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稳降落在宁安机场,熟悉的江南湿暖空气透过舱门缝隙涌入,与漠城干冽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
沈屿提着简单的行李,随着人流走出机场,深深吸了一口气。
回来了。这座浸润着水汽与温情的城市,此刻竟让他感到一种游子归家的安心。
他打了辆车,直奔城西的阳光孤儿院。路上,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已初现绿意的街景,心中平静。
漠城的冰雪奇遇,如同一个短暂而绚丽的梦,梦醒了,生活依旧要继续。
车子在熟悉的巷口停下。沈屿付钱下车,提着行李走向那扇锈迹斑斑却倍感亲切的铁门。
还没等他敲门,铁门就从里面被猛地拉开,陈妈妈系着围裙,一脸焦急和担忧地出现在门口,看到沈屿,立刻上前一步,拉住他的胳膊,上下打量:
“小屿!你可算回来了!没事吧?啊?路上累不累?快进来快进来!”她的语气带着一种过分的关切,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欲言又止。
沈屿被陈妈妈这不同寻常的热情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一边进门一边笑道:“陈妈妈,我没事,挺好的。路上很顺利。”
“真没事?”陈妈妈还是不放心,跟着他往里走,压低声音,“那个……网上说的……你别往心里去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咱小屿这么好,不愁找不到更好的!”
沈屿闻言,脚步一顿,眉头微蹙:“网上?网上说什么了?”
他下意识地想到是不是漠城那边又出了什么关于他的新闻,或者是《白头诗》又引发了什么新讨论?
陈妈妈见他似乎真不知情,愣了一下,随即有些懊恼地拍了下自己的嘴:“哎呀!你看我!你刚下飞机肯定还没看手机!怪我多嘴!没事没事!你先回屋歇着,洗把脸,喝口水!”她试图岔开话题。
但沈屿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放下行李,拿出手机。
开机后,信号连接,瞬间弹出一连串的未读消息和通知提示,大部分来自老韩、王浩、琉璃、若若,甚至还有几个不太熟悉的号码。
微信朋友圈和几个社交App的图标上也显示着鲜红的未读数字。
他点开老韩的聊天框,最新几条信息充斥着愤怒和安慰:
“沈老弟!看开点!哥们儿挺你!”
“妈的!娱乐圈就这样!翻脸比翻书还快!”
“没事!回来哥们儿陪你喝酒!一醉解千愁!”
“……”
沈屿心中疑惑更甚。他迅速扫了一眼其他信息,内容大同小异,似乎都在安慰他,让他“想开点”。
他立刻点开微博(虽然他很少用,但账号还在),不需要搜索,就在热搜榜的尾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肖诗雅沈屿和平分手#
话题后面跟着一个“新”字标签,热度正在缓慢上升。
沈屿瞳孔微微一缩,点开话题。置顶的是肖诗雅工作室在一个小时前发布的一份官方声明。
声明写得十分得体官方,大意是:肖诗雅女士与沈屿先生因工作繁忙,聚少离多,经双方慎重考虑,决定结束恋人关系,回到朋友位置。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与祝福,未来两人将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也恳请媒体和粉丝尊重双方决定,给予私人空间。全文语气平和,措辞谨慎,标准的“好聚好散”式公关文案。
声明下方,评论已然炸锅。粉丝和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果然还是分了……合约到期了吧?”
“唉,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有点难过……”
“《白头诗》才过去多久啊?这就分了?”
“肯定是炒作!利用完沈屿的热度就甩了!”
“抱走诗雅!独美!沈屿根本配不上姐姐!”
“和平分手挺好的,各自安好吧。”
“沈屿实惨,被当工具人了吧?”
“……”
沈屿看着屏幕,愣了几秒钟,随即,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露出一丝了然又带着点无奈的苦笑。
原来如此。
他抬起头,看着一旁紧张兮兮、生怕他受打击的陈妈妈,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又觉得有些好笑。
他收起手机,对陈妈妈温和地笑了笑:“陈妈妈,您别担心。我没事。这个……是我和诗雅早就商量好的。不是真的感情破裂,只是……合约到期了,按计划对外公布而已。”
“合……合约?”陈妈妈瞪大了眼睛,一脸茫然,“什么合约?你们……不是真的在谈恋爱?”
“嗯,算是工作上的合作吧。”沈屿简单解释道,不想让陈妈妈担心太多,“现在合作结束了,自然要对外说清楚。这样对大家都好。真的没事,您别担心。”
陈妈妈将信将疑地看着他,见他神色平静,不像强颜欢笑,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拍着胸口:“哎呦喂!吓死我了!我就说嘛!你们之前看着那么好,怎么说分就分!原来是工作啊!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快进屋歇着!我给你煮碗糖水蛋压压惊!”
