把杯子擦完才答:“不少。放学后那阵最吵。”
“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总坐角落那张桌,”她指了指靠墙的位置,“最近是不是常来?”
对方抬眼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没有防备,却也不急着回应。他放下抹布,转身去整理豆罐,“你是他朋友?”
“算不上。我在写点东西,想了解下学生平时都去哪儿。”她笑了笑,“你这儿挺安静的,适合当素材。”
男人点了点头,语气缓了些:“他是常来,每周三、五下午四点半左右。一个人,点杯美式,坐四十分钟,走的时候桌上总会留张纸条。”
“纸条?”
“不是写给我的。他走后我才看见,压在杯垫底下。字很工整,内容看不清,像是笔记摘抄。”男人顿了顿,“不过上回他见了个人,不太一样。”
林小满的手指在杯沿上轻轻一停。
“什么人?”
“灰风衣,年纪不小,一句话没说。坐了十分钟就走了。那学生从头到尾没抬头,两人中间隔着个文件袋,一直夹在那人右臂下。”
她点了点头,像是随口追问:“他再来过吗?”
“昨天下午。还是那个时间,但没见人。他在桌边等了二十分钟,最后把纸条撕了,直接走了。”
林小满低头吹了吹咖啡,热气模糊了她的眼睛。她没再问,回到座位坐下,翻开书页。其实一个字都没看进去。窗外阳光斜照,映在对面公交站的玻璃上,反出一道白光。
半小时后,她起身去洗手间。路过柜台时,脚步慢了半拍。
“老板,”她忽然开口,“你这儿有监控吗?”
男人手上的动作停了。
“有的。不过不对外放。”
“我不是要拷贝。”她从包里取出一张志愿者证件——是之前参与校园心理项目时办的,“最近有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我们正在追踪可能的接触对象。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看看最近几天的录像?就那个戴眼镜的学生和灰风衣的人见面那次。”
男人盯着证件看了几秒,又看了她一眼。
“你不像是随便打听的人。”他终于说,“等会儿客人少点,我给你看。”
她回到座位,没再动那本书。五点刚过,店里的人陆续离开。男人关了咖啡机,擦净台面,朝她招了招手。
监控画面是黑白的,角度偏高,正对着靠墙的那张桌子。时间显示为前天下午四点三十七分。林小满盯着屏幕,呼吸不自觉放轻。
戴眼镜的男生进来了,坐下,低头翻书。七分钟后,门被推开,一个穿灰风衣的男人走进来。他没点单,径直走向角落,拉开椅子坐下。右手始终贴着身体一侧,夹着一个深色布面文件袋。左腕处露出一截银色袖扣,在画面里闪了一下。
两人没说话。男生几次想抬头,又强行压下视线。灰风衣的男人始终面朝前方,偶尔转动视线,像是在确认周围有没有人注意他们。十分钟整,他起身离开。临走前,把文件袋往桌角推了半寸。
画面到这里结束。
“他每次来都这样?”林小满问。
“就这一次见他带人。”男人关掉屏幕,“之前都是一个人来,最多接个电话。”
“那个文件袋……”她低声说,“你看清样式了吗?”
“布的,深灰或藏青,边角有些磨损。上面没有字,但右下角缝了个小标签,像是编号。”
林小满记下了。她没再要求重放,只是默默把刚才的画面细节在脑中过了一遍——袖扣、坐姿、走路时右肩略低,像是长期负重的习惯。
“谢谢你。”她站起身,把杯子放进水槽,“如果他再来,你会留意吗?”
“我会记时间。”男人点头,“但不会多管。”
她没再说什么,拎起包往外走。推门时,铃铛又响了一次。
街对面的公交站台下,一个穿校服的男生正低头看手机。林小满停下脚步,盯着看了几秒。不是小李。但她忽然意识到,灰风衣的男人离开时,走的正是这个方向。
她掏出手机,打开地图。公交线路有三条经过这里,其中一条终点站是老城区档案馆,另一条通往市立图书馆,第三条……她放大路线,发现它在两站之后转入一条窄巷,终点是废弃的印刷厂东门。
她手指停在屏幕上。
印刷厂。昨晚他们去过的地方。
她迅速调出昨晚拍的脚印照片,再次放大足弓处的划痕。然后打开监控截图,将灰风衣男人的手腕部分放大。银色袖扣的形状清晰可见——外圈是圆的,内嵌一道斜纹,像是一把钥匙的横截面。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出b-7仓库里找到的那枚徽章照片。背面刻着“L-07”,旁边一行小字:“守衡会·见习执钥人”。
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对比袖扣纹路与徽章刻痕。角度不同,但线条走向一致。
她把手机攥紧,抬头看向街对面。
公交站空了。刚才那个穿校服的男生已经上了车。车门关闭,缓缓启动。
她迈步穿过马路,脚步越来越快。走到站牌前,她抬头看下一班车的时间——还有十二分钟。
她没看时间表太久。目光落在站牌背面的一张小广告上。是张手写告示,墨迹有些晕开:“寻人启事:李承远,男,约三十五岁,最后一次出现于梧桐街附近。如有线索,请联系……”
电话号码被划掉了。
她盯着那行字,没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走过来等车。她没回头,只是把手机贴进掌心,拇指按在截图上。
车灯从远处亮起,映在她脚边的水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