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山脚的硝烟尚未散尽,亲兵们正忙着清理战场——
降兵被绳索串联在空地上,缴获的铁枪、皮甲堆成小山,几袋沉甸甸的粮食靠在树干旁,连三匹受惊后挣扎着挣脱缰绳的战马,也被兵士们牵了回来。
苏义攥着清点物资的竹简,快步走到张远面前,脸上难掩兴奋:
“先生!这次缴获远超预期!铁刀能补全精锐的装备,粮食够全山吃月余!
现在人手够了,咱们是不是该立刻去救上寨或南龙池?”
张远却抬手指向俘虏,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步,先放俘虏。”
“啊?”苏义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立刻拱手:“好的先生,我这就去办!”
他转身走到俘虏面前,声音掷地有声:“你们当中,不少人该听过封龙山的规矩——愿留下的,同袍相待,有饭同吃、有仗同打;不愿留的,按例发钱放行。
只是这次缴获铜钱有限,只能按人头均分,还望弟兄们海涵。”
俘虏们顿时骚动起来,张远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的脸:
“我知道,你们多是被官府强征的农户,谁都不想提着脑袋跟自家兄弟拼命。
我们不怪你们,反而想跟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穷人不打穷人,咱们本该是并肩抗苛政的兄弟。”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俘虏堆里立刻响起窃窃私语。
一个满脸风霜的汉子突然喊道:“将军!俺不走!去年瘟疫,就是你们背着药篓来救俺们村,俺早就想跟着你们干了!”
紧接着,更多人附和:“俺也留下!跟着官府混,早晚饿死;跟着将军,至少能堂堂正正做人!”
最终愿意留下的俘虏竟有上百人,亲兵们给不愿留的人分了铜钱,又递上几块干粮,这些人揣着钱粮,感激地往山下走。
张远看着眼前的景象,转身召集众人议事,语气严肃:“苏义!”
“在!”
“你留下处理后续:
清点物资、安置新弟兄,再领着紫云山的妇孺老幼,多扎草人、挂旗帜,大张旗鼓往封龙山方向走。
务必让敌人以为咱们主力去支援前线,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钉在封龙山!”
苏义眼睛一亮,立刻领命:“得令!保证弄出万马奔腾的架势,让他们摸不清咱们的底细!”
“王当!”张远话音再落。
王当上前一步,身姿沉稳如松:“在。”
“你领紫云山能战的三百弟兄,带上缴获的精良武器,休整好后,到井陉县城外十里坡隐蔽待命,没有我的号令,绝不能暴露行踪。”
“是!”王当没有半句多问,躬身领命后便转身去召集队伍。
苏义忍不住凑过来,压低声音问:“先生,您让王当去井陉县……难道是要打县城?”
张远拍了拍他的肩,语速极快:“眼下时间紧迫,来不及细说。你留在这儿多观察、多琢磨,往后便知这步棋的用处。”
“学生明白!”苏义立刻收敛好奇,拱手应道。
张远最后看向典韦和徐晃,目光锐利如刀:“典韦、徐晃!”
“在!”两人齐声应答,声震周围,典韦攥着双戟的手青筋凸起,徐晃握着木棒的指节发白,都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
“你们领着刚收拢的弟兄,换上缴获的县兵甲胄,再挑两个愿降的俘虏打头阵——他们熟悉县兵的规矩,喊话更能取信守军。
半个时辰后,随我出发!”
张远顿了顿,加重语气,“咱们练了三个月的急行军,今夜,该见真章了!”
夜幕彻底笼罩山林时,一支“溃兵”正沿着山道疾驰——甲胄歪斜、步伐踉跄,偶尔还传来几声“哀嚎”。
队伍最前的两个俘虏,正是白天愿降后又主动请缨的县兵。
快到井陉县城时,两人按事先交代,对着城楼高声喊:“城上的兄弟快开门!俺们是范康将军的人!
紫云山反贼太猛,俺们吃了败仗,后面还有追兵,再不开门就来不及了!”
城楼上的守军举着火把往下看,见是熟悉的甲胄,又听喊话的是“自己人”,警惕心顿时松了大半。
一个小校探出头骂道:“废物!打个土匪都输,等着!俺这就去叫人开门!”
没一会儿,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几个守军举着火把出来,刚要盘问。
典韦突然暴喝一声,双戟如闪电般劈出——左边守军的刀还没出鞘,就被戟刃劈中肩膀,惨叫着倒下。
右边守军想退,却被徐晃一步追上,木棒精准砸在膝盖上,“咔嚓”一声骨裂声响起,人瞬间瘫在地上。
两人一左一右,如猛虎下山。
典韦双戟舞得密不透风,凡是靠近的守军,不是被劈伤就是被砸倒,鲜血溅满了他的甲胄,却丝毫没影响他的速度。
徐晃则更显沉稳,木棒专挑守军关节、手腕招呼,每一击都让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还不忘侧身护住身后的弟兄,避免有人受伤。
城门很快被完全打开,张远带着弟兄们如潮水般涌进县城。
城内的县兵毫无防备,有的被喊杀声惊醒,刚摸起刀就被制服。
少数负隅顽抗的,也在典韦、徐晃的猛攻下很快溃散。
井陉县令从后宅翻墙逃跑时,连官印都落在了县衙公案上,只带着几个亲信,慌不择路地往常山国都城方向逃去。
半个时辰后,井陉县城的城门上,换上了张远他们的赤旗。
张远站在县衙门口,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景象,又看了眼满身是血却依旧精神的典韦、徐晃,语气平静却条理清晰:
“不用提防常山国的反扑,当务之急是三件事——第一,立刻打开粮仓,给县城百姓放粮,让大家知道咱们是来救他们的;
第二,安排弟兄给剩下的俘虏做思想工作,愿意留下的好好安置,不愿留的依旧按规矩送离;
第三,派专人看好府库和缴获的物资,再准备好车马,等王当过来接管县城。”
然后又吩咐:“你们俩迅速接管各处,平定后,就这三条,立即开展工作。”
典韦、徐晃拱手:“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