看着陈妈妈如释重负地转身奔向厨房,沈屿摇头失笑。他提着行李回到自己那间久违的小屋。
房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床单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窗台上的绿植也生机勃勃。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温暖。
他放下东西,重新拿起手机,翻看着那些安慰信息。老韩还在那愤愤不平地发语音骂街,琉璃和若若则小心翼翼地问候他。
他一一回复:“没事,早有安排,谢谢关心。” 然后,他点开了肖诗雅的聊天框。最后一条信息,还是她那个落地后报平安的笑脸。上面没有任何关于分手公告的提前通知。
沈屿并不意外。这是行业惯例,这种公告通常由团队操作,本人未必会事无巨细地告知。
而且,他们之前已经达成了默契。他想了想,发过去一条消息:“公告看到了。一切顺利?”
几分钟后,肖诗雅回复了,是一个吐舌头的俏皮表情,接着是一行字:“刚彩排完才看到手机!团队按计划发了。没提前跟你说一声,不好意思哈~没给你造成困扰吧?[担心]”
沈屿回道:“没有。挺好。”
肖诗雅:“那就好![拥抱] 漠城之行,谢谢你!五年后见![奋斗]”
沈屿:“嗯。”
对话简短而平静,没有丝毫不快或尴尬,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件早已安排好的工作流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直接,高效,彼此心照不宣。
放下手机,沈屿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追逐打闹的孩子们。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
对于这份“分手公告”,他内心确实毫无波澜。这本就是计划中的一步。
那份“五年之约”,是建立在彼此自由、不受合约束缚的基础上的。
提前结束这份虚假的“情侣关系”,划清界限,是对彼此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负责。
一直捆绑在一起,反而会让那份朦胧的好感变质,让五年后的重逢失去意义。
既然公告已发,舆论已起,那么作为当事人,他似乎也应该有所回应。
不是为了解释什么,而是为了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干净利落的句号,避免后续无谓的猜测和打扰。
他坐回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登录了自己那个几乎长草的微博账号。无视了爆炸的私信和@,他直接点开发布新微博的界面。
思考了片刻,他缓缓敲下几行字。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煽情告别,依旧是他一贯的简洁风格:
“关于近日事,简单说明。
与@肖诗雅 女士经友好协商,已决定结束恋人关系,回归朋友。相处时光,甚为愉快,彼此尊重,感恩相遇。
人生聚散,本是常态。未来路途,各自珍重,互道安好。
恳请诸位勿过多揣测,给予空间。
谢谢关心。
沈屿”
检查了一遍,没有错漏,他便直接点击了发送。
没有@任何人,没有带话题,就这么平静地发了出去。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
然而,这条简短的声明,却如同在微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瞬间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沈屿的微博粉丝数远不如肖诗雅,但关注他的,多是铁杆粉、文艺青年和因为各种事件对他产生好奇的路人。这条回应一出,立刻被眼尖的粉丝发现并疯狂转发评论!
“卧槽!正主回应了!”
“这回应……太沈屿了!冷静得一匹!”
“‘相处时光,甚为愉快’……这是分手该有的台词吗?怎么感觉像项目结项报告?”
“‘人生聚散,本是常态’……哥,你也太通透了吧!”
“这语气,完全不像被甩啊?难道真是和平分手?”
“感觉两人关系好像真的还行?至少没撕破脸。”
“沈老师牛逼!这心态!这文笔!甩那些哭哭啼啼的分手声明十八条街!”
“所以……《白头诗》真的是分手礼物?浪漫又悲伤……”
“不管怎样,尊重选择!祝两位都好!”
沈屿这份冷静、克制、甚至带着点哲学意味的回应,与肖诗雅工作室那份标准公关稿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让围观群众有些摸不着头脑,也让原本一些猜测“沈屿被利用后抛弃”的言论不攻自破。
舆论风向悄然转变,更多人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次“友好和平”的分手,并对两人表现出来的成熟态度表示赞赏。
当然,也有不少cp粉感到心碎,在评论区哀嚎。
但总体而言,这场分手风波,因为沈屿这份独特的回应,没有演变成狗血闹剧,而是很快趋向于平静。
沈屿发完微博,便关掉了电脑和手机通知,彻底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他走到院子里,接过陈妈妈端来的糖水蛋,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玩耍,慢慢地吃着。阳光温暖,岁月静好。
外界关于他的议论纷纷扰扰,却丝毫穿透不了孤儿院这堵无形的围墙,影响不了他内心的平静。
他知道,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很快会有新的热点取代旧闻。
而他,也将彻底回归到那种他喜欢的、简单而自在的“躺平”生活之中。读书,钓鱼,陪伴家人,思考,或者计划下一次的远行。
与肖诗雅的那份“五年之约”,则像一颗被深埋的种子,暂时沉睡在时间的土壤里。
未来会如何,无人知晓。但至少此刻,他享受着重归宁静的当下。
生活,就像门前的江水,表面平静,深处自有其流动的方向。而他,只需顺流而行,静观其变。