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沁回了趟娘家,但她什么都没和人说,只是借这个由头出来,然后在娘家换马车去了‘逢灯’。
反正帷帽一戴,谁都认不出来。
兰烬料到了她一定会按捺不住过来,将所知的信息悉数告知。
甄沁咬着帕子哭得崩溃,小叔的儿子在家里得到最好的一切,而她的儿子,却连纸张都得省着用。
那是她甄沁的儿子!
她甄沁的儿子!
兰烬既不劝慰,也不给她出什么主意,只是静静陪着她,看她止了哭,就让常姑姑去打了盆凉水过来,往里放入一块软糯的帕子。
“自己拧,敷一敷你那肿泡眼。”
甄沁看着面前这人,那可真是半点讨好都欠奉,要说她是商户出身,谁信!
在冰得刺骨的冷水里拧了帕子敷在眼睛上,甄沁靠进椅子里微微抬着头不让帕子往下掉:“你想用花灯上的故事引蛇出洞?”
“那孩子再聪明也才十一岁,这些年一直没受什么教导,全靠底子里那点聪明劲在撑着。身边的人又全都是你小叔他们养熟的人,他想拉人为己用都没办法,谁都信不过的情况下他能竭力自保已经是很有本事,哪里还能找到什么证据。你小叔他们真是什么都防着了,我的人在那边找了许久都没找到能证明他们换子的证据,所以,只能引蛇出洞。”
甄沁一把拿开帕子:“会伤着孩子吗?”
“我知道你的第一诉求是保孩子安全,放心,现在只是为了不打草惊蛇才没动那些人,真到了那个时候,随时能将他们取而代之。”
甄沁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她用帕子胡乱一抹,问:“接下来我会想办法在叶家弄个宴请,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些什么?”
“你和小叔他们一家关系向来好,可以开玩笑一般说,你觉得这孩子和你一点都不像,该不会也被换了吧?之后,你就说你做了个梦,叶家的祖先骂你不孝,入叶家这么多年没去过老家祭祖,据我所知,你那兵部尚书的公公也很久没回老家了,你夫君也是,有把握说服他们吗?”
甄沁点头:“没问题。”
“叶尚书想要离京回老宅并非易事,需得向皇上告假才可,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留给你小叔一家的。”
“他们知道我们要回去,一定不会给我们见到孩子的机会,要么转移,要么……”甄沁心头一颤,说出那个更大的可能:“灭口。”
“放心,我既然敢设下这个局,就会安排足够的人手在那里,一切以孩子的安危为重。”兰烬看着常姑姑用新沏的茶换走已经微凉的茶:“若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我还让他得逞,这些年我也白活了。”
甄沁重又拧了帕子敷在眼睛上,待眼睛恢复得差不多了,又借着兰烬的胭脂给自己重上了妆容,容光焕发的离开。
常姑姑有些担心:“待叶家的事掀出来,有心人该知道,这事与姑娘有关了。”
兰烬笑了:“那又如何。”
常姑姑一愣,旋即也笑了,是啊,那又如何,她们来京都,可不是为了闷声发大财来的,虽然吧,那财确实挺让人眼馋的。
接近年关,朝廷虽然还没封印,但按惯例,只要不是必须要处理的事,基本都按下不理了,各个衙门都不再点卯,有事的去处理即可。
因此,各家走动更加频繁起来。
甄沁用了一天的时间平复自己的情绪,也在这一天里想清楚了叶家所有人在这件事时会有的态度。
然后,她找上了婆婆。
甄沁从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在内宅,不事事计较的人总会让人多几分好感,更何况她还不愿意管事,从不惦记管家之权,所以她和婆婆的关系一直就还不错。
对于一个当家主妇来说,最忌惮的是什么?
第一,夫君有宠妾。
第二,族中其他人有野心。
第三,儿媳妇有心夺权。
而现在她面临的问题,是第二点,并且在这一点上还更甚,因为对方已经动手了,而她无所觉,这是对宗妇最大的挑衅,也是她的失职。
甄沁想明白了这其中种种,才敢找上门去。
叶夫人姓谢,娘家哥哥如今官拜三品,在叶家也有底气。
见着平时这个点不过来的儿媳妇,她有些意外:“发生什么事了?”
“娘能否屏退下人,儿媳有点事想请教娘,但不想被人笑话。”
叶夫人也想知道是什么事,遂她的愿让其他人都下去,并让最信任的管事娘子守在门外。
“这样放心了?”
甄沁上前,跪倒在婆婆面前泪流满面。
叶夫人一愣:“翰儿欺负你了?”
对这儿媳妇的性情她是了解的,除了这一点也想不到别的事能让她这般。
甄沁摇头,膝行上前两步离婆婆更近,声音也压着:“娘,昭儿,并非我的孩儿。”
叶夫人想过数种可能,唯独没想到这事上,她沉了脸:“怎么回事?”
“我的昭儿,被换了。”甄沁将自己的怀疑,以及找人去查的事告知婆母,伏倒在地泣不成声。
叶夫人脸色黑如锅底,她做梦都没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叶家!
“翰儿知道吗?”
“夫君和小叔关系太好了,儿媳不敢告诉他。”
叶夫人心下一顿:“你只告诉了我?”
“是,儿媳想了很久,这件事,整个叶家儿媳只敢相信您。”
叶夫人虽然向来觉得儿媳妇不错,但从不曾觉得儿媳妇这么顺眼过,她起身将人扶起来,带着她在一边坐下,声音也放低了:“你做得对,他们都姓叶,天生就是一家人,我们的所作所为再替叶家着想,也未必能拼得过血缘,把证据摆到他们面前他们才会相信。”
“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据。”
叶夫人看她一眼:“叶家的人手并没有调动,想来你也不敢用叶家的人,所以你是用了娘家的人手?”
“没有。”甄沁摇头:“事过他人之耳,就不算秘密了,儿媳没敢和娘家的人说,也没敢用娘家的人,儿媳,找了‘逢